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交流 > 文化交流-综合新闻 > 正文
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6-9-19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屈 菡    收藏本页

近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落下帷幕,为期一个月的文艺盛宴画上圆满句号。诉说维吾尔族与汉族情深的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反映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舞剧《太阳的女儿》,表现敦煌艺术绚丽多姿的舞蹈诗《缘起敦煌》……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期间,连台好戏让观众过足了瘾,这场7000人参演的文艺盛会彰显了少数民族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景象,更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主题,温暖了观众的心。

8月16日至9月14日,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43台剧目在北京竞相绽放,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与往届相比,本届文艺会演亮点颇多。“首先是种类增加,质量提高。”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介绍,从剧目种类上看,43台剧目有歌舞、舞剧、芭蕾舞剧、音乐会、少数民族剧种、汉族地方剧种、话剧、歌剧等,艺术种类之多,远远超过第四届。歌舞晚会数量明显减少,舞剧、歌剧、话剧、少数民族戏剧和汉族地方戏占比大幅增加。尤其是荟萃了5台少数民族独有剧种的戏剧:西藏和青海的两台藏戏、广西的壮剧、云南的傣剧以及江西的畲歌戏,数量为历届之最。

“其次是主题鲜明,题材多样。”武翠英表示,43台剧目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以多样的题材体现了本届文艺会演“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从题材看,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从内容看,有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剧目,也有文化援疆剧目。剧目紧扣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主题,生动形象,感染人、激励人,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本届文艺会演的剧目还有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源于生活、很接地气。在参演剧目中,来自州、盟、市的院团不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侗族音乐剧《嘎老》等4台剧目来自旗、县一级院团。剧目本身来自群众、来自生活、来自基层,原生态、接地气,深受观众喜爱。“尤为重要的是,用则存、演则活,基层院团的参演,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编创者和演员的成长,既繁荣活跃了文艺市场,又有效地传承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武翠英表示。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从1980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4届,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首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武翠英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是民族工作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之一,将极大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还以文艺的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团结,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正能量。

同时,本届文艺会演还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涌现出很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浓烈的艺术精品。通过本届文艺会演,把代表我国当前少数民族文艺最高发展成就的作品推向国内外,为各族群众奉献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生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推动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36年来,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以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从缺乏创作和表演经验的年轻文艺工作者,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硕果累累的艺术家,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在本届文艺会演中,观众听到雄浑激昂的柯尔克孜族库姆孜弹唱、清丽细腻的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看到舞台上学艺纯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技艺后继有人。

观众表示,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伟大成就的舞台,是展示少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舞台,是展示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卓越才华的舞台,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