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人物访谈 > 正文
张晨:从开心麻花演艺实践看文化企业创新与转型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6-6-27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6月2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承办的文化经济创新论坛在1500人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价值重塑”为主题,汇集了来自政府、高校和文化企业的诸多知名专家,旨在探讨创新发展理念引导下文化经济转型与超越的战略路径。在会议的间隙,我们专访了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夏洛特烦恼》出品人张晨,听他讲讲从戏剧转型到喜剧的心路历程。

      今天说到创新,我主要讲一讲开心麻花的内容创新之路,其实如果开心麻花没有持续的创新,也活不到今天。

  我在开心麻花的工作,好听一点就是艺术总监,本质就是组织生产的车间主任。开心麻花是一个内容企业,从今年开始,每年稳定出品2—3部舞台剧,2部左右电影。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开始做大电影这件事,其实对于做电影我们酝酿了很久,今年暑期或十一会有一部新电影上线,年底或春节期间可能还有一部。所以从产品的产量布局来说,我们产量不大,但是努力在追求别遭人骂,努力追求大家觉得还看的下去。

  从明星加盟到去明星化

  开心麻花是一家什么公司呢?是一家喜剧内容生产机构。大家知道、了解开心麻花是从戏剧开始的,我先说说在戏剧方面的历程。2003年做了第一部戏,《想吃麻花现给你拧》,那时候何炅、谢娜都来参演。何炅那时还在大学当老师,看到我们的剧本以后就来了。让我们很惊讶的是何炅看了一遍剧本,从头到尾基本就能把台词背下来了,惊为天人。后来他说了:“我特别喜欢这剧本,我提前做功课了,所以背下来了”。为什么是这样呢?是因为我们那部戏的风格跟剧院看到的经典话剧不一样,在戏剧风格上、表达方式上、包括台词、语言、形体、音乐方面的组织,很多元素区别于前人的作品。所以,吸引到了像何炅这样的一线明星加盟。和明星合作演话剧这件事,其实这也是一个创新,我们把它延续了。

  到2008年以后,开心麻花开始调整,开始努力地去明星化,因为长期依赖明星对于演出市场是非常可怕的,不可持续而且成本压力过大。我们和明星保持非常好的创作关系,明星会经常来,为我们的戏出谋划策去站台,但是如果让明星们长期在舞台上一场一场的演出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到2008年摆脱了话剧的明星制。开心麻花走到了今天,是因为有一个系统的演员培训机制,在管理系统上进行升级和创新。营销也是,做了大量前人没有的营销工作,我们最先推出了在台上买票,1+50的票务政策。

  创新是持续改进

  我理解的创新不是凭空一蹴而就、无中生有的创新,而是持续改进,尤其在产品、内容生产领域。从开心麻花的经验历程看,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地迭代、不断的持续改进产品。以《夏洛特烦恼》为例,实际在拍电影之前,这部剧已经在大剧场完成了700场的演出,演到今天也接近千场了。我们在每场演出之后,都在做细微的升级调整。几乎是每一天,导演会给演员在演完以后开会,不光是解决当天的问题,大家还要集思广益,有没有什么可以新增加的有趣内容。因为之前我们有一个传统,被媒体解释为开心麻花是即时发生的新闻事件盘点,有的媒体形容为“新闻盘点+开心桥段+明星演出”。事实上到现在,即时的新的东西我们越来越慎重的往戏里加,因为戏剧还是更注重强调整体的结构和逻辑,这个和电影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在这个层面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比如央视着火了,转天我们的戏里就做了报道,当然不是新闻报道,是有机地融入到了剧情里,所以这样的创新在我们的剧目创作中是分分钟在发生。

  开心麻花现在的内容领域包括产品线的开发与创新,是一个喜剧垂直内容体验。我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纯原创机构,到现在我们20几个IP全部为自己原创,没有买过IP。除了话剧,开心麻花还有音乐剧、合家欢儿童剧。2008年开始做音乐剧,原创生产了第一部音乐剧《白日梦》,到现在共做了四部音乐剧,全部为原创。我们一直在探索音乐剧的创作之路,包括与百老汇的大制作人一起探讨。我惊喜地发现,大家在走着同一条路,持续改进是一个让原创能够成为经典的唯一路径。

  比如百老汇的《变身怪医》开发过程,音乐剧不是一次写出来的,是多次改出来的,剧本开发就十多年。20世纪80年代录制了两个版本,1990年录制了概念版专题,同年在休斯敦做首演,并不是开始就可以进入百老汇,往往都是在美国的二线城市像休斯敦、芝加哥进行首演,先经过观众的检验,之后该剧在1995年开始全美巡演。1997年才到百老汇做首演,获得了最佳剧本等一系列的四项大奖,连续演了四年。虽然《变身怪医》不是知名大剧,但是内容生产就是百里挑一的选择概率的生存过程。

  戏剧公司到喜剧内容公司的转变

  对于开心麻花来说,我们从一家戏剧公司转为一家喜剧内容公司。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型?我认为主要是市场发展的结果,是市场倒逼的结果。戏剧演出或者说整个演出市场的规模有多大呢?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统计,这个市场的总规模实际跟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差不多,中国电影票房今年是500亿左右,整个演出市场的规模也在这个量级。整个演出产业并不小,但是非常分散,具体分散到话剧、音乐剧、演唱会到底每一个有多大呢?这个统计是相对模糊的,我们就把整个演出产业看为我们的市场,一个500亿的市场。演艺产业成长速度很快,但是到一个峰值以后,还有什么增长空间呢?我觉得大家都看得到,比较有限。但从喜剧内容的需求来讲,这个产业到底有多大?对于优质喜剧内容的需求是无限大的。喜剧内容的传播不只是通过剧场,可以通过电影屏幕、电视、互联网等所有的传播渠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市场。所以,我们也是以这个概念登录新三板,专注于做喜剧内容,全方位参与电影、电视、互联网喜剧内容的生产和提供。

  目前开心麻花在做的一个开心智慧剧场的系统。比如说某位嘉宾,要在周末庆祝结婚纪念日,他在考虑安排什么活动,正好我就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消息,说开心麻花有一个喜剧叫《乌龙山伯爵》在演,他很感兴趣,发现周末有演出,就在线上定了两张票,收到确认信息以后,他还收到演员阵容、周边交通等一系列信息,还通过第三方定了一辆专车,准备在演出之前接他们,同时预定了一个旋转餐厅准备吃晚饭。到了周末,开心麻花给他发了观影提醒,周六下午他们乘车到旋转餐厅美食一顿,步行就可以到现场,扫码入场后收到开心麻花幕后制定的小礼品成为福利。参加现场即兴互动演出的时候,他的太太还得了一个小奖品,即兴互动也是我们的一个原创。演出结束后,他可能觉得这个戏没有那么有趣,但是出于礼貌,还是给演员点了赞,并分享到了朋友圈。从这样一个案例看,这就是我们现在推的演艺“互联网+”的概念。

  作为现在商业舞台剧市场的破冰者,开心麻花正在朝着集演艺、影视、数字娱乐、艺人为一体的综合喜剧内容提供商前进。我要感谢观众通过买票来支持我们的正版演出和电影。文化企业尤其是内容企业,生命力一定来自于创新,保守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演讲结束后,张晨接受媒体专访,回顾了开心麻花从创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以下为谈谈实录(Q代表记者,A代表张晨)

  Q:咱们开心麻花现在成为北京的一个文化名片了,我们也是很关注城市文化名片这块,我想问您三个问题,一个咱们在最早做开心麻花之前,您的初衷是怎么样的,有没有想过会发展成现在这个规模?

  A:没有,完全没有。干这个事其实是因为喜欢才干的,和你后面想说它能变成一个什么规模,尤其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规模,其实真的没想那么多,在早期的时候,一票对戏剧,尤其是对喜剧表达艺术热爱的一帮哥们儿一起,大家因为热爱在一块儿,凑到一块儿干的这个事,不是想要做一个什么企业,做一个什么规模,没有。

  Q:咱们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几个重要的节点?比如在做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或者转型,想什么办法去突破?

  A:大的来说有三个节点:

  一、开始的时候做什么经验也没有,就很尴尬,也赔钱,两个方面的原因吧。一是市场不成功,另外内容层面也有很大争议。但是年轻人很喜欢,因为我们新。从传统观点看,就对我们这个东西有点不认同了,所以第一年我们就面临着是不是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块儿创业时有三个人,后来有人离开了,这是一个节点。

  二、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们当时也在考虑升级转型,往哪儿去,我们内部有一些争论,当然我们当时的决定,走到现在看还是对的,这奠定了我们从一个纯戏剧生产到一个内容公司。

  Q:那时候没有开始大剧场吗?

  A: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从2003年开始做,就是大剧场话剧,从来没做过小剧场。我们是反着的,很多北京小剧场的剧团是做小剧场,然后进大剧场,我们一开始就做大剧场,这也是一个阴差阳错。后来陆续有一些小剧场的作品出来,但是到现在也不是为主的,我们还是大剧场为主,所以这是第二个时间点,2008年前后,关于我们是不是从一个纯戏剧公司变成一个喜剧内容公司的争论,现在也不再存在争论了,目前看是对的。

  Q:戏剧转到喜剧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A:产业升级,但是需要探索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就是探索中。

  Q:电影算一个转型?

  A:是一个结果,我们从2009年开始酝酿这件事了,包括2008年。我们不止酝酿电影,还做了网剧,做一些电视层面的尝试,电视栏目、电视节目,所以整个到现在是结果,大家看到的已经是结果了。

  Q:《夏洛特》是因为已经在剧场获得成功,心里有底才去拍的?

  A:我们剧场版2012年开始演了。拍电影还是没底。话剧转电影这种事,失败案例多了去了,很多话剧都是转电影非常失败的。

  Q:当时什么态度做这个电影,有没有考虑过万一搞不成,或者没搞好,有没有预想这种结果去做这个电影?

  A:肯定想过。搞得好要搞,搞不好也要接着搞。

  Q:还是要坚持这个方向,这也是转型的一个突破口。

  A:没错。

  Q:马上又要上映电影了,现在电影产业在公司整个业务大概是什么样的层次?

  A:我们三个主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分别是演出,影视(电影和电视),还有艺人经济,艺人这块特别特殊,因为我们签的艺人非常多,所以这块三块业务,三分之一的业务。

  Q:主要是话剧演员培训,还是电影这块的演员培训?

  A:我们演员是全方位的,能演话剧,也能演影视,是综艺的艺人。

  Q:对于以后发展这块,开心麻花有什么长远打算?

  A:我刚才讲,我们坚持做喜剧内容产业,坚持做这个事情。就做这一件事情。

  Q:非常感谢您。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