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创体验课堂第19期——非遗剪纸
文创体验课堂是文化创意互动体验活动。通过少年儿童的互动参与,提高其动手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在互动体验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分享创意、创造、创新的快乐。
活动时间:12月9日(周六)10:00
活动地点:四楼国学教室
活动对象:6岁以上儿童,家长可陪同,限20人。
活动介绍
剪纸艺术是一种以对纸的镂空为基本特征的剪裁技艺,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国剪纸流派众多,大致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剪纸粗犷有力,以形代物;南派剪纸细腻写实,秀美耐看。
山东昌邑剪纸,历史悠久,于诸文字记载就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山东昌邑作为民间剪纸的发源地之一,剪纸风格,自成一派。
肖桂华老师,民间剪纸艺术家,古泽书院剪纸艺术顾问。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潍坊昌邑,毕业于潍坊艺术服装专业学校。肖老师的剪纸,博采众长,源自于昌邑剪纸,又吸收了济南剪纸各家之长,独具特色。被聘为舜雅社区中澳文化交流中心剪纸老师,作品深受大家喜爱,并被澳大利亚,德国,台湾等友人收藏。
肖桂华老师代表作《小嫚戏鸭》
2017年9月肖桂华老师的飞天剪纸作品随古泽书院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参展。展会上肖桂华老师的飞天剪纸作品受到观众热捧,被多位买家收藏。
肖桂华老师代表作《飞天》系列剪纸
肖老师热心公益事业,将剪纸艺术带入到孤寡老人的家中和孩子们的课堂上,通过剪纸与大家分享喜悦。肖老师希望将剪纸艺术普及到孩子中间来。
现在是手机网络时代,父母都很难控制孩子们不玩手机。有研究学者提出,剪纸艺术能够开发右脑功能,能够增强孩子们认知的空间感悟,通过动手、动脑,增强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让孩子们握住剪刀掌握剪纸技巧,就能够在开发智力和专注力的同时,把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下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