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城市借鉴 > 正文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地方经验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5-2    www.citure.net  来源:农民日报    收藏本页

游客在四川泸州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的樱桃林采摘樱桃。杨涛摄

拦门酒、对山歌、篝火晚会……日前,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古树林,一群北京游客正在尽情享受花瑶民俗。 罗理力 摄

编者按: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浙江召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来自省、市、县、村各层面代表,围绕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作了精彩发言。本期将这些地方发展农旅产业的“干货”介绍给读者,供各地学习借鉴。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马洪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浙江举办2017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介对接活动,搭建供需双方洽谈平台。这是农业部拓宽融资渠道、宣介精品线路、创新营销方式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形态、现代旅游的新型消费业态,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提升、类型模式逐步丰富、综合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成为社会各界投资合作的热点。搭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合作洽谈平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和相关机构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让人才、技术、资金和平台等要素回流乡村、跨界合作,带动经营主体改善基础设施、挖掘特色资源、创新销售模式,有利于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有利于提升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我们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的思路,搭建了合作平台,各方积极沟通、热诚交流、优势互补、共商合作,让优质资源聚集起来。一要善于结交合作对象。参加此次推介对接活动的,既有各地农业管理部门的同志和部分经营主体,还有国投创益产业基金、农发银行等众多投资主体,携程、同程等专业旅游网站和阿里巴巴、赶街网等电商企业。希望大家怀着做大做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情怀,抱着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心态,围绕推出的推荐项目册、精品景点册和特色产品册,主动对接合作对象,积极交流合作项目,深入洽谈合作细节,科学分析项目前景,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二要勇于创新合作方式。在资本对接方面,投资方要积极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有效解决融资抵押难、担保难等问题。在景点对接方面,旅行社要适应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变、自驾休闲增多的新趋势,创新与经营主体的合作方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形成景点、游客、旅行社三方受益的格局。在产品对接方面,电商企业要拓展物流渠道,创新物流模式,力争将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的餐桌上。三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各投资机构、旅行社和电商企业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利用自身的资金、市场和营销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参与、互惠共赢的机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元素,帮助有潜力的项目景点做大做好,肩负起助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责任。

引导多方主体进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对于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对接平台,是产业发展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公共服务,构建长效机制。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把推介对接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专人负责。要引导各经营主体加大规划设计,形成一批推介对接的项目库。要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本区域内的推介对接活动。二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14部委《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用地政策、财税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创设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三要加强宣传推介。要及时总结各地推介对接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为探索合作模式,构建长效机制,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农旅产业·地方篇

浙江文化+体验打造休闲农业升级版

浙江省现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区(点)3818个,带动就业21.5万人,2016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亿人次,总产值达到393.9亿元,比上年增长73.5%。

近年来,浙江积极推进“农业+”行动,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农业产品、田园景观、体验活动等创意设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桐庐县昔日的破旧牛栏、猪栏经过创意改造后成为大受欢迎的的牛栏咖啡馆和猪栏茶吧。

浙江还把农业文化遗产展示、民俗节庆体验、特色小吃品尝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提升文化品位和历史内涵。安吉县以白茶产业为基础,深挖茶文化,举办茶活动,发展茶旅游,创造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奇迹。

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已累计投入资金333.5亿元。省政府办公厅在2007年、2011、2016年三次出台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意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还被纳入“十三五”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

在加大资金扶持方面,省、市、县三级将“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庄列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出台优惠政策,杭州市将40多家休闲观光农业点纳入政府会议培训定点单位,台州市将休闲农业园、农家乐和民宿纳入职工疗休养的接待单位。

此外,浙江坚持富民导向,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桐乡市乌村引入专业旅游公司实行股份制经营,农户按照相应股份进行分红。天台县后岸村对全村农家乐经营户实行“四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内部设施、统一价格、统一管理),实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双赢目标,2016年全村乡村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户均经营收入超过18万元。

浙江省农业厅供稿

江苏创意+品牌点亮农业产业新业态

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农业部部署要求,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动能。创意休闲农业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创业、农村融合发展的新型战略性产业。

为适应消费者多元需求,江苏突出发展科技型、文化型、生态型、功能型、服务型“五种模式”创意农业,培育创意农产品、创意农田景观、创意文化、创意节庆、创意饮食、创意民宿。全省创意农业鲜活典型陆续涌现,稻麦田艺术、茶园迷宫、花海花镜等美丽田园景观极具魅力,造型果蔬、阳台农艺、植物窗帘等创意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精彩纷呈,南京农业嘉年华等农事体验和农业节庆活动人气十足。我省在两届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推进创意休闲农业品牌化营销方面,全省成功创建4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128个星级示范企业。强化节庆营销,举办江苏休闲观光农业博览会,组织参加全国区域性展会,支持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强化线路推介,组织推介150条创意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吸引游客走进乡村。去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50多亿元。

江苏省坚持以农民参与、农民受益为原则,以有特色产业支撑、多元创意项目、独特村容景致、完备服务设施、规范管理制度、紧密联结机制的“六有”标准为导向,推动创意休闲农业整村建设,培育省级示范村。鼓励以村集体、农家乐合作社或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合作经营、股份经营,带动农民充分创业就业。全省已创建17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1个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和50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点达7200多个,创造农民直接就业岗位80多万个。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供稿

湖生态+产业南发展农庄经济新模式

近年来,湖南省充分利用“鱼米之乡”的自然生态、特色产业、农耕文化等资源,拓展休闲旅游功能,发展农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6年,湖南省建设规模农庄4300家,星级农庄1057家,休闲农业实现经营收入3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380亿元,同比增长19.8%;安置45万农民就业,带动27.8万户贫困户脱贫。

通过规划、政策、资金投向等措施,湖南省引导农庄坚持以农为本,充分拓展产业功能,实现农旅良性互动。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培训、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特色产业先行,拓展旅游功能;坚持生态立园、品牌强园、文化养园,丰富旅游产品;坚持人才至上、效益优先、事业为本,构建企业价值体系。二是创新发展路径。鼓励通过调整经营定位、延长产业链条、多元化合作、提升生产方式等路径,走出休闲农业“周末经济”困局。三是创新发展模式。立足产业特色、生态特征、交通区位、民俗文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融合型、生态融合型、红色文化融合型、民宿村镇融合型休闲农庄。培育了“长沙慧润”、“宁乡湘都”、“湘西牛角山”、“张家界禾田居”等融合发展典型模式。

2016年为破解休闲农业发展瓶颈,湖南省举办了“湖南休闲农业发展对策论坛”,邀请业界精英问策解码。

首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通过制定湖南省休闲农庄《建设规范》和《星级评定准则》地方标准,推动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其次,组织指导企业运用“众筹”、“转股”、“挂牌”等方式破解融资难题,先后引导推荐22家休闲农庄在湖南股权交易所Q版挂牌上市;第三,通过互联网、电视、报刊引导消费、推介品牌;通过农业博览会、美丽乡村风采展、“百千万”工程产业园展及节庆活动,提升企业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供稿

贵州荔波休闲农业助推脱贫

近年来,荔波县立足资源优势,通过精准规划、政策扶持、培训提升、品牌打造、创新模式等,全域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荔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带动1.2万人实现脱贫致富。

荔波县把农村实用技术、服务产业人员培训作为提高农民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举办“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农家乐”等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和接待水平;通过每年举办万亩梅花报春节、荔波蜜柚评比大赛、四季花海摄影节和到省内外开展宣传推介会等大型活动,大力宣传荔波特色休闲农业。

此外,荔波采取“公司带协会、合作社带村组、大户带散户”的模式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了以樟江精品水果园区为代表的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的休闲农业龙头企业集群,涌现了瑶山四季花海、朝阳赛莪、朝阳农耕文化园、联山湾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带动农户2000户以上,其中,以四季花海为代表的2000亩观赏园带动从业人员达100余人,2016年营业收入达3亿余元。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2016年,荔波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631个,年营业收入28.5亿元、实现利润5.2亿元,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4个,农产品销售收入18亿元以上,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员达到1.58万人,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休闲农业产业覆盖3012户,吸引150人返乡创业,建成了播尧返乡创业园,带动贫困户584户2451人脱贫,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全县已建成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州级20个,县级60个,星级宾馆86家。

贵州省荔波县人民政府供稿

四川成都为农旅注入文化之魂

成都休闲农业,经过30多年发展,在传承川西农耕文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11月,成都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目前,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总收入超过260亿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成都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近年来,在鼓励发展农家乐基础上,成都着力培育了具有更多休闲旅游要素和功能的休闲农业业态。全市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超过1.6万家,其中省级休闲农业主题公园10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20个、省级家庭农场和合作社201个。在此基础上,开展特色活动,做到月月有节会,每节有特色。龙泉国际桃花节、成都采茶节、成都油菜花节、成都猕猴桃节等重大休闲农业节庆活动久负盛名,成为成都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在产业文化方面,成都深入挖掘以竹编、棕编、藤编、根雕、盆景、蜀绣等为主题的川西农耕文化内涵,为休闲农业发展注入“文化之魂”。已形成邛崃大梁酒庄、都江堰茶溪谷、蒲江县明月村、温江区天星村等一批文化主题突出的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全市挂牌保护的传统村落52个。

与此同时,成都扶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青年创业团队、艺术家团队等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着力培育休闲农业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目前,全市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持证职业经理人达到2600多人,占全市农业职业经理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四川省成都市农业委员会供稿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