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滚动消息 > 正文
这样的优质文化产品让人心甘情愿去“追”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11-28 10:15:49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初冬的北京寒气逼人,但在中国美术馆前排成的长队却让人看到了热爱艺术的“暖意”。“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于11月26日结束展览,广大美术爱好者裹着厚大衣,罩着羽绒服和帽子,排起一公里的长队,站了三个小时,才争取到最后的观展机会。在这条“长龙”中,有老人,也有小孩,都自动文明有序地排着队,眼中满是对艺术和美的渴望。


  如此有创意的展览、如此有水准的精品,却只有短短十天的展出,显然难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文化供给不平衡也不充分,大家觉得不过瘾、不解渴,呼吁延长展期,让优质文化产品能扩大供给,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近艺术、欣赏美、发现美。


  优质文化产品让人心甘情愿去“追”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刘京晶慕名而来,在“人潮人海”中参观完展览后连叹“震撼”。她说,名家大作荟萃,就算多次被“挤”,就算排队排到三联书店也值得,以前只能在画册上看到的画,这次能近距离地亲眼欣赏到,“很幸运”。


  徐悲鸿的《奔马》是展览中最“火”的一幅画,这是1978年徐悲鸿八骏图邮票所用的原作,画作前积聚的观众最多。“大师画的马就是不一样,马腿、鬃毛、马尾都有腾跃的动感,中西融合的笔墨,很逼真。”大学生观众王曦亲眼看到画作后兴奋地说,“经典就是经典,有灵性,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让人感动。”


  “这些经典画作之所以能打动观众,就是因为中国美术的大师和精英无不底蕴深厚,并由深层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激发出弘道精神。”在吴为山看来,无论国画还是油画,都体现出正大、至刚、至中、至正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中国人亲近自然、赞美自然,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文化领域也极为突出,从连夜排队买话剧《窝头会馆》的戏票,到这次排长队观看“美在新时代”典藏精品特展,一方面表明消费者对文化精品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表明优秀文化产品还是稀缺产品,供给不平衡也不充分。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副教授何艳相信“精品不会被埋没”,随着消费者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水准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鉴别力越来越强,对艺术品质要求越来越“苛求”,不走心的“大路货”送票都不愿去看,但对真正优质的文化产品却心甘情愿地去“追”。文化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消费者对艺术品质的要求,把“苛求”当动力,用心去生产能打动消费者的作品,创作经典,最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策展呼应新时代新需求


  能吸引观众在寒风中排队观展,表明这个策划很成功,展名取得好,直接呼应新时代新需求,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起这个展览的策划,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些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也发生在文艺领域,“美在新时代”展览宗旨就是要推动中国美术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理性、辩证地看待传承与创新、民族与世界的问题,坚定信仰和追求。


  这个展览的艺术品质也极高,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精选近现代名家大师作品200余件套,其中齐白石作品32件,吴冠中作品38件,有媒体评价说,“把压箱底”的精品都拿出来了。


  青年画家刘波带着“朝圣”的心态在展厅中观摩,品味到的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中西合璧的探索。从晚清赵之谦、何绍基开始,有民初“海派”任伯年、吴昌硕诸家承上启下,到齐白石、李可染等从传统中开拓出新路。


  “美术为时代存形,为人民书写,美术的成果也应回归于大众之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代大权教授认为,观众流连徜徉于美术馆高雅的殿堂之中,是因为共享了美术创造的永恒魅力。


  争取于12月底再次呈现


  面对“饥渴”的观众,为了让等候许久的观众都能一饱眼福,中国美术馆原来每天限流6000人,这次特意加大网上预约和现场疏导,观众增加到每天1万人,而双休日的参观量更突破每天2万人次;还特别将周五、周六、周日闭馆时间延长一小时。即便如此,观众们仍不解渴,仍希望能延长展览时间。一些外地观众很羡慕北京的“优质文化资源”,专程赶来观展。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以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和呈现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深受群众喜爱,展期就延长了一个月,从9月26日展出至11月底结束,参观人次累计已突破130万,让群众从展览中充分感受祖国的成就和强大。


  中国美术馆相关人士坦言,没想到观众反应如此热烈,排队如此之长,刚开始只想到这个展览的关注度会很高,可没想到大大超出了预期,表现出观众对优质文化的期待和渴望。由于中国美术馆的场地小、档期满,一个展览接着一个展览,立即延展的可能性不太大,但为了满足观众的观展需要,努力加大供给,缓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一个办法是争取12月底,在中国美术馆的楼上展厅再次呈现,另一办法是将尝试通过主办、合作等新的形式在别的地方展出,满足群众的需要。


  吴为山怀着歉意表示:“中国美术馆目前的展览空间十分有限,展览排得非常满,不能随意变更安排。要用有限的空间传播无限的美,所以我们希望中国美术馆推出的所有展览都能有品质,不仅能对今天的美术创作起到引领作用,还能够弘扬和展示老一辈艺术家已臻化境的创作精神、温情脉脉的人民情怀和他们那种朴实无华的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人生态度。”


  收藏的大美作品会不断和观众见面


  虽不能立即延展,但让馆藏资源“活”起来,却是中国美术馆必须面对的课题。作为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了19世纪末至今各类美术作品10万余件,如何让这些海量的藏品“活”起来,中国美术馆一直在探索。


  “此次‘美在新时代’的展览,把常年存在库房中的藏品展出来,精心策划包装,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推广,形成关注话题和粉丝效应,吸引观众前来观展,让大家有机会欣赏精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肖怀德赞赏这些创新做法,希望中国美术馆继续挖掘、精心策展、持续展出,把“美在新时代”这个品牌培育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品牌。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制定并实施“典藏活化”系列展览计划,就是要让藏品能“活”起来,要把中国美术馆所收藏的传世之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推广宣传,让已故艺术大师的传世佳作与健在艺术大家的代表作品不断与公众见面。吴为山介绍,继“人民的形象”展后,又推出“春风又绿:苏天赐艺术展”“塑痕心声:滑田友雕塑展”“赵望云写生作品展”“浑厚华滋我民族: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作品展”,深受观众好评和喜爱。


  “中国美术馆的库房不是‘冷宫’,而是美的‘宝库’,收藏的大美作品是要不断和观众见面的,要用美的精神影响大家、感染大家、温暖大家。”吴为山强调,中国美术馆是典藏美、展示美、传播美的中心,在新时代必须毫不动摇紧跟时代的进程,承担起历史使命,为社会树正气,为时代造像,为人民抒怀。要通过精心策划打造的每一个典藏展览,活化存量藏品资源,放大社会效果,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构建了一个传播美、共享美的和谐舞台,让人民享受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文化创作。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