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文化思考 > 正文
乡土的解读 文化的诠释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6-3-2    www.citure.net  来源:光明网    收藏本页
      

  文化,在今天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提及而成为一个热词。当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文化的路径,来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片热土的时候,研究和普及贵阳文化的作品也相继出现。由贵阳市社科联和市社科院组织编写的《文化贵阳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地摆到了读者面前。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当我仔细地翻阅这套已经出版了5本的丛书的时候,曾不止一次地叩问自己,我真的能说是很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了吗?

  的确,仅就一般而言,我们这些在贵阳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对贵阳的山和水、人文和风情、历史和现实等等,也大致能讲得出个幺二三。但若认真地追问下去,许多事又往往模棱两可。何况,还真有很多的事自己也不知道,更未去深究。细细想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丛书》恰好弥补了我们的这个短板。

  文化是一个极为广博的概念。多年来,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学者,都以各自的学科为基点对文化的概念作出诠释,这一现象也使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愈加广泛而深入。于是,我们看到《丛书》的编写者不仅从历史、民族、政治、艺术等方面解读贵阳的古往今来,也从民风民俗、自然地理等角度,阐述贵阳的沧海桑田,从而使得我们可以从更开阔的角度来认识贵阳文化。

  《大自然的天工》从神秘的北纬26度切入,分析了贵阳由此而来的“爽”和喀斯特地貌的美,使人对大自然的伟力造就的贵阳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一座城的穿越》将贵阳历史进程中某些典型事、典型人加以串联,用“史话”的方式,让人在“悦读”之中了解了贵阳历史的演变和进程;《镌刻的史诗》以散布于山水沟壑的各种历史遗存为源,探析了镌刻在贵阳历史长河中的那朵朵浪花——楼台寺塔、碑刻摩崖,甚至墓葬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间的记忆》则通过对民风民俗和民族风情的解读,展示了贵阳在乡土文化上的日积月累和厚重沉积,其间的许多内容今天成为城市的文化遗产,实在是理所当然;《耕耘的犁痕》讲述的是贵阳人物,但它有别于以往的“人物志”,而是通过80余位不同时期贵阳人的“肖像”,让人看到贵阳人的坚韧、包容和追求。

  《丛书》中一些内容对很多的读者来说,是颇为新鲜的,如《大自然的天工》中,关于息烽城郊团圆山“疑似陨石坑”的内容。息烽“陨石坑”最早是有人在滑翔飞行中偶然发现的,随着考察的深入,引起了众多专家的重视,引来了一轮轮的深入考察。就在这一带,有关的专家还发现侏罗纪恐龙化石群,发现它的地质构造的异常之处等等。尤其是书中配发的那几张卫星影像图,其所展现出的巨大的天坑的画面,确实让人震撼。这诸多的神秘现象尽管暂无定论,但已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

  再如,我们都知道农历正月初九在民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贵阳周边在那天就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民间的记忆》把这一天贵阳花溪桐木岭的跳场、大寨村的地戏、青岩镇的舞龙、高坡乡的跳洞……放到了一起解读,让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看到民俗的源远流长和内涵的丰厚,顿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些不仅新鲜有趣,更是对我们身边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最鲜活的注释。

  听说《丛书》的写作还在进行,期待它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新知。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