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傩舞(俗称“鬼戏”或“跳鬼脸”),作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它们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跳於菟(wūtú)”正是这样一种古老,有特色,又极富生命力的珍贵古文化遗存。于菟在汉语典籍中是“虎”的别称。跳於菟是青海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土族人每年必定举行的隆重祭祀活动,目的在于驱邪逐魔、祈求吉祥。
作为年都乎人极其重要的图腾仪式,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与此相邻的其他土族村庄就没有这项活动。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欣赏这一古老的祭祀活动。
年都乎村位于青海黄南州隆务河畔,是同仁县的一个土族村,现有200多户人家,1300多口人。
虽说是土族村,但年都乎村周围大都是藏族村落,所以这里的生活习俗、语言和服饰等和同仁藏族相似。村名“年都乎”也是藏语,但这里却保留着年都乎村土族人特有的民间祭祀活动——跳于菟。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这里都要举行跳于菟活动,活动包括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
在古代,老虎又名“於菟”,土族人相信老虎图案可以驱除邪恶,并带来好运。
被选中跳于菟的小伙子,要脱光上身、挽起裤管,由村里的画师用锅底黑烟在他们的脸、上身、四肢上都画满虎豹斑纹,头发也要扎成毛刷状,形似愤怒的老虎。然后,他们腰挎刀具,两手各持一根粘有白色经文符纸的粗树枝,就开始表演了。
装扮完毕的小伙子们开始在二郎神庙前的广场上围成圈,疯狂地跳起“虎舞”,以示神虎之威风。
“虎舞”以锣鼓伴奏,表演者轮流提单腿向前蹦跳。小伙子们手握长树枝的双臂或静止不动,或反复上举,或左右开合,这些姿态构成了舞蹈的基本动作。整个舞蹈凝重、豪放、粗犷,再现了古人因崇拜而模拟老虎姿态的习俗。
表演完毕,舞者就翻墙进入村民家,肆无忌惮地搜寻食物。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馍馍,还会煮好羊肉给他们吃。他们找到食物后,会把食物衔在嘴里,摇头摆尾,做老虎吞食状。如果村民家中有病人,他们还会从病人身上跳过,以示把病魔驱走。
小伙子们从村民家出来后,会聚集到村里的巷道口。这时村民们把中间有孔的馍馍穿在他们手持的棍子上。吃饱喝足的小伙子们便会在法师的带领下,沿着村庄再次舞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