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文化思考 > 正文
文化消费如何提升农村文化消费能力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9-27    www.citure.net  来源:www.citure.net    收藏本页

  文化消费是推动我国加速步入消费升级时代的重要力量。而提高农村文化消费能力不仅是推动我国农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农村文化消费还是我国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农村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历史文化传承、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和农村社会文化氛围优化的重要路径。

  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缓慢是一个客观现实

  由于居民收入差异、农民休闲时间、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地域消费习惯差异、消费政策等多因素的不利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文化消费能力不容乐观。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农民消费习惯、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培育、城乡差别、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自然环境、素质教育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文化消费表现出消费基数小、层次低、结构和模式单一甚至畸形以及缺位等窘境,长期处于低下、不均等失衡困境中。这表明,基于传统习俗的农村文化消费需要积极引导与矫正。虽然国际经验显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会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但这个国际规律在我国农民文化消费中还未充分体现。

  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缺陷

  农村文化产业供给的不均衡性既表现为城乡供给差距,也表现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供给的低标准和结构缺陷以及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性低等。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除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及宣传栏等简单借阅外,远程媒体设备、远程教育室、农村老年大学(学校)、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机构、文艺排练厅、标准球场、健身场(室外和室内健身设施)、博物馆、文化展示厅、农村文化礼堂、农村文化广场等都普遍缺少。另一方面,有限的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又偏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保障,强化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中健身锻炼、广场舞场地、图书阅读、戏曲观看等功能开发是一个重要思路。

  文化产业服务农村居民需要的针对性不够。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的责任担当看,文化产业服务农村居民需要得到更高战略的重视。近年来,虽然文化产业增长迅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越来越显著,但文化产业对满足农村文化需求的缺失也表现得特别突出,文化产业高速增长成果惠及乡村的程度偏低。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高速增长的文化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客观上,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有效满足,有些重要的文化节日因乏味贫瘠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导致农村文化消费结构矛盾突出,农村文化消费市场鱼龙混杂。这也反映出农村文化消费价值的偏颇和农村文化市场治理的不足。

  我国农村文化消费刚起步,加上农村文化消费力高度分散,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单一而且存在巨大的供给性结构缺口。农村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是农民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和倾向因素导致的,而且是由文化供给能力和结构单一等因素导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潜在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7万亿元,而现实文化消费规模只在1万亿元左右,存在着3.7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也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而这其中,农村文化消费缺口不可低估。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民文化消费能力提升和农民增收有机统一起来,是从根本上缩小文化消费缺口的战略导向。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城乡差异度大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仅与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有较大的差异,而且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差异度也很大。加上农村民间民族文化资源重视和挖掘不够,服务乡村农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民一般都将文化消费视为可有可无的消费,即作为农民消费需求的软约束。这是我国农民文化消费至今很难形成硬消费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农民文化消费能力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这既要求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要借助供给侧改革来提高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也要求相关促进政策的设计与操作必须因地制宜,加强向有地区差异和城乡消费差异的个性化农村文化消费政策的转型。

  农村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不理想

  农村文化消费能力提升包括农村文化消费扩大和提升两个方面。农村文化消费扩大是指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一样成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发展趋势看,文化消费正在成长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力最强的一部分。因此,文化消费是对农民传统物质消费的扩大。而农村文化消费能力提升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整个农村社会有效需求的农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另一个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农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

  农民文化需要转化为有效的文化消费支撑条件缺失

  消费能力或购买能力:即农民具有基于满足文化需求的文化消费的购买能力。

  闲暇形态的时间: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形态的时间是影响农民文化消费的几乎与消费能力或购买能力一样重要的因素。一方面,作为文化消费的农民必须拥有足够且有限的闲暇时间;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品必须具有让农民在有限的闲暇时间中关注并成为乐趣的条件。

  消费意识或消费意愿:一个对文化产品没有消费意识或消费意愿的农民,不会对文化消费有实际需求。四是农民在文化产品供给中的话语权。缺少农民在文化产品供给中的话语权关注,就难以形成农民文化消费的偏好。

  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均等度较低,互联网宽带接入没有普及,农村文化市场治理能力不强,农民文化消费畸形且低下的困境就顺理成章。手机、文化运动娱乐用品、网购、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占2016年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的一半。2016年全国农村消费投诉量明显增加,达4.42万件,同比增长48.2%,增速高于城镇消费投诉。这既表明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也表明农村市场消费环境存在问题。客观上,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尚未建立以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的工作体系,农民投诉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市场监管的“盲点”、“滞后”和“缺位”并存,农村居民消费维权与城市的差别短期内还很难解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文化消费市场治理水平和文化消费市场环境亟待提高和优化。强化农村特别是农村网络、图书商城、农村院线、农村剧院、农村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室、电子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必须成为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

  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不足

  储蓄居高不下实际上是对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公共服务及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变相弥补。因为缺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公共服务及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农民只能通过提高自身储蓄能力来企求“自我保障”能力的提升。这显然会抑制农民消费需求特别是文化消费需求,亟待激活农村农民文化消费市场;同时也影响农民文化创意和文化创业能力的风险承担能力提高,进而又直接制约居民文化创意和文化创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