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网讯:正月初二这一天又叫做“迎婿日”,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会娘家。女儿回娘家时不能两手空空,需备上一些手伴礼和红包,这其中包含很多礼数。
女儿回娘家,需要备上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礼物无须太过贵重,用此礼物来表达女儿对乡邻的思念之情。此外,女儿回娘家带的礼物一定要带双数,取“成双成对”之意,一般是四份,但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女儿回娘家要挑选在正月初二呢。旧时人们比较迷信。相传已逝的祖先会在腊月最后两天和大年初一回到家中享受供奉,待初一晚上会回到天上,而嫁出去的女儿会被视作“外人”,如果有外人存在,老祖宗就不愿回家门。也有说法认为如果出嫁的女儿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回家,会把娘家吃穷、吃垮,故而旧时不允许出嫁的女儿提前回家。
关于这两种说法只是旧时迷信的做法,但人们沿袭已久,现在人们虽然不再迷信这种说法,但是大年初二是“迎婿日”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所以人们便一直遵循这个习俗。
如今的“迎婿日”,已经成为了一家人团圆的喜庆日子,人们不拘泥于各种礼节。年轻人工作忙,能陪伴父母的时间短,在初二的这一天,一家人团团圆圆,陪父母吃一顿团圆饭,唠一唠家常,一家人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相聚”才是这个节日的最大意义。(本文由中国城市文化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