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各地新闻 > 正文
广西:让非遗文化在民间传扬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6-7-7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本页

宾 阳 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心的榕湖水光潋滟、绿树环绕、景色优美,自古吸引不少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近日,榕湖湖畔的泰国亭中时常响起轻快悦耳的桂林渔鼓声,表演者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也有年轻的戏曲爱好者。他们身穿颜色鲜丽的表演服饰,通过渔鼓独特的说唱方式诉说着桂林的山水和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西桂剧、彩调、文场)传承基地(以下简称“桂彩文传承基地”)开展的一项常态化非遗传承活动。自2015年起,桂彩文传承基地的成员们每周定期在榕湖边表演和传授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非遗项目,风雨无阻。他们怀着满腔的艺术热情,表演、传习一丝不苟。更让人佩服的是,该传承基地的成立和活动开展均是来自桂林市的社会力量推动。

传承基地吸引众多爱好者

民营企业家秦善玉自幼喜欢桂剧、彩调和文场,曾师从老艺术家学习。虽然日常工作很忙,但秦善玉始终关注地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2013年6月,广西桂彩文传承基地落户桂林。在秦善玉的带领下,传承基地吸引了众多桂剧、彩调、文场和渔鼓爱好者的参与,并凝聚了如何红玉、李蔚琛等一大批桂剧、彩调、文场、渔鼓艺术精英。

桂剧、彩调、文场和渔鼓是流传在桂北地区的民间戏剧及曲艺,《王三打鸟》等一批生动朴实的经典曲目深受桂北地区广大人民的喜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秦善玉告诉记者,传承基地的艺术家和有志人士来自各行各业,很多人已经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依然长期关注传统艺术的传承。

成立3年来,秦善玉陆续投入了100多万元,使桂剧、彩调、文场、渔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不仅建立了相对固定的排练、演出、教学和陈列活动场所,还开展收徒授艺、举办培训班等活态传承以及展示、传播、研讨、交流等活动。

秦善玉说,3年来虽然遭遇过不少困境,但传承基地的同伴们对传统文化的关心和执着一直激励着他:走下去,艺术传承不能断!

播撒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打起渔鼓咚咚响,上得台来把曲唱,渔鼓传唱300年,历史源远又流长……”每到星期三,桥头小学渔鼓队的孩子们都急切盼望着李奶奶的到来。已经75岁的李蔚琛每周乘坐近1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桥头小学,给渔鼓队的孩子们教授渔鼓技艺。

“是非遗选择了我们,不仅是我们选择了非遗。”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桂林渔鼓的自治区级传承人和文场艺术家,李蔚琛以非遗传承为己任,长期坚持渔鼓和文场的曲目创作和技艺传习,近年来,仅渔鼓她就创作了11个段子。

灵川县兰田乡是一个坐落在大山里的瑶乡,传承基地的彩调艺术家唐玉刚了解到那里的板垒界瑶民草根艺术团急需一名彩调老师,已经退休的他毅然背起行囊走进大山。在板垒界,唐玉刚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在灯光下为村民培训至深夜,用半年时间为村民们排出了5部大戏。“越是偏僻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多年来唐玉刚以博大的艺术情怀走遍了村村寨寨,播撒着彩调艺术的种子。

在桂林的象山景区、临桂区的醉仙谷休闲山庄、阳朔县的乌龙泉山庄等旅游景区,传承基地的常态化艺术表演已经成为拉动景区人气的招牌;在七星区文化馆、阳朔县文化馆,艺术家们义务向社会开展培训教学。迄今为止,传承基地已经在桂林地区发展了5个传承活动中心和20个活动分团,非遗展演培训进校园、进村寨、进景区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赋予非遗传承更大空间

“今年的本土优秀文化优秀剧目精品竞赛还办吗?”最近,不断有桂彩文传承基地的成员和热心的群众打电话询问。“我尽量努力。”秦善玉说。据悉,连续举办3届的本土优秀文化优秀剧目精品竞赛为桂彩文传承基地的20个活动分团提供了艺术交流的平台。由各个分团挑选出的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优秀节目同台竞技,精湛的演艺技艺、原汁原味的非遗演出、桂林山水与非遗文化相融合的表现方式把周围的群众吸引过来,甚至有游客表示:“看《印象·刘三姐》不如看这个。”

“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秦善玉表示,在继续普及桂剧、彩调、文场等非遗艺术的同时,传承基地将探索传统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的路子,赋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此,秦善玉与桂林临界动漫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达成意向,将启动新的项目,利用动漫技术,将艺术家的戏曲原声、文化背景、故事情节、动漫形象结合起来,把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传统艺术转换成动漫产品。

在广西,桂彩文传承基地仅是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加大对社会力量传承保护非遗的重视,一方面为非政府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提供经费扶持,另一方面,在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示范户、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项目评选中优先向社会力量倾斜,同时开展了红红火火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正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鼓励有条件的个人、单位、企业、组织、团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加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