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滚动消息 > 正文
“师徒制”让非遗传承链条铆得更紧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7-11    www.citure.net  来源:www.citure.net    收藏本页
  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聘为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将“师徒制”纳入现代学历教育体制,在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高超技艺的新型传承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艺研院培养非遗保护人才的这一创新之举,获得专家和传承人肯定。(新华社)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在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必须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师徒传承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不少非遗项目在现实中面临几近失传的困境。由于不少非遗技艺已经不再是谋生的重要手段,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展演性的非遗项目又缺少展演平台的支撑,这就使得不少非遗绝活处境艰难,保护难度也越来越大。虽然让非遗走进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当下非遗传承人才重要的培养方式,但是要想让学生能够取得非遗传承的真经,绝不是上几节课那么简单。


  从表面上看,非遗传承传的只是一门手艺,只是一种打造物件的独特方法,只要捅开了那层窗户纸,这种方法或许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而实际上,每一件非遗作品不仅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和汗水,同时还浸透了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非遗传承所传授的不仅是一种技艺,同时更也包含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畏,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内涵。


  从2013年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就在全国范围聘请25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担任实践导师,招收培养涉及国家级非遗名录中18个项目的研究生,探索将一对一的师徒相传纳入研究生序列。这种“师徒制”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式,不仅满足了当代教育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我国院校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创新或突破,获得专家一致好评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来讲,现代学历教育体制中的“师徒制”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高超的技艺和坚守不变的初心,同时也能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师徒制”是非遗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师徒制”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将非遗传承的链条铆得更紧。(唐钢)巫溪文明网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