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城市借鉴 > 正文
湖南株洲: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6-19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 玲    收藏本页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湖南省株洲市积极推动“公共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搭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对业余文艺团队评星定级、建立网格化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组建图书馆馆际联盟等系列创新举措,探索了一条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彰显株洲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PPP模式搭建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

株洲市采取PPP模式,重点建设了“韵动株洲”和公共信息服务两个数字平台,基本实现了公共数字文体服务全城一张网、一份图、一键通的目标。

“韵动株洲”平台由株洲市文体广新局授权,湖南韵动文体产业公司负责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约40万元,平台通过线下商业开发,目前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韵动株洲”平台于2015年8月试运行、2016年2月正式上线,采用“1+X”模式,“1”即株洲公共数字文体服务平台,“X”即市本级的“四馆一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和戏剧传承中心)、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和电影院线、文体社团。平台还使各县市区的文体行政部门网站形成网站集群,整合各类文体信息资源,为其提供统一发布、统一检索、统一入口的服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体服务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形成一个联系市民、场馆、协会和政府部门的文体服务生态圈。

截至目前,“韵动株洲”平台已将株洲市两个公共体育场、4个公共文化场馆、12个社会文体场馆纳入平台管理,另有50个文体社团、99位文体名师入驻平台。平台编制了株洲市公共文化体育电子地图,累计发布文体活动信息4000多条,网站平台注册会员达15万人,总独立访客量200万次,页面总浏览量达1200万次,网站场馆预订10万次,总活动预告5000次,总资讯发布达1万篇。“韵动株洲”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株洲文体爱好者必不可少的“手中”宝典。

星级评定扶持业余文艺团队发展

为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株洲市按照“摸清家底、登记造册、评定星级、分类扶持”的原则,于2016年对全市1286家业余文艺团队进行摸底调研,编印了《株洲市业余文艺团队名录》。

“在摸清业余文艺团队家底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各团队的专业展示与自身建设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依据考评结果从高到低评选出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业余文艺团队。”株洲市文体广新局局长杨小幼介绍,“根据星级评定的结果,我们对业余文艺团队进行分类扶持,市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对星级团队予以重点扶持。”

常春艺术团是株洲市的五星级业余文艺团队,于1998年创建,现有团员150余人。今年60岁的常春艺术团团长杨春湘说:“通过在文化馆的排练和专人指导,我们团的水平不断提升,知名度越来越大,还能经常接到各种活动的演出邀请。”常春艺术团旗下的阿乐健身队由一群热爱广场舞的业余选手组成,今年在湖南省“谁是舞王”——中国广场舞民间争霸赛海选赛中,常春阿乐健身队从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凭借扎实的广场舞功底和技艺征服了裁判和观众,摘得了“湖南舞王”的称号,并进入全国六强。

评星定级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业余文艺团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据统计,2016年,株洲市137支业余文艺团队共开展2000场惠民文艺演出。

网格化确保基层文化服务全覆盖

面对基层文化工作人手不足的实际情况,株洲市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通过广泛招募文化志愿者,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2016年,株洲市举办了全国县级文化志愿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2017年5月,株洲市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创新性地建立了网格化文化志愿服务体系,该体系依托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将全市划分成10个区域、1300多个网格,开展文化志愿者招募、注册,将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等文化志愿服务人员配置到网格中,做到工作延伸在网格、任务落实在网格、力量下沉到网格,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书香株洲”建设过程中,株洲改变原来各个图书馆单打独斗的局面,组织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县市区图书馆、机关企事业图书馆、民营图书馆等35家各类型图书馆组建株洲图书馆联盟。馆际联盟下设总分馆联盟、公益讲座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阅读推广联盟和展览联盟5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有明确的牵头单位。在图书馆联盟体系中,馆际共建共享数字资源、联合征集地方文献、互联互通图书服务,逐步实现了全市图书借阅“身份证通”的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

此外,株洲市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施“文教联姻”。杨小幼介绍,通过文化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发力,株洲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队伍,选派文艺骨干定期到学校上公益课,为学生讲授书法、美术、舞蹈、音乐知识,开展艺术普及。2016年10月,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与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创建挂牌成立了“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同时与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创办全省首家三年制中专建制戏曲表演班,第一期招收了33名新生。该中心选派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戏曲老师为学员授课。这种新型办学方式为省级非遗项目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的后备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基础,开学近两个学期以来,已授课200多节,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