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读书频道 > 图书推荐--读书频道 > 正文
《森林康养》出版发行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9-1-12 9:15:21      来源:新商务周刊    收藏本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近日,由均衡管理学创始人蒋泓峰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森林康养》一书正式发行。

  

  该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由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原林业部副部长李育材分别写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国务院参事、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国务院参事、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葛志荣,中央文史馆馆员、《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赵德润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办副主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主席孟繁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秘书长许爱东写书评;哈尔滨林业局、雪峰山林场等政府机构和企业也给与了支持。

  森林康养是指把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中医等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森林康养产业包括森林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休闲、健身、教育、旅游及康养环境培育和森林康养产品研发生产等新兴健康产业,是以林业为主体,涉及农业、工业、旅游、商业、医药、养老、体育和健康服务等相关产业,是大生态与大健康、大旅游相融共生的新业态。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人类与森林有厚重的渊源,大多数人类祖先都是生活在森林里。森林含有“芬多精”“空气维生素”,人类具有“亲水”与“亲近森林(绿色)”的天性,随着经济收入及环境的改善提高,这种“天性”能够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德森林康养起源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森林疗养对高血压、冠心病、更年期障碍、头痛、抑郁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已被证实,特别是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相当显著。德国森林医院,年森林游憩者近10亿人次,使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了30%;法国每年森林游憩人数达6亿人次;日本每年进行“森林浴”达8亿人次;美国每年参加森林游憩的人数高达20亿人次消费高达3000亿美元;拉美森林旅游占整个旅游收入的90%以上。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四川等地民间探索森林康养,正式起步于2016年。国务院及国家林业局、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众多的扶持政策,森林康养以如火如荼态势在中华大地展开,将为我国的国民健康事业、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经验的汇集,离不开媒介的有效传播,但我国森林康养作为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政策法规、基础理论和成熟案例可借鉴,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减缓了发展,并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和资源浪费。

  作者蒋泓峰先生,多年从事企业管理、文化传媒、培训咨询、创意规划等事务。多年来,成功运作了“中国(延吉)朝鲜族食品用品基地”“中国(永城)面粉城”“湖南雪峰山‘秀美林场’建设规划设计”“湖南西晃山‘秀美林场’规划设计”“通道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哈尔滨林业金融科技创新产业园规划设计”及“外交使节酒”“马家沟芹菜”等多项品牌策划,并成功策划举办了“世界华人资本论坛”“国际商务合作论坛”等活动,创立了以森林康养产业为主导的森济堂健康产业集团。

  

  《森林康养》全书共分11章,集专业、资本、管理等于一体,包括康养—健康长寿之道、森林食品、森林康复、森林旅游、创意规划,财务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文化商务、政策法规、经典案例等,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森林康养各个环节的关系及关键控制点,同时列举了云、贵、川、吉、辽、湘、鄂、赣、冀、藏、陕等省市的政府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政策及具体案例,借析了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森林经营、文化与康养案例,并以作者亲历的雪峰山、西晃山国有林场及哈尔滨林业产业发展为具体案例进行深度解析,使本书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操作,可以说是我们森林康养产业方面鸿篇巨作和实用性学习教材。

  《森林康养》出版发行后,得到各地林业、健康管理、乡村振兴等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纷纷购买书籍及邀请作者前去咨询合作,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对我国及世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起到高效推动作用。

  (咨询,杨子惠13311144627)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