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即将消失的民间乐器——唢呐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8-1-8 11:19:32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中国城市文化网讯:提起唢呐,可能有的人会一头雾水,但是若是说起唢呐的俗称—喇叭,众人就会恍然大悟。在儿时记忆里,民间办红白喜事,一定少不了唢呐的班子的助阵,遇见结婚、寿宴的喜事,就吹上一支热烈奔放的曲子,调动全场的气氛;遇见丧事,便吹上一支哀怨的曲子,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吹唢呐

唢呐体积虽小,但是历史悠久。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由新疆传入内地;在明代时唢呐发展达到高峰;清朝时唢呐发展遇到阻碍;在改革开放后唢呐又重新被重视。

吹唢呐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成为成为一种孝道美德的体现。在那时,唢呐匠是一种“高等”职业,去主家演奏时,被奉为座上客,主家要供食宿。吹唢呐,不是谁都可以学的,舌、指要配合协调,肺活量要好,同时还要精通一些乐理。

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是中国民族器乐十大名曲之一,这首曲子难度极高,曲调热闹欢快,演奏者模仿百鸟和鸣之音,布谷鸟、画眉、鹦鹉、燕子、知了的叫声充斥其中,一首《百鸟朝凤》听得让人如痴如醉。1953年,《百鸟朝凤》走向世界舞台,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以《百鸟朝凤》为代表的中国民族音乐,惊艳了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到了九十年代初期,乡土文化逐渐被商业大潮侵蚀,民俗音乐被西洋音乐所取代,唢呐逐渐没落。

在九十年代初期,民间婚丧嫁娶逐渐改为请西洋乐队,再请上一些舞蹈队、模特,唢呐班子被弃之一隅。曾经的唢呐匠不再像以往那样被人尊重,为了生计,唢呐匠纷纷改行。年轻人学了唢呐以后也难以维持生计。

电影《百鸟朝凤》是一部反应唢呐发展历史的电影,和电影里的焦家班一样,唢呐由众星捧月,逐渐变为无人问津。游天鸣的个人生存困境也是唢呐发展的困境。

电影《百鸟朝凤》剧照

唢呐作为一种“口技绝活”,是祖辈们给我们留下的民间艺术瑰宝,唢呐是农业文明与乡土文化结合的产物。2006年唢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的发展传承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不要待唢呐彻底消失时在追悔莫及。(本文由中国城市文化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