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交流 > 文化交流-综合新闻 > 正文
马国湘:要重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3-13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网    收藏本页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提案指出:前不久中央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恰逢其时,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重视传承者的培养。

  马国湘委员说,古建是传统文化灵魂的栖息地,是不同地域、民族、社区的文化模式和历史记录的反映,也是现代中国城乡建筑事业的根。当下文化旅游日益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古村落保护备受重视,修复、复建传统建筑和历史民居的任务日趋繁重,但是从事古建筑修整的老工人越来越少,“各有一套”的师徒相授和家族传授的技术传授方式远远落后,致使流传已久的古建筑维修技术渐有失传之势,始终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专业分工。此外,我国传统建筑技术的科学理论典籍缺少,现有修复、复建理念只在原来基础上做渐进式的改进和提高,缺乏工匠精神,又没有艺术创造,缺乏现代思维,又忽视建筑的艺术属性,始终不能更新换代。

  上述问题势必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马委员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古建筑维护、修复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感情,加强对传统建筑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融合的教学。高等院校最好担负起古建筑修缮人才、复建人才培养的重任,建议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增加传统建筑学科或专业,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对中华传统建筑的修复、复建和艺术创造作为其教学重点目标之一。

  二是针对目前最缺乏古建修复的中等技术人员,并且国内缺乏这样的学校,所以建议创建古建筑修复的技工学校。对于民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古建筑修复人才和优秀工匠,也要加强培养保护,符合条件的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承人。

  三是组织专家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和修复技术典籍进行系统化整理、今译,加大出版、宣传力度;制定传统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传统建筑维修、拆迁、修复、复建的规范和标准,促使制定历史建筑和城镇的保护法。

  四是增加古建筑的科普工作,扩大价值宣传,增加广大群众喜好古建筑的广泛兴趣。五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和社会力量致力于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