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思考 > 正文
名人“被鸡汤”,让人很容易想起文坛抄袭现象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11-1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微博简介为媒体人的网友近日发了一条“莫言名言”:“我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并@莫言本人,该帖子转发迅速过6万。然而尴尬的是,10月26日晚,莫言本尊发话了,“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问号脸)”。(10月30日 《扬子晚报》)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著名作家莫言第一次“被鸡汤”了,乃至于他的个人微博几乎成了“打假专线”,经常有网友拿着网络上热传的“莫言深度好文”“莫言最美的一首诗”“莫言最精彩的一段话”等等,向莫言请教或表达崇敬之情,然后又被莫言本人一一打假,让人哭笑不得。除了莫言之外,很多有影响力的名人明星都曾经被人以大量的哲理美文、名言警句等“鸡汤”过。

  名人“被鸡汤”,让人很容易想起文坛抄袭现象。很多人辛苦创作的文字作品,被他人剽窃盗取,为自己谋取利益,属于典型的沽名钓誉。而表面上看,名人“被鸡汤”和传统的文坛抄袭现象似乎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明明这些名人没有写过这样的文章,说过这样的话,现在却被人以他人的文章冒充自己的名字来发表、传播,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学雷锋”?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名人“被鸡汤”和文坛抄袭,其实完全是殊途同归。有人之所以把自己写成的文章、诗歌等等冒充名人的名义来发表传播,说到底也是想沾名人的光,以达到吸引粉丝、快速传播的目的。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很多人已经不需要把创作的作品拿到报纸杂志上发表,而只要发布在自己的自媒体上,就可以获得粉丝的打赏,或者是通过帮人打广告获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名人的作品就会大大提高自媒体的点击量,吸引很多的粉丝,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由此可见,把别人的作品拿来署上自己的名字是为了获得名利,而把自己的作品署上名人的名字,同样也是为了获得名利。表面上看,这对名人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反正绝大多数这样的“鸡汤文章”也不属于诲淫诲盗的内容,甚至有些还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艺术性,不会损害名人的形象和信誉,但仔细想想,这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弊端和问题。


  比如有些假借名人的“鸡汤语录”,甚至进入中小学语文试卷,成为考题,或者骗过媒体,变成报纸上言之凿凿的报道内容。这显然会造成公众认知上的混乱,也为今后研究名人的言论、思想带来极大的困扰。为了遏制这种名人“被鸡汤”的现象,我们既期待着“被鸡汤”的名人能够像莫言一样及时打假辟谣,同时更希望有人能够出头,学习外国一些网民,建伪名言查询网站。比如美国有个网友做了一个叫“语录侦探”的网站,专门把各种有问题的名人名言挂在网站上供人查询,以起到辨明真伪、打击假冒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