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饮食文化 > 正文
曲周地方史志文化—县级非遗“曲周粉条”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7-10-11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粉条,是以红薯、木薯、马铃薯、绿豆等为原料制成淀粉之后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其颜色因原料不同呈现灰白色、黄色或褐色,其形状有圆粉状、细粉状和宽粉状。

  关于粉条的历史起源,相传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所创。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出现于北魏的《齐民要术》,其中介绍了粉条的简单制作工艺和食用方法等。粉条的食俗文化由来已久,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传说故事。相传出生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惯面食,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一起用鸭汤煮,甚合昭君口味。后来,人们便把粉条、油面筋与鸭汤烹饪成菜,称之为“昭君鸭”,这道菜一直流传至今。

  曲周粉条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据安寨镇南马店村老艺人郭尚礼(现年82岁)讲,清朝后期,郭氏家族第12世郭艳昌发明了粉条。当时红薯种植丰收,有了剩余,其将红薯用刀切成薯片晒干后用石磨磨成面粉当作储备粮。他用菜葫芦从中间切开晒干后,在葫芦底部钻孔数个,把红薯面粉和成面糊倒入底部钻孔的葫芦中,面糊从葫芦底部漏出成条进入开水锅中煮熟作为面食,这是粉条制作技艺的雏形。到了郭氏家族第14世郭坊这一代,改为木制瓢制作工艺。到了第15世传人郭树堂这一代开始进行家庭作坊生产,当时叫做“开粉坊”。到了第16世传人郭家言这一代,正值抗日战争,粉条制作中断,郭家言用红薯淀粉制成窝头送给八路军战士,支持抗日战争。建国后,生产队吃“大锅饭”时期和“文革”时期粉条制作中断。1978年,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以后,郭氏家族第17世郭景胜、郭尚礼重新拾起粉条制作工艺开始进行粉条生产一直延续至今。


  曲周县安寨镇南马店村所生产的粉条是直接用淀粉加工制成,不添加任何的增白剂、防腐剂、食品胶之类的添加品。曲周粉条口感爽滑、粉味纯正,并且食用方法简单,可炒、烩、炸、烧,还可做汤、凉拌、膨化食用。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蛋白质、钙、镁等多种元素,营养价值较高。


  曲周粉条食用方法简单,做菜样式较多,营养丰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进一步对曲周粉条的历史发展及其制作技艺进行调查研究,对于研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积极支持曲周粉条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对于拉动区域经济、促进地方农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