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文化思考 > 正文
请别过度消费爱情  作品应传递时代精神和文化担当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6-5-9    www.citure.net  来源:光明日报    收藏本页

原标题:请别过度消费爱情

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业界又掀起一阵对青春题材影视剧创作问题的热烈讨论。随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等电影获得舆论关注和票房佳绩,中国影视剧市场刮起一股青春创作风潮,并蔓延至网络剧领域。各大网络制播平台烹饪出一个个青春大片,捕捉年轻网民的眼球。然而,一些青春题材网络剧表面上以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故事为内容,实则远离真实的校园生活。一些创作者用大尺度的情节、重口味的台词和性格极端的人物形象制造卖点,甚至用色情、暴力营造刺激、挑战底线,贩卖“荷尔蒙”经济,这一现象亟需业界的关注。

近年来,大量青春片蜂拥而至,凭借高颜值、热门IP吸引观众注意。然而,这些影片大多是批量化、流水线生产方式下的产品,缺乏扎实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只得用堕胎、车祸、出轨等出位情节和高颜值、高话题性来掩盖内容的空虚。在众多同质化作品狂轰滥炸之下,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这一点从部分青春片遭遇票房“滑铁卢”的现象可见一斑。在这种背景下,形式相对轻巧、选材更加广泛的青春网络剧非但没有意识到青春片创作的问题,对这一不良创作趋势及时加以匡正,反而顺着这个所谓的市场化思路走得更远。一些青春题材网络剧利用网民的猎奇心理,放大少数有争议学生和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以都市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网络剧《老师,晚上好》,讲述了女学生、男班主任和女老师之间的三角师生恋故事。该剧剧名公开挑战公序良俗,剧中不但赤裸裸地展示学生逛夜店、传播明星不雅视频、厕所闹鬼、考试作弊等败坏校园风气的情节,而且过度呈现高中生的奢侈生活,比如愚人节整蛊可以扔一部手机,送礼物不是名牌包就是电吉他。以大学宿舍四个男生之间的兄弟情义为主要展示内容的网络剧《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是问题多多。该剧为了展现大学校园里所谓的现实状况,把学校老师塑造成营私舞弊、虚伪势利,甚至还会贪污召妓的反面人物;为了展现少年们的青春热血,将打架斗殴当成伸张正义的方式;为了表现所谓的励志主题,设置了几个主人公在酒吧里举办各种单身派对的情节;为了表现兄弟之间的患难与共,更是发明了用方言版绕口令骂街的方式来作弊的新奇桥段。此外,还有早期的段子剧《学校里的疯子》采用夸张恶搞的手法嘲讽校园里的丑恶现象,《白衣校花与大长腿》着重表现数位“高富帅”与“灰姑娘”的雷人爱情……在这些作品里,充斥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网红”脸。他们顾影自怜、假装忧伤,在稚嫩的年纪模仿着成人恋爱的话语体系,用精致的校服搭配畸形的爱情,展现着创作者主观臆想出来的校园生活和青春模样。这些看似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躁动表面上绚烂多姿,实际上思想贫瘠,又内容扭曲,远离真实的校园生活,更与当下年轻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相去甚远,只能制造出各种虚幻空洞的影像泡沫,在短期内吸引大量点击率和关注度,而缺少艺术作品本应具有的那种能够长期发酵的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人们不禁要问,在过度消费了校园爱情的“红利”,消费了一张张颜值爆表的偶像脸,消费了网民们对物欲生活的好奇心,消费了传统影视剧鲜有踏足的“边缘”内容之后,青春题材网络剧将何去何从?

青春题材网络剧的主要受众群体是90后、00后等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相对于老师、家长的说教,影像化的表达可能对他们的思想引导作用更大。而与其他题材类别的影视作品相比,青春题材网络剧凭借其便捷随性的传播方式和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文化特点,更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如果制片方和创作者只看到短期的商业利益,不重视内容创新和思想挖掘,忽视“寓教于乐”的艺术使命,把励志进取的文化使命丢到一边,而过度地展示非正常的未成年人性关系、拜金主义或人性阴暗面,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容易把青春题材网络剧创作引入“宣泄欲望”的死胡同,还对已建立起审美互信的青春题材影视剧创作造成负面影响。

任何一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青春经历,演奏出一首首风格独具的青春舞曲。其中有初恋情愫,也有刻苦学习,有迷茫无助,也有叛逆不羁,但无论青春的曲调如何变奏,都离不开励志昂扬的主旋律。在当下网络视频领域投机浮躁心态盛行的背景下,要扭转青春题材网络剧制作粗糙、竞争无序的不良趋势,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更需要从业者提高自觉自律意识。广大创作者应该沉下心打磨剧本,以青春励志为出发点,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为依归,还原向往美好、拼搏进取的青春生活和校园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青春剧目“积极向上”的艺术本色。唯有如此,作品才能传递出应有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担当。

(作者为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节目部副主任龚禹霖)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