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遗产 > 遗产项目 > 正文
2016年锦绣非遗走访:富平石刻艺人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3-6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前言】本期《锦绣》,我们走进陕西关中的富平县,详细走访富平石刻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平石刻艺人——一群石头上的书写者们,他们一方面像石头一样易碎,在时代的铁锤下无可奈何;另一方面,他们像石头一样坚固,固执着坚守着这项上千年的手艺。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系列专题和公益项目,一直致力于成为乡土中国之美、传统中国之美、非遗中国之美的传道者。自2012年起,《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中国广大贫困地区发现之旅,现已持续走访了4年。2016年度“锦绣”走访活动继续由同样重视非遗之美的渤海银行大力协助,在热烈的9月,此次走访再次开启。

  第三站,富平石刻艺人。

  民国《富平县志》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可携字、琢磨,人号墨玉。”有石头的地方就有石匠,但并非人人都能身后留名。富平名匠之多,全仗凤凰山所产墨玉。其色黑如墨,纹理细致,看似普通,但于石刻人而言却是至高无上。王同阳说:“昭陵博物馆馆长说李世民(昭陵)是用最普通的,他说这不对,在其他地方没有这玩意儿,像那么大的青玉,只有皇上才能用。”

  王同阳认为墓碑不可僭越,君为君来,臣为臣。如同炒一味菜,谁为君,谁为臣,清清楚楚,假如都是等量的,那炒出来的就不是菜。表现在石头上也有君臣,比如说门牌为君,需上等好料,再如石狮子非大户人家不可用,便在石刻中的浮雕手法也要有君臣、有主次、有(层次)远近。

  不过,当石刻进入寻常百姓家,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与宫廷做派不可同日而语。比如,小户人家的石刻不刻画,叫作“素面儿”。据另一石刻人王建虎所言:“旧时,谁写文,谁撰文,谁刻字,都有规定,不是谁想写就能写,谁想刻字就能刻字的。后来手艺传到民间以后,碑刻错误百出,阳印阴刻,阴印阳刻,这样复制品也只能将错就错的了。”

  按石刻人的说法,这是由于民间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缘故,因此石刻的门槛虽低,但却大浪淘沙,所以当今的石刻名家就少有。这主要源于学艺之人数量大幅缩减,也就是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并且通常以石刻工人居多,而石刻匠人少之又少,不得不令人唏嘘。

  坐在王家新建的砖房里,屋内摆着几件石雕作品,浑然一体,看不出有修补过的痕迹。然而,据王同阳所言,这些曾经被遗弃的石器大多经过其手重新复原。他打算物尽其用,各归其位,依照旧时房屋营造法式布置自己的家屋,纵使不是为他自己,将来也可作为一个小型石刻博物馆供人参观,不然他人如何知道你是一个石刻人?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石刻人?王同阳认为师承的问题很重要,唐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据传,富平宫里王家是唐代守陵人后裔,由于没有文字记载,石刻手艺只能依凭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王同阳12岁开始从父学艺,两年之后投入仇文才老艺人门下学细活儿。

  石匠必须会砖雕、木雕以及能写会画。“现在一些石匠说自己手艺高,来,你给我画一个。”王同阳笑着补充道:“我的是全活儿”。这是家学渊源,父给子传,毫不保留,甚至他还身怀古建与墓室营造技艺,懂阴阳,会风水。

  但是,石匠也不像其他门派一样非子不传,遇到有缘之人,有孝道,有品德,最后方才授艺,或能发现可造之材。师父言传身教,徒弟心领神会,手艺不到家的话,师父说的东西根本就意会不到,这就需要靠悟性。

  此外,石刻艺人还需知书达理。譬如,雕刻佛像首先要对佛有认识,“你要不认识佛,你做的什么佛?”如此,身为农民,学儒,敬奉土地,不忘根本;学释,平等众生,以技艺取胜;学道,不违自然,依大小形状创作,这就是艺术。

  在王同阳看来,即便做粗活也要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他以石刻人自称,而且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农民,法天尊地,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旧来仇文才老汉在世时,逢年过节必亲自登门以谢师恩。时至今日,虽然双目因石刻而受累,却也其犹未悔。

  

  离开富平宫里,回到县城,信步走在陶艺村里,睁眼就能看到石器时代的遗留物,无论是作为曲径通幽处垫脚的石磨,还是用作道旁装饰点缀的石碾子,曾经农耕时代家户和村庄必有的器物,此时被“有识之士”收集起来,躺倒在黄土地,像是安静的困兽,却分明在讲述历历往事。

  既然日本可以大兴重建碑林公园,弘扬书法艺术,彰显中华文化,那么中国就不该止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与太原碑林公园,富平石刻的意义不就在于此?重新寻觅手工的价值,富平石刻产业或能扳回一局,去除污名,重获生机,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一步。

  而关于石雕与石刻产业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类似鸵鸟埋沙视而不见或靠躲猫猫的策略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富平石刻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但应该有一条新的路,既可以留得住青山绿水,望得见蓝天白云,又可以传承文化,养活一方人。

  如何在保持石雕、石刻产业产值不变,甚至有所增长的情况下,使石雕与石刻产业可以为继。若试为其设计谋划,则一方面在于需回归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再寻叮叮之声;另一方面可在现有石材加工车间安装隔音、除尘设备,使得机械化的石材作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空气与噪音污染,这或将是富平石刻的中兴之路。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系列专题和公益项目,致力于成为乡土中国之美、传统中国之美、非遗中国之美的传道者。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