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礼仪习俗 > 传统礼仪 > 正文
寻访中国人的乡愁——访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郭文斌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3-7    www.citure.net  来源:党建网    收藏本页
      

  隐隐的思念,悠悠的愁怨;若隐若现,忽近忽远……

  寻访中国人的乡愁——访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郭文斌

  编者按

  由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承制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三季一百八十集播出以来,已突破一百亿人次的收看纪录。

  该片以乡愁为情感纽带,以古村落和古镇为载体,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根源流脉。无论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还是“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守望者,都从片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党建网《党建电视》栏目特邀《记住乡愁》文字统筹郭文斌,本刊记者王碧薇担任主持,给大家讲述《记住乡愁》拍摄中的故事。

  主持人:首先请您谈谈为什么要拍《记住乡愁》这部纪录片?

  郭文斌: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不仅仅是对乡音乡味、青砖黛瓦和阡陌桑田的情感依恋,更蕴藏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014年6月,《记住乡愁》纪录片正式启动拍摄,旨在通过电视手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化、生活化、审美化、系统化地传达出来。首先,我们找到的是一个最有泥土气息,也最有根基感的这么一个载体,那就是中国的古村落和古镇。之所以“古”,就意味着它有历史,意味着它积淀深厚。每集大概就是三到四个故事,把古镇上、古村落里面最有乡愁含量的那些细节就带出来了。比如说,风俗人情啊,世道人心啊,包括最能跟我们的记忆勾连的那些家训啊,祠堂啊,家谱啊,炊烟啊,鸡鸣啊,狗吠啊,等等,这些情感点的核心部分,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里面能够让每一个人找到共鸣点的那种文化基因。

  主持人:那我很好奇啊,《记住乡愁》现在已经制作完成一百八十集,这些古村落和古镇你们是怎么筛选出来的?

  郭文斌:第一季和第二季,一百二十集拍摄的是古村落;从第三季开始就移步于古镇了,古镇按计划也要拍两季一百二十集;接下来还要拍古街区、历史文化名城。除第一二季的大前提是住建部公布的传统村落,其他地方一般是由各地推荐,之后由剧组筛选,筛选之后派摄制组踩点确认。

  主持人:在这些故事当中,最让您震撼的是哪些细节呢?

  郭文斌:最让我震撼的,那就是传统文化的伟大。哦,让人惊叹!它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滋养着我们这个民族,它在大地上原来充当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我把它叫作“母亲唤归的声音”。一个孩子在外面玩,找不到家了,走丢了,这个时候,妈妈的一声唤归的声音,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声音。而我们却常常和它擦肩而过,常常对它忽略甚至存在偏见,还有微词。我当时有个感觉,我们大不孝啊!这就是一个强大的震撼,渐渐成为一种情感上的旋律,在心灵中回荡。

  主持人:就像游子一样,有传统文化妈妈的这么一声呼唤,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根,找到我们从哪里来的。

  郭文斌:您讲得很好,就这个感觉。比如,在西藏的昌珠镇,有一个小伙子在田里劳作,突然发现有一台拖拉机正在倒车,一个小孩子快要被碾在下面了,他过去把那个小孩子一下子抢救出来,就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已经躺在医院里,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他将永远失去一条腿。他当时才20岁,未来生活怎么办?但是小伙子目光里全是担当。他说,在那个时候一条腿就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把这个小孩子救下来。

  在四川德胜村,两个小伙子因为口角发生争执,动手了,一个把另一个的眼睛给打瞎了。肇事者逃逸,没想到受伤的小伙子不但没有抱怨,而且帮肇事者的妈妈种庄稼,因为他妈妈没人帮忙嘛。记者问他,你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他说:他也不是故意把我眼睛打瞎的,我如果记着仇恨,他不快乐我也不快乐,我把这个仇恨忘掉,他快乐我也快乐。

  主持人:这句话说得真好!

  郭文斌:对。像这种故事,在一百八十集节目里面很多很多。在广西罗凤村,每天早晨,大家在上工的时候,把要卖的菜拿到市场,悬挂在树上,在旁边放一个收钱的袋子,把菜标明价格,人就走了。需要买的人呢去把菜拿上,主动把钱放在钱兜里面,也走人。就是说卖家和买家是不见面的,二百年来没有发生过谁多拿了菜、谁少给了钱的情况。你说让人感动不感动?

  主持人:这是需要多么讲诚信,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能做到的一件事情啊!

  郭文斌:是啊,这种故事如果不是央视记者通过镜头给我们打捞上来,会有人相信吗?古人有句话叫“百姓日用而不觉”,就是说你天天在用,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而你居然忽略了它。我们在走进每一个村落的时候,在最后一个节目形成的过程中,其实是对传统文化敬意的形成,包括对它的一种感恩心的形成。

  主持人:第三季跟前两季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看点呢?

  郭文斌:因为第三季是古镇,从内容、框架、故事、类型上与第一季和第二季就有所不同。古村落我们知道,是以家族为主要的故事单元。古镇就是天南海北的人都在这儿了。如果说第一季侧重表现大自然的自然之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之美,夫唱妇随父慈子孝的那种伦常之美,包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德之美和生命自觉,第三季则重点表现诚之美、信之美,特别是义之美了。如果说家族这个单元它有血缘关系,那么古镇上更多的就是一种商业合作关系。那就是说,在一个家族单元里面,五世同堂,其乐融融,就可以理解。如果一个古镇,几千人处得其乐融融,没有对抗、没有纠纷,更能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主持人:《记住乡愁》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这么一个宏大的主题,如何让观众通过屏幕就能闻到浓浓的乡土味儿呢?

  郭文斌:要想让观众闻到乡土味,节目就要进入乡土。《记住乡愁》绝对不做大文章,而讲小故事。用制片人王海涛的话说,就是通过一个个孔融让梨式的小故事,让观众小中见大地感受深邃的传统文化。我也常常给编导们建议,细节、细节再细节。既然是细节,它就是一株一株庄稼,一朵一朵鲜花,一缕一缕炊烟,所以它肯定就是乡土的,它就是接地气的。在讨论片子的时候,我常给编导建议,要把每一个故事看成一棵故事树。它是怎么长出来的?根在哪里?枝干在哪里?这个果实是怎么结出来的?那么,它一定是带着泥土气息。

  主持人:是,从您的描述里面,我能感受到。

  郭文斌:我们就是拒绝假、大、空,只要片子上来是口号式的,一般都会打回去,要重拍,打回去重拍的很多。我们拒绝概念化拍摄,就是说进入这个村子的时候,不要带着概念,也不要带着主题下去,先走进去,走进去找感动点,通过感动点来归纳主题。

  这些古村落和古镇,有相当多的被媒体反复拍摄过了,你要找到新的故事点是很难的。比如,宁夏有单家集这么一个村子,它是毛主席当年住过的地方。古今中外多少名记者都拍摄过了,那在这个点里面我们怎么找到乡愁?第一天去,两位编导说大形态不符合节目要求;第二天再去,从回汉民族团结的方向找人物和故事,结果许多珍贵细节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了。比如,这个村当年已经有4座清真寺了,但是占人口少数的汉族还没有一个可以进行精神性活动的公共平台,回族群众就主动集资盖了一座关岳庙。由此,我们就稀里哗啦地采访到了许许多多非常感人的回汉民族团结的故事,后来把编导们都看哭了,播出来影响特别好。那种回汉民族之间的团结、尊重,确实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讲的那种大同社会的感觉。求同尊异,那种尊重感就出来了,把那个“尊”字拍足了,就打动人。

  主持人:《记住乡愁》就好像是一股清流,洗涤了人们心里沉积的一些灰尘。我想知道,这部片子承载了哪些社会责任?

  郭文斌:如果往大一点讲呢,就像我在文章里面曾经写到过的,《记住乡愁》为我们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宏大理想提供了模板。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理,一个村落,几百人几千人,其乐融融地过这么几百年,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个古镇上那么多的人,百家姓,但没有打官司的,没有仇杀,没有对抗,即便有矛盾,也通过一种很好的方式把它妥善地解决。把它放大,不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模板吗?这就像《大学》里面讲的,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把一个家做好了,就是一个国啊!

  如果从小一点讲,就实现中国梦来讲,它也提供了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支持。一个村子实现了它的梦,放大就是中国梦;一个村子从衰败到兴旺发达,能完成它的复兴,就有理由相信这一套文化一定可以让中华民族复兴。这是一个简单推理。

  从个人单元来讲,我们都知道,现在人们活得很焦虑、很抑郁,心理学家讲13个人里面有一个焦虑症、一个抑郁症患者,因此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也很多。那么这个原因在哪里呢?《记住乡愁》其实给了我们答案。古人主张在低成本的生活现场找到最大幸福。而现在我们把人们引导到在对象物中找幸福,而在对象物中找幸福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永远找不到幸福,他就焦虑。从《记住乡愁》中,我们看到,古人是从内心寻找幸福的,从内在的那种崇高感里面、温暖感里面去寻找。比如说,我孝敬我的爸爸妈妈,我幸福了;我尊敬我的老师,我幸福了;我善待了这一块土地,我幸福了;我保护了这一处源泉,我幸福了;我保护了这一片森林,我幸福了……他在奉献的过程中体会幸福,他跟从车子、票子、女子、位子等等外在环境找幸福,是两个方向。我们在《记住乡愁》里面,看到的更多的是人们在一种利他中、奉献中享受生命。

  主持人:是的,说得非常好。

  郭文斌:我一直倡议让《记住乡愁》进学校,青少年把节目看了,他把幸福的概念重新作一个定义,对他的一生都意义重大。看古人教育孩子,他是给他不同的层面,从物质层面到情感层面,再到道德层面,不断超越,让孩子享受那种超越感。他们的教育是从扩展孩子的心量下手的。钱学森这个家族很厉害,为什么这么厉害呢?一看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只对我好,不干;对天下人好,一定要干。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呢?反过来,是孩子狭小心量的教育,一定要争第一,一定要唯我独尊,那么最后肯定焦虑啊。

  所以,我一直在讲一个观点,真的能够把《记住乡愁》认认真真地看完,那些民族自信心丧失者自会重建信心,文化虚无主义者自会走出虚无,道德悲观主义者自会找到乐观,迷茫无助的人自会找到人生方向。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与我们分享了这么多《记住乡愁》的精彩故事。(本文刊载于《党建》杂志2017年第3期)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