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遗产 > 遗产保护 > 正文
苗族蜡染图谱 保护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7-7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四川为抢救、保护国家级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四川珙县苗族蜡染图谱》正式通过古籍书目审定,目前已按照四川省民宗委及四川省古籍办的要求完成了相关主要图谱的编辑工作。

  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坏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在此状况下,这些苗族聚居区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导的衣饰装束、婚姻节日礼俗、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习俗文化。

  据了解,珙县少数民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2年至1936年之间,时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国人类民族学专家葛维汉先生多次深入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等苗族地区,对苗族的民间故事和古歌进行了搜集和记录,回美国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了《川苗的故事和歌谣》、《川苗的习俗》、《川苗的语言词汇》等书籍。同时,葛维汉先生对珙县苗族蜡染也特别感兴趣,在《川苗的故事和歌谣》中,也提到了珙县苗族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蜡染作为贵州苗族地区主流纺织品的地位已渐动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蜡染手工艺制品被当作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而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追求经济收益,粗劣的蜡染制品大量涌现,对技艺的有序传承构成了威胁。由此可见,苗族蜡染技艺亟待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