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人物访谈 > 正文
陈哲郎:用文化梦引领两岸文创共同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6-11-2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2016年10月22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在杭州白马湖建国饭店开幕。本届论坛以“设计铸城•创意兴业”为主题,对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以及创意设计助力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间隙,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王青亦副教授对与会嘉宾李祖原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建筑师陈哲郎进行了采访,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记者:

  我听了您的讲演,非常激动,所以我有几个简单的问题,第一您在讲演中提到的应该通过两岸的中国梦,来促进两岸关系的融合和发展,请您再继续阐述一下?

  陈哲郎:

  我阐述的意思就是青年的导演必须要经由共同的梦想,而不是经由产业或者政策的让利,那个是下游的结构,上游的结构是要能提出两岸青年都能共同分享、共同想象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很多两岸人凝结在一起,再把会聚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我们现在在做两岸交流的时候,大部分的是学术交流,或者是所谓的政策上的让利,创业、创客、文创设计等等,这个都是在于它的专业上的帮助,但是这恰巧不是青年感动的地方。青年需要的是一个梦,年轻人什么都没有,就是要一个梦。这个梦一定是他个人对建构整个未来,有其本身的贡献和价值。像习大大提中国梦,不管是搞健康的、搞养老的、搞农业的、搞文创的,都在这个中国梦里面,两岸青年的那个梦不管是什么,这个梦到底凭什么?其实非常简单的,就是打造一个新的价值观。这就是未来年轻人——无论他所学的科技、民主、互联网、自媒体——他念念不忘的就是青年热血。结果我们跟台湾青年去融合和接触的时候,就忘了这些事情。以至于把他仅仅当做一个大学生,把他当做文创产业,或者是一个创意媒体,梦想必须要给他。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因为我来自台湾,必须提这样一个思维。否则青年会被台湾政府越导越远。好比有两辆火车,青年可以被引导到台湾新政府的方向,但也可以引导到我们驱动的另一个方向。

  记者:

  现在大陆政府主导一个中国梦,概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国父、蒋介石,一直到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这样的理念和中国梦,你觉得对于台湾青年是没有什么号召力的吗?

  陈哲郎:

  台湾对于中国梦,因为他不知道他在中国梦里面落下的这个产业共建体系里面他可以贡献什么,他不知道。在中国梦里面就是我刚才说的健康中国、文化中国,跟这个美丽中国毫无任何关系。因为台湾的信息不对称,当他来到大陆的时候,他接收到的信息又是让利。文创产业又落到技术上。台湾年轻人本身宏观性的思维跟知识吸收不像大陆人,他认为宏观性的政策性的和媒体宣传的东西是虚假的。他不知道在中国大陆这个是真实的。所以,这里面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相对中国和中国年轻人认为的中国梦是真实的,台湾年轻人认为那个不是真的。除非你很清楚地剖析,产业体系一层层慢慢让他知道。如果大陆和台湾形成一个纽带,形成一个众创共同体,是真实的共同体,是合作伙伴的共同体,而且这个事他一生一世做不完的,这是有价值的。

  记者:

  行动和理念上都是共同一致的,就好了。

  陈哲郎:

  但是现在还很少,所以我非常看重这个,尤其是产业界的。可是年轻人正是有理想的,趁他还没有进入社会,不是正循环的产业体系,还保有这个。所以两岸的起点应该在这个平台,先达成一个正循环,才可以去对接大陆提出的中国梦。

  记者:

  我最后再问一个比较专业性的问题,我们院也做一些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的工作,想请教一下陈先生,您在大陆从事园区规划、城市设计当中,比如从政府上面、开发商上面,他们自己在理念上、行为上、运营上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陈哲郎:

  最大的问题就是价值的失落。我从事这些规划,我第一个不是说服我的开发商。我无法说服他,我是在某一个机会里面,大家都在,去说服领导。跟领导讲说整个事情不是圈地跑马也不是城市开发的问题,是一个价值问题。所以你必须要先把价值体系建构起来。因为大陆每一个领导都是知识分子,当你点醒他的时候,他马上跳到价值上,会驱动所有的团队形成一个正循环。所以我充分利用大陆的一种政治结构,在讨论规划的时候,领导就坐中间。在台湾不是,领导就上厕所的。我们大陆领导是坐中间,规划局在旁边,所以要唤起领导的价值观。

  记者:

  所以您觉得应该是用你的理念去唤醒大陆领导的知识分子情怀,用这种情怀去规约开发商的建设。这永远是一个个体化行为,没有形成机制。如果领导跟你产生共鸣可以约束他,如果没有怎么产生约束呢?

  陈哲郎:

  所有的正循环都是因为人。没有办法产生正循环,就不是能共事的人。他的价值观和思维是错误的,或者是完全没有办法实现的。所以正循环里面,就是我最后总结的六个字,在中国做事,文化决定政治,政治决定经济。

  记者:

  讲得非常精彩,谢谢。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