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专题 > 书画名家访谈 > 书画名家 > 正文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8-8-31 12:22:09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作者/丹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古建筑保护联盟副主席)

  我与邹昌霖先生的相遇、相识完全是偶然的一次笔会,他的兴化老乡姚仁海先生是无锡老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先生是个文化人,每年都要在自己的酒厂搞一些和中国酒文化相关的活动。

  就在前几年的一次活动中,众多无锡本地及外地的书法、篆刻、绘画高手云集在飘着酒香的无锡老酒厂的活动大厅里。一时间,酒香、墨香在万壑争流的厅堂交融着、互动着,水墨犹湿丹青淋漓,宣纸和素绢上充溢着生命,不同风格的山水、各种流派的花鸟在这里斗艳。书家龙飞凤舞的线条,把中国书法的艺韵展示得淋漓至尽。但重观那么多艺术家的作品,总觉得许多人名头很大作品一般。更有甚者,只要你打开他们的介绍折页,其中内容吹得天花乱坠,除了某某大师、国际奖、国内奖等,把你眼都能看花,可一看现场制作,你就会明白此大师的含金量了!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在长长的绘画展示台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上,一位衣着朴素的画家低头作画,围观者不多,众多的围观者都奔着“大师”们的画案去了,反而给他留下了一份清静,他笔下的兰、竹、石内敛中有外放,淡雅相宜,疏密有致,墨韵生动,最让人叫绝的是板桥先生独创的“六分半书”一题,整个画面都活了!

  这一看真把我惊呆了,我曾自吹自己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由于自己特殊的工作条件,见到过的真大师不算少,而这位貌不惊人者,彻底改变了我原来自以为事的观念。邹昌霖先生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始终保持一个艺术家的未泯良知,在现实浮躁生活的一角默默地耕耘着自己水墨艺术的“一亩三分地”真的令人敬佩。

  后来听姚仁海先生介绍,方知道这位仁兄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故在两年前,由仁海兄安排,我特地赶往兴化,拜见了这位深藏不露的民间艺术家。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势平坦,河湖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元以来,人才辈出,如元未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明代文学家宗臣、清代书画家李鱓、郑板桥、文艺理论家刘熙载等,他们都是中国文艺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其中的郑板桥最为世人熟知和敬仰,在“扬州八怪”中,其艺术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通过现场采访与技艺交流,又经过两年多的沉淀与细读他的作品,直至今天才敢动笔写这篇文章。在我们后来的交往中,我慢慢读懂了他,正如他告诉我的那样:自己并非什么天才,和一些所谓的“神童”相比他差远了。对于书法和绘画更谈不上什么天赋,只是莫名其妙的有些喜欢而已,自己的父母文化程度都很低,也都是小县城里普通工厂职工,但父亲很喜欢与书画文人接触。也许这当算天意吧,父亲喜欢,自己自然也喜欢。

  说到书法就更有趣了,那时候小县城学校里的小学生都学毛笔字描红,他至今都以为描红是学习书法最好的办法。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清明节家家烧纸钱祭奠先人,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必须在折好的纸钱上写上先人的名字,以便在阴间可以收到子孙后代烧给的钱,父亲就拿出毛笔、墨汁让家里姐弟四人依次让他们写上先人的名字,最后父亲反复认真细看,认为他写得最好。此后,每年这种事全部由他负责完成,由此埋下了喜欢书画的种子。

  后来的人生旅途上,他自己至今也说不清楚,怎么一下子又喜欢上金石篆刻了,搞金石必须要有很好的书法做基础,这一来只能逼着自己在书法上下功夫。他的书法至今四体皆能,尤工篆隶,篆刻初以汉印入宗,继习古玺以及明清流派印章,化古为今,数十年寒暑不辍,孜孜以求。

  他本可以以篆刻名世,我观察过他自己收藏的早年的潜心耕耘作品,每一枚的艺术特点都可称得上是:印面雄奇,印款古朴,印纽精巧。印面字体画笔超迈,取法广博,用刀游刃有余,构思巧妙,善用虚实,常出意外,不拘一格。具金石之苍茫,显铁笔之刚健,点画间隐隐然有风云雷电之形,故渊深雄奇,韵味无穷。特别是印纽制作上,让你觉得此人未来在书画造意上,绝非浪得虚名之辈,许多印纽形制多样,巧思百出,纹饰丰富,造型既古意盎然,又不乏现代元素,是雕刻艺术与印章艺术的结合。至于印款则因势而制,随意挥洒,天真烂漫,不工而工,与印纽有机结合而相得益彰。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对乡贤郑板桥这位三百多年前的故人,一生所创造的“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变化多端的板桥体:“六分半书”的书法艺术孜孜以求数十年。如今,在整个泰州书画界,深得板桥三味,于继承中又有所发展的唯有邹昌霖。这其中因缘与他夫人郑庆华有很大的关系,夫人郑庆华乃郑板桥第七世后裔。世上万事,俱讲缘份,郑氏的后人,没有一个超过先祖的。而此段姻缘却应在七世后裔的女婿身上,这也算天意吧!

  由于他初学画时就特别喜欢板桥的兰竹画,那时根本见不到板桥的真迹,凡是能找到的印刷品,他总是反复研读,认真临写,好在他于书法、金石、绘画等方面有一定的专长。1992年底他被借调到兴化市(县级市)郑板桥纪念馆工作,得以有机会观摩和亲睹板桥乱石铺街的六分半书和傲骨劲节的兰竹石图真迹,这让他神通灵透,激动得难以忘怀,从此心有归属,与板桥先祖的神䢫结下了不解之缘。“朱文小印人千古,二十年前旧板桥。”这是启功先生对板桥先贤的诗文,也是邹昌霖常吟的诗句。

  工作环境和条件都成熟了,他可以更多地从各地收集板桥书画作品的资料,反复学习,悉心揣摩,仔细观察,潜心研究。慢慢的他发现板桥的竹“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兰竹用焦墨挥毫,以草书撇法画之,所谓“板桥的书法以楷隶为主,兰竹则使用中锋和侧锋笔法。板桥的六分半书,别致,其特点是:以楷、隶为主,糅合楷、草、隶、篆各体,并杂入兰竹笔意,其用笔方法变化多样。板桥一贯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师其意而不在迹象间”。“不泥古法,惟在活而己”,目的是为了“借古以开今”,自立门户。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他更注重师法造化,贵在意境的创造,强调“意在笔先”,“以少胜多”,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所画墨竹体貌疏朗、劲峭,“冗繁削尽留清瘦”,自谓“郑竹”。其万幅作品无一雷同者,莫不赋予它们以性格和生命,寄托画家真性情、真品格、真意气。因此,他手中之竹,无疑成了他人格、精神、情操的自我写照。

  他不仅以画为书,几乎每画必题,或诗或文,题画内容与形式之丰韵多姿,巧拙相兼,骨气洞达。游走中见顿挫,挥洒中寓敛藏,放而不失,收而不促,大处能细,意见于法。故变化万方而又耐人寻味。

  板桥的写兰、画竹实质上是一种生命的感悟,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份沉甸甸的乡情,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挚爱,一份纯净温馨的眷恋,一份永不退色的回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守、一种姿态。大地是母亲,是人类生存的一切根基;大地承载着一切生灵,他一生只写兰、竹、石!那是他最无私的跪拜大地,匍匐在大地的怀抱,聆听母亲的声音,那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的孝心。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为了更好地学习郑板桥的兰竹石画,多少个寒暑,他乐此不疲,每天只知道严格遵守郑板桥风格一张张画下去,5年多除了画废了的不算,自我感觉良好,值得留存下来的近2万多幅。苏北地区的冬季,那滋味我是领教过的,它不像北方地区入冬了家家户户不是热坑头,就是暖气片,那地方冬季真的太难熬了。窗外的雪下得正大,大片大片的雪花,从茫茫苍穹中飘摇而来,不疾不徐,冰冷的晶体,漂亮的晶体,纯洁的晶体,一枚枚,像是有生命般的精灵,从广袤的天空中成群结队地而来,大地白茫茫一片仿佛这个世上只能有这一种纯纯的颜色。

  雪花飘落簌簌的声音,把整个空间衬托得一片安静,特别是到了夜晚西北风一吹,天寒地冻,家里和外面差不多,你就是全部冬装穿着也会觉得寒冷直往你的骨头里钻!笔墨被冻结了,根本无法在宣纸上行走,夫人只能在他工作的房间点一只蜂窝煤的炉子,炉子上的水吊里,烧沸的水把蒸气散发出来,这在当时的苏北地区算是土豪级的生活享受了!一般人家根本不可能这样做,早些年这种蜂窝煤炭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每月每户城镇居民才有资格享受政府提供的煤炭票,一日三餐都靠它了!哪里还舍得这样浪费?为了事业夫人从没一句怨言。

  夏季苏北的里下河水网地区就是个大蒸笼,那种热,不像北方地区的干热,全身都是湿漉漉的油汗,不要说空调了,家里有一个会转的小电扇就算不错了,邹昌霖赤膊上阵,挥毫落纸那是常事。一番活忙完了,经常连短裤的裤腰全部被汗水浸透。这是他对墨分五色的中国传统绘画技艺最诚挚的独自探索。执着,使他手中的那支笔能在宣纸上流畅细腻的用各种线条组合成,敏感细锐的枝叶,这些枝叶、花蕊深刻而睿智,朴素而纯净,极富有人情味。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当下的我们,物质文化的高度发展掩饰不了内心的空灵和孤寂。也许是残酷的现实给我们的心灵注射了一支麻醉剂,使我们变得很少去思考自己真正追寻的是什么?“信仰”这个话题可大可小,它可以是关乎天命的,也可以只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个原则,一个梦想。但它终究是个安放在我们内心的一个东西,一个抽象得很难具象化的东西。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我们的生命需要信仰的支撑。

  邹昌霖正是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这片土壤上,秉持着不屈的信仰一点一点坚强成长起来。是坚定的信仰,在岁月中不断地过滤掉凡尘中太多的杂乱和累赘,让他的追求最终有了收获。2002年3月,范县郑板桥纪念馆落成前夕,馆领导慕名专程前来兴化市郑板桥纪念馆,收藏了邹昌霖的30幅兰竹石书画作品,准备用于纪念馆展厅陈列。2003年,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书画研究专家、八十高龄的田原先生,看了郑板桥纪念馆临摹的板桥书画,赞叹“酷似,简直跟真迹一样”。同年10月,故宫博物院古字画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在兴化市郑板桥纪念馆看了悬挂的兰竹石图,大为赞赏,得知出自邹昌霖之手时,很是惊讶,取下一幅竹石图仔细观看。兴化市郑板桥纪念馆、“扬州八怪”纪念馆等都有邹昌霖创作的板桥风格的书画作品,用于陈列、出售。多年的勤奋探索,今天终于结出硕果,能不高兴吗?

  板桥在他自己的《竹石图轴》中题云:“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君子英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三十余年的寒窗弧寂,使邹昌霖创作的板桥书画作品日趋完善,他的每一幅作品除了严格传承板桥的风格之外,又增添了自己的思想,给所写兰、竹、石赋予新的韵味,画面的整体构图,用笔,作墨,水份的浓淡枯湿有自己独立于板桥之外的新意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人如其画,邹昌霖作品中表达出的恪守节制,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定力所致,是在各种干扰面前淡定心境的表现。“艺术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他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得从它的土壤上成长起来,”这是邹昌霖的研究和思考结论,是人类的文化自信,更是艺术自信。

  中国当代美术的缺项或者薄弱环节,主要在于一些美术创作者学术思想、美学理论、国学修养、人类学意识等某种程度上的欠缺或不足。因此,我们不难看到,不少有天分且很勤奋的画家,虽然也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娴熟的绘画技术,但是由于思想文化的局限,最终未能成为“大家”。可见,一个美术家,要有所成就,既要靠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来支撑,更需要足够的文化修养的积累与滋养。这也许就是一个平庸画家与“大家”的最终分野所在吧。

美与寂静,于他,浑然天成——读邹昌霖的板桥书香墨韵

  凡是读过邹昌霖作品的人,都说他所写的“兰、竹、石”图和板桥遗墨对照“几可乱真”,他自己反而急了,岂敢“乱真”!他以为其实“不真”,他真的不敢说“乱真”,他深深懂得齐白石曾说过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多年的探索、精研、沉思、临摹让他深切的体会到:学习板桥书画艺术的精髓绝对不能学其表面的东西,而是需要静下心来,多研究他的那些潜在的开拓与创造精神,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将板桥一生走过的蹉跎岁月之旅,研究透彻了,心中就明白了许多道理。

  他在临摹中,既尊重故人的笔墨技巧,更注意在自己的画中注重水墨的变化,画面的留白,空间的分割,结构的丰富,最终使画面达到完美,这一切均应铸情于笔端,雄浑淋漓的写出兰竹石的丰韵。板桥作品的题款,看似乱石铺街,实内含高深的学问,使他敢超出常规的大段用文字穿插于画面,这些文字看似与竹石绞在一起,细细的品味后发现:书融于画,画融于书,章法自然活泼开朗。中国古代的书画家敢这样处理自己作品的,郑氏板桥算是第一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从而产生那个时代的主流审美观。我们常说:“笔墨当随时代”,这虽然并非一个新的命题,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又能够领悟了几分?中国传统文化记忆,必须要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必须要贯穿中华文化的血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前行,活着就应该不断的赶路,当你抬首仰望星空时,你就会在追思前贤时更理智地了解自己的距离。这种追思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目前的科学都无法解释,它让你产生信念,产生敬畏;当我们行走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也许会唤醒一种记忆,对童年、对历史、对传统、对故事、对神话、于是就会进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这里和那里、远方和仰望、攀爬和徜徉,山之巅水之湄,时空交错,时光相叠,你会发现人类也仅仅就是一个符号。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此生总要有一次登上山顶的经历,当你从山峰上俯瞰大地,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命运给予我们的一切机会。人,不是神,机遇只偏爱那些有所准备的人,如果邹昌霖在人生旅途中没有任何准备,他的名字与命运就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他现在除了是省书协会员,还是泰州市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扬州市八怪书画院特聘画家、兴化市书画院副院长、兴化市政协委员。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不断努力,如今不仅赢得了社会的公认,自己的作品在省内各种展览参展并多次获奖,媒体争相报道。如今作为郑板桥书画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在整个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超过他的艺术家了,央视也曾经在大型文艺节目中,展示他独特的板桥书画艺术,全国凡是和郑板桥有关连的纪念馆均有他的作品永久留存。海内外炎黄子孙、国际友人,争相购买收藏他的板桥体书画作品。如今他已成了兴化市郑板桥故里对外友好往来的新名片。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