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礼仪习俗 > 传统习俗 > 正文
祭祖孝亲,传承文化,这是才中元节的真正内涵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10-9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在民间,俗话说:“七月半,过鬼节。”从唐代到解放前,七月十五中元节历来和”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群众就不怎么过中元节了。改革开放后,过中元节的风俗有所恢复。在这一天的晚上,总能看见有人在路边烧纸钱。

  中元节其实最早是祭祖的节日之一,和除夕(有的地方是小年)、清明、重阳并列是中国的四大“祭祖大节”。四个节日所在的季节也正好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重阳变成了敬老节,中元节变成了鬼节,一年祭祖的日子只剩清明和除夕了。

  那么,中元节是如何从祭祀祖先的节日变成了“中元普渡”的节日呢?


  关于中元节,应该最初出现在汉朝。当时,人们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过节。当然,那个时候它不叫中元节,因为当时的汉朝人估计都没听说过“中元”这个词。


  七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夏末秋初,古人用两个字称呼这一时期“小秋”。这段时候,一些农作物已经可以收成了。所以辛劳的农民就把一部分新收的粮食用来在田间祭祀给祖先和天地,祈祷之后的秋收能顺顺利利的。当然,除了这些新收的粮食,祭祀还要用到猪蹄和酒,这样老祖宗吃着才不单调。(见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不过,用猪蹄祭祀似乎不符合我们对于古人祭祀的印象。在印象中,祭祀不都应该用猪头、羊头吗?不过,按照现在闽南的一些地方把猪蹄膀叫做猪脚的习俗,也许司马迁说的猪蹄是猪蹄膀也未可知。


  到了东汉末年,江苏丰县(如今的徐州丰县)有一人叫张道陵。这位可不简单,他虽然生在江苏,却心怀巴蜀。当时巴蜀人大多信奉自己当地的原始宗教,张道陵却带着徒弟入川,传播自己根据老子的《道德经》创立的五斗米教,并且让这个当时的“外来宗教”在巴蜀站稳了脚跟。五斗米教,又叫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最早的宗派。我们常常听到的上清派啊、全真派啊统统都没有天师道早。可以说,张道陵把先秦以来的道家学说变成了宗教。而张道陵也被后世尊称为“张天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的神祇越来越多。在北魏时期,出现了“天、地、水”三大官帝。这三官大帝各有各的用处: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大帝的原型是中国的三个圣王:尧、舜、禹。


  可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的三才:天地人,而是是天、地、水呢?原因是中国朴素的宇宙观里,天地开辟后形成的第一种元素就是水。所以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可是,作为神祇,你需要知道三官大帝的生日以便祭祀。可是尧、舜、禹的生日哪本书里也没有啊。于是,道教人士就以正月十五为天官大帝的生日、七月十五位地官大帝的生日,十月十五为水官大帝的生日。并将这三天命名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