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各地新闻 > 正文
粤港澳探索构建湾区文化产业带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5-15      来源:互联网    收藏本页

近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展在深圳宝安区拉开帷幕。同日,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研讨会举办,来自上海、北京、港澳和广州的专家们就如何发展粤港澳湾区民间艺术产业、文化产业如何与经济互动等出谋划策。

业界认为,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对民间艺术未来发展带来“利好”。而粤港澳湾区的提出,再次为粤港澳文化融合发展带来机遇。专家建议,粤港澳三地以民间艺术为切入口,把握时机,借助湾区经济、传统工艺振兴等“红利”,将使未来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生态圈建设的前景不可估量。

文化产业是湾区经济重要组成之一

近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展在深圳宝安区举行,广州的骨雕、深圳的铜雕、香港的广彩、澳门的猛犸牙雕、珠海的微写陶瓷、佛山的石湾公仔、惠州的陶瓷以及宝安的棉塑……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民间艺术首次集中展示,标志着深圳宝安乃至广东文化产业,以民间艺术为切入口,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粤港澳湾区,并提出以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广东省政府5月初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也特别指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承载着推动广东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着眼大局,精准定位,打造世界级经济增长极和优质生活圈。据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美元。

从全球范围内的湾区经济来看,文化也正是湾区经济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表示,从国际三大湾区来看,大湾区经济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聚集全球创新资源,二是高度开放和联通的体系,三是大城市群的高度一体化。

记者从花建展示的国际知名湾区经济带相关图表中看到,这些大湾区基本上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如大纽约湾区,在聚集世界金融、贸易和航运核心外,还形成全球媒体、会展和娱乐之都。

花建称,在国内也有类似的湾区经济带正在崛起,比如杭州湾等。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指出,根据过往经验,城市群的发展趋势是从农业革命时期的商贸城市,向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城市、信息革命时期的商务城市,最终走向创意革命的创意城市发展。而目前粤港澳湾区经济的走向,正是向创意城市群发展。

“创意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依靠鲜明的文化识别特征,形成广泛的文化号召力和影响力,重要的文化产品生产中心和文化市场。”向勇认为,创意城市的经济特征是,文化产业发达,是城市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层级丰富、横向连接广泛的文化产业体系;同时,往往也要求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

粤港澳湾区拥有丰富民间艺术资源

在研讨会上,与会者建议,粤港澳湾区在发展金融、高新科技等经济带的同时,应抓住时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基础早已有之,该湾区由多元文化交融构成,既有传统岭南文化,又有国际大都市文化等多样性,同时还具有语言习俗相通、文化同源、同气连枝、同声同气,具有认同性和亲近感的天然属性。

花建指出,粤港澳湾区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从纵向的历史轴来看,这一湾区有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侨乡文化;从横向的地缘来看,该湾区拥有岭南文化、客家文化、粤商文化等,民间文化资源的内容包括有文化习俗、民间艺术、文脉哲理。

具体而言,文化空间资源包括有岭南祠堂、庙宇、厅堂、楼宇等;文化名人资源包括有康有为、梁启超、李小龙、叶问、黄飞鸿等;文化艺术资源包括有岭南画派、粤绣、粤菜、粤典、粤艺等。此外,文化节庆资源亦有岭南花卉、行通济、观音开库、妈祖、灯会等。

“据统计,目前进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共有452项;2014年香港公布的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共有480个项目,其中表演艺术主项目21个,次项目18个,总数34个;传统手工艺主项目101个,次项目36个,总数127个。澳门也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等。”深圳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博士则以翔实的数据说明,粤港澳湾区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

观点

整合文化资源 构建湾区文化产业带

深圳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建议,粤港澳湾区应乘着早前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东风,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地位和作用。而根本路径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市场充分配置资源,实现区内区外的全方位的流动(观念、体制、开放)。

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院长陆穗岗也提出,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湾区文化。湾区各大城市群各具特点,比如广州特色工艺、深圳文创、香港都市文化等等,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在文化消费市场则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艺术展演、人才培训、非遗文化合作、博物馆与文创产业等,进行多元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交融。

此外,粤港澳湾区民间艺术亦要主动参与,力争上游。文化规划前置,主动参与城市文化规划与建设;主动探索文化与科技、现代与传统的跨界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如云计算与民间工艺数据库,现代产品设计的传统文化植入等规划湾区城市群文化战略,以中华优秀文化基因贯穿于城市建设、设计智造、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中。

“整合文化资源,一湾多点,精彩纷呈。”陆穗岗建议,在大战略的统领下,集聚传统文化、工业设计、高端智造、金融服务、经济研究等界别专家学者、工艺大师、民间艺术家,整合文化资源,形成湾区文化软实力。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