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遗产 > 遗产项目 > 正文
2017年锦绣非遗走访:荥经砂器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12-22 10:19:45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前言】砂器是陶器的一个分支,从太行山以西到江南水乡,许多地方都有生产。“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乌黑朴拙的荥经砂器,常与宜兴紫砂并提,其工艺历史可以上溯至两千多年前,因为时间的打磨,生出沉甸甸的文化力量。与宜兴紫砂不同,荥经砂器主要用途是炊具,一壶一罐,皆为寻常人家的实用之器。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系列专题和公益项目,一直致力于成为乡土中国之美、传统中国之美、非遗中国之美的传道者。2017年度《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渤海银行联合发起“锦绣”—— 2017中国贫困地区发现之旅。在热烈的9月,走访再次开启。

第一站,荥经砂器。

在中国的西南的雅安荥经县,流传着一种朴拙的茶陶,尽管工艺、色泽不尽相同,但温厚自然的气质与志野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便是荥经砂器。

荥经,灰白的天空,云如水墨氤氲,不时飘落细密的雨丝。山谷里腾起白雾,空灵,飘渺。八十年前,画家齐白石到荥经,为清润的气候所醉,即兴刻印“家在清风雅雨间”。

古城村在县城以西的一座小山丘上,青衣江支流荥江的南岸。108国道从村中蜿蜒而过,数十户民居沿坡道依次排开。因为雨水丰沛,各家都在门前搭了雨棚,彼此连成一片。雨棚之下,一眼望去,整整齐齐摆放着乌黑的瓶瓶罐罐,绵延一公里多。

曾庆红的店面在道路的中段,穿过展示厅,经后院,绕过烧窑的石棉棚,一栋五层楼高的水泥房子在小路右侧,这是曾庆红的作坊。房子尚未竣工,只简单地刷了清水泥。二楼正中的房间里,借着一盏白织灯,曾庆红右手持一把刷子,正在给一把茶壶“抛光”。随着陶胚的旋转,女子头发做成的毛刷扫过茶壶凹凸不平的边缘,即刻变得光洁、细腻。尽管看似并不复杂,但制作一把精美的茶壶,即使天分好的匠人,至少也需学艺三年。

古城村的人家,上溯三代,都有做砂器的经历。曾庆红的父亲是做砂器的,祖父也是,祖父以前烧砂器的土窑就在作坊的后面。他和哥哥从小耳濡目染,12岁便开始捏泥拉胚。

陶器或许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神奇的创造了,它不专属于任何区域。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不制造陶器的部落。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古人就学会抟土为陶。数千年间,工艺缓慢演变着,逐渐出现彩陶,东汉年间出现釉色细腻,光彩润洁的瓷器。砂器属于古代陶器的一个分支,因为原材料与烧制工艺与陶不一样而自成一派。从太行山以西的平定,到东部的江南水乡都出产砂器,因地域不同,取材不同而不尽相同。

在砂器之中,“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流传甚广。若以历史而论,宜兴紫砂确切的只能追溯至明晚期供春“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而古城村考古发掘的秦汉墓葬中,有不少生活陶器,制作原料、方法、火候等,都与砂器极为相似,将荥经砂器出现的年代推至两千年前。

“我们小时候,洗脸用砂器,洗脚用砂器,炒菜、炖汤、种花,无不用砂器。”曾庆红的记忆里,直到八、九十年代,尽管略显笨重,巴蜀家家户户都有几个砂罐。“古城烟雨”曾为荥经八景之一,传说诸葛孔明南征屯兵于此,布下八阵图御敌,每当军营升起炊烟,渺如烟雨。其实这一景观应是烧砂器时袅袅升起的烟幕,远观似雾非雾,似雨非雨。

砂器供需两旺,手艺人的收入十分可观。读完中学后,曾庆红就回家从父业做砂锅。1989年,曾庆红的父亲在国营砂器厂的背面挖了一口馒头窑,开办了古城第一家私营的砂器厂。在此之前,由20户个体砂锅生产户在1958年组成的国营砂器厂已经维持了41年。曾父开先河之后,古城村的砂器厂如雨后春笋,老手艺人纷纷重操旧业,作坊一度达上百家。

2004年,国营砂器厂倒闭了。那时候,砂锅需求已经萎缩了许多。尽管新婚燕尔,日子却过得捉襟见肘,“经常睡到半夜,起来捏几个罐子或茶壶。”有一年腊月,家里只剩7块钱,曾庆红巴望着烧一窑砂器过春节。连日阴雨涟涟,捏好的胚一直没干透,但情急之下,他还是选择下窑烧制,结果所有的砂器全部烧裂了。“我一般不哭的,但是那天没忍住。”他沉默了片刻说,“你看,这就是烧制砂器,全然不受人的情感控制,自有它的生命规律。”

荥经盛产原煤和兰花,几年前,采煤、种兰花都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砂器行业疲软之下,许多砂器匠人转行,作坊骤减。他的父母去世的早,曾庆红没有去凑热闹,接下来父亲的担子,一窑一窑,沉默笃定地烧着黑砂。

2008年,汶川地震那一年,荥经砂器烧制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庆红成为三个省级非遗传承人之一。

曾庆红对荥经砂器的未来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果盲目追求艺术品的境界,实际是走偏了,从生活中来荥经砂器,还是应该回到生活中去。这与日本民艺学者柳宗悦的理念不谋而合:“民艺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民艺是由多数人生产的,是为了多数人制作的,是被多数人使用的。”即以独特的材料、工艺、设计和手艺人日复一日,千锤百炼中付出的情感与时间,唤起人们对荥经砂器的器物之心——感觉到黑砂之美,喜爱并重新使用它。

我们在房顶谈了许久,不觉暮色四合,山峦如黛,不远处荥江迂回,静默无声,有人家的屋顶泛起袅袅炊烟。院子里的砂器已经阴干,明天它们就要入窑烧制。曾庆红有几分紧张,也有几分期待,像第一次烧窑一样,因为每一次开窑,都是一次火与土的新生。

锦绣,致力于成为乡土中国之美、传统中国之美、非遗中国之美的传道者。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