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元明清三代的民窑青花瓷器收藏热情在不断上涨,因为明清代民窑瓷器比官窑器存世量多,市面上价格低,容易购买,所以,收藏学家表示:未来青花瓷器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但是有着古代工艺的青花瓷毕竟属于稀缺资源,品相上佳的青花瓷更是不可能再生产,艺术家收藏多一件,市面上就少一件,被损坏一件存世的青花瓷也少一件。所以近几年在中世纪国际拍卖平台上元明清青花瓷的拍卖热情达到了高潮,吸引到五湖四海很多喜欢青花瓷的文人艺术家争相拍卖品相更好的青花瓷器。
在中世纪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专业鉴定下,将仿品赝品杜绝在门外,为一大批古瓷爱好者拍卖货真价实,收藏价值高的各类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从欣赏价值来看,清代民窑器型多样、画风活泼、题材广泛、笔法传神,比官窑更有欣赏趣味。而且由于存世量相对较大,目前虽然价值比较低,但是未来的增值空间大,有望成为大众收藏的上佳投资对象。比较受欢迎的是明永乐的青花瓷,以及青花人物故事罐、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等等,这些在中世纪国际拍卖上都拍得了非常好的成交价。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永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也促进了制瓷工艺的进步,这个时期在继承了元代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另外,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在增进经济和贸易交流的同时,又从西洋带回许许多多的物资和各种原料,其中带回的苏泥勃青色料,为中国瓷制业烧制独具特色的青花瓷器提供了原料基础。
因此,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出现的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青花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在收藏市场上也格外受欢迎。
青花瓷——中世纪国际拍卖近期估价: 明永乐 青花波浪缠枝浑莲 1400-2000万
明永乐 青花四季花卉纹扁 12190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双 5000-5000万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 8000-12000万
青花人物故事罐 RMB:2,850,000
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 RMB8,1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