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滚动消息 > 正文
烔炀镇南湖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 助推乡风文明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9-3-12 14:02:59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话讲出来,实现‘天线’和‘地线’相连,让老百姓入脑入心。”这是巢湖市烔炀镇党委宣传委员说的一句话。在巢湖,文明实践宣讲内容丰富,有“思想”、有“政策”、有“文化”、有“美德”、有“健康”、有“科学”、有“技术”……宣讲形式灵活,无论是田间地头、讲堂会所,还是居民庭院、公园广场,都有宣讲员的身影。巢湖市文明实践宣讲接地气,覆盖面广,党员群众参与度高,文明新风像春天里的东风一样,细细吹进心坎里。

  烔炀镇南湖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 助推乡风文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按照“阵地亲民、载体多样、内容规范”的要求,烔炀镇成立安徽省首个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层阵地——新时代农民文明实践站。


  强阵地,搭建学习平台


  示范引领带动。2018年,以南湖方新时代农民文明实践站为示范点,全镇17个村(社区)也相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烔炀镇共成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累计开课150余次,授课群众8500余人次。


  理论宣讲先行。镇党委书记带头南湖方新时代农民文明实践站讲课。党员干部带头示范,邀请安徽大学暨安徽省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廖伟伟、司法所所长朱朝阳、交警中队队长赵功平前来授课。目前,南湖方新时代农民文明实践站已开讲22次。


  整合有效资源。整合老年学校、道德讲堂等教育资源,完善新时代农民文明实践站工作职责和宣讲方案,确保文明实践站有人管、有人抓,结合宣讲对象实际,列出每周开展一次的课程计划,按计划、分步骤、有层次开展宣讲。


  接地气,拓展宣讲形式


  “室内课”+“户外课”。采取“请群众来”和“到群众中去”的办法,在南湖方新时代农民文明实践站开展室内“课堂式宣讲”。同时,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在田间地头、文化大舞台、文化乐园、种养殖基地开展政策宣传、经验交流,加深农民群众对宣讲内容的理解。


  “必修课”+“选修课”。每次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工作人员提前征求村民对文明实践站授课内容以及活动形式的意见和需求,采取“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制定特色鲜明的宣讲活动方案。“必修课”是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选修课”是根据农村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的需求,由村民自由自主选择关心关注和喜爱的课程,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积极性。


  “专家课”+“草根课”。邀请省委讲师团宣讲名师马晓艳、安徽大学暨安徽省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廖伟伟等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深入浅出地讲授理论知识。组建由各村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参与的烔炀镇草根宣讲团,以百姓的视角、群众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党的故事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通过普通百姓以真人、真事、真心话、真感情,讴歌新时代。目前,“草根宣讲团”累计共宣讲20场次,参加群众1500人次。


  促转变,确保文明实践成效


  从分散居到集中聚的转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以往群众生活在各个自然村,平时很少来往,有了文明实践站每月两次的相聚,像家人一样。加强沟通交流,相互促进提高,形成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振兴乡村,让农村沸腾起来。


  从陈规陋习到文明新风的转变。农民农闲时男女老少齐上阵打麻将,因此滋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风气。通过建立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书报馆,成立腰鼓队、舞蹈队,举办“村晚”,拓展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党员带头,“一名党员一个岗,移风易俗勇担当”,展现新时代新农村新气象,宣传积极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


  从落后村到文明村的转变。一是农环改变。以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通过文明实践站的宣传渗透,发动村民开展移风易俗,共建美丽家园。二是学到技术。通过传授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帮助开办农家乐、培植一村一品等,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三是文化文明迸发出来,通过文化文艺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创意创作,陶冶村民道德情操,充实精神世界,赞扬幸福生活的诗词赋也随处可见。


  振兴美丽乡村,培育文明乡风,文化是灵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打通了紧密联系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搭建了教育服务党员群众的“大舞台”。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