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文化思考 > 正文
难道不是这样吗?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8-12-13 18:02:56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一)

我们写字在自娱自乐,怡悦心志的同时,如果能为别人带来一点美的享受不是更好吗?所以说我们写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那些从不与人交流,从不参加活动的,写字密不示人,孤芳自赏者另当别论,不过这类人毕竟极少数。所以,我们写字首先要考虑到是给别人看的,是要顾及到别人感受的,好与坏是让别人评的,而不是自己说的。别人说你好才是真的好,千万不要夜郎自大,自吹自擂。自恋、自负、自傲是最无知的表现。有些人对自己的前路很迷茫,一直无法确立自己的艺术方向和审美追求,问题可能就在这里。特别是参加展览、比赛,要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在千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不是容易的事。作品要入人,既要有独特的风格趣尚,又要有普遍的美感诉求,也就是说在个性和共性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认同你的人越多,你出线、获胜的机率就越高。其实,能留在历史上并广为流传的作品莫不如此。话说回来,谁不想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渴望更多人的嘉许和称扬呢?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阶梯式的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和第五个层次分别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把这二个层次放在最后,也就是最高层次,是人的最大需要。书法为什么能被医学专家推为养生第一?有人总结成四句话:“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意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我认为第四句话最关键。你的字既能悦已,又能怿人,得到了多数人的赞赏,实现了自我价值期待,心情自然快乐,快乐就会健康,健康就会长寿。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自古书家多高寿的重要原因。

(二)

我一般与学生和知心道友间说话都是直来直去,甚至批评多于表扬。但说实话,在对外交流且对尚不了解、熟悉的书友可能就表扬多于批评,特别是对一些趾高气扬,自以为是,名义上是来请教,实质是来炫耀自己的人就说些套话,不说批评的话,或者就干脆不说话。免得话说过头,惹人家生气,何必呢?反正他也不是我学生,又不是我友人,和我非亲非故的,他写不好、没出息和我有何干?所以,做任何事情态度是第一位的,你要去请教就要拿出请教的样子,那就是谦虚,谦虚不是装出来的,是由内而外传达出的让人能真切感受到的一种信息,从言语投足,举止眉宇间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恭卑、虔敬的姿态。看到这样的来访者、请益者,就会讲真话,当然,对方就能取到真经,这可能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事事处处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证明自己,能尽快得到他人的承认,以达到所谓的自信最大化为目标。但中国传统哲学里就讲“谦受益,满招损”,就像《弟子箴言·崇礼让》中有语:“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谓至言。所以,谦虚是通向成功的最大法宝。

不妨大家可以对照一下,那些整天夸夸其谈,妄自尊大的人,多半写不好字。那些心高气傲, 一脸伟大的人,基本结局不好。我行我素,刚愎自用是进步的大敌,只有从善如流,虚心向学 ,真诚地接受他人建议和意见, 敢于否定自己、善于改变自己的人才会有出彩的可能。这才是智者的表现。

(三)

学习书法其实和为人、处世、行事都是相通的,目标一定要明、思路一定要清、路子一定要对、功夫一定要深。这几个关键要素缺一不能成才。有些人迷恋书法有年,但进步不大,见效甚微,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平时我也一直在观察,一些写不好字的人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静不下心,沉不住气,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打算,系统的学习设计。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急于求成,到处参加各类书法培训班,搞得很投入、很疯狂的样子。拜了不少师,花了不少钱,希望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尽快找到学习书法的门径,但就是出不了成绩。在我们周围这种人不在少数。不是说到处拜师学艺不好,但对一些尚不具备良好的甄别、思辨、取舍能力的人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有时可能适得其反,拜的师越多,听的课越多,你就越糊涂。因为每个老师对书法的认识、理解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甚至对同一位古人的同一本碑帖的见解也不一样,有的还可能是矛盾的,那么,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可真是“行至朝雾里,坠入暮云间",分不清方向找不到北,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了,整天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莽撞乱飞, 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到最后把人都搞傻了,两眼一抹黑,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那些已经成功的活跃在当代书坛上的大家、名家,他们学书之初也拜过那么多师、报过那么多班、听过那么多课吗?答案几乎是否定的,他们终其一生也没几个老师。古人也是这样,有良师一二,得碑帖数册,穷其毕生,不改初志,始可有成。那些“遍访名师,遍临百帖”之说都是胡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提高眼界,开拓胸襟是必须的,但还是要有所选择,立定脚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逝川与流光,人生如朝露。惟有明确方向,锁定目标,精准发力,才是出路。

(四)

我们生逢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到处裹挟着吆喝、弥撒着鼓噪、充满着诱惑,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和恒力,心猿意马,难成大事。不是说成功源于孤独吗?对于书法更是如此,浮夸、浮燥、浮泛是成功的天敌。

当今书法圈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活跃、繁荣------展览频,活动多,场面大,规格高。有些人就依此作为交际的平台,借以来认识更多的人,拓展自己的人脉。因而特别热衷于跑码头 、赶场子、凑热闹,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他,争着和名家拍照、合影,缠着让名人签名、留言,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癖好。无怪陈丹青也说过:“我每讲演,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我只好陪着耍,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现在容我说句重话,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但有些人就乐在其中,耽于此道,书法圈的轶闻趣事,谣传八卦他都知道,书法界的名家大腕,中坚后生他都认识,看似有较好的人脉关系,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但就是出不了成绩写不好字。想想也对,你这么忙,能有多少时间看书、读帖、写字?能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我真不理解,你要认识这么多人干什么呢?你全认识了又能怎么样呢?你字就能写好了?水平就能上去了?仅留在嘴上、忙在脚上而不动在手上,一切皆是枉然。与其依附依靠他人,毋宁做实做强自己,苦练内功,韬光养晦,等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到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去认识任何人,大家也自然会来认识你。

当然,人各有路,不能强行;人各有性,不能强同。有些人就是喜欢扯虎皮、拉大旗,傍名人、搞关系,谙于此道,乐在其中。将大量的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字外功"上。甚至有人还荒唐地认为,只要积蓄人脉,认识的评委多一点,以后就不怕入不了展、获不了奖了。我建议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妨来做个调研,看看这些国展菁英们,他们因先认识那么多评委才开始入展获奖的,还是先入展获奖了才认识那么多评委的。也就是说他们先有人脉再有成绩,还是先有成绩再有人脉。可以想象,此类人如思想得不到改变,行为得不到转变,他们永远也成不了书法家,一辈子也只能是书法玩家,充其量最多是一个书法活动家。

固然,人不生活在真空,适当的社会活动还是必要的,万事就讲一个度。但世物又是辨证的,就看一个人的选择和追求了,能耐受大寂寞的人往往就会有大成就,反之昭然。散之老人言:“寂寞才有思考,才有了悟。”

只有享受孤独才能成就非凡,只有坚守寂寞才能造就伟大。隋代智永禅师苦练书法四十年不下楼;初唐虞世南也是究心笔墨,数年之间竟不下楼一步,常十几天不洗脸;王宠石湖读书习字二十年,非探亲不进城。“古来圣贤皆寂寞”,要有所成就、有所作为,非收摄心神,用志不分不能及。

“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语)用努力筑梦想,靠实力赢未来。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作者钱玉清:一九六八年生于苏州。其书法作品和文章多次在《中国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媒体刊登。2008年、2010年连续二年被评为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人物(每二年评审一次)、荣登《中国国际航空》杂志2010年9月封面人物。被权威机构评为"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艺术家"。被中国旅游卫视评为"2013年中国书画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被中央电视台选录为全国十大警营文化人才并以半个小时的片长作专题报道、被《书法报》评为2012年兰亭诸子获奖书家、被《美术报》评为全国"十大美术新青年"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15级刘洪彪草书高研班班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全国公安文联理事、江苏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文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苏州工业园区文联副主席、苏州书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公安美术书法协会会长、《书法报》特约点评员。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