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文化思考 > 正文
李谷一:这是中国舞台 为什么不用中文唱歌?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6-11-1      来源:网络    收藏本页

  毫无疑问,我们社会中崇洋媚外的风气,现在依然很盛,各个阶层都有。

  在最近的一档央视综艺《叮咯咙咚呛》上,某歌手和非文化物质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 这是一个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说白了,就是唱中国传统音乐。她一开嗓子竟是法语演唱。

  不过,评委李谷一老师却对她的法语演绎提出质疑: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你用外语唱?!

  李老师说,“音乐无国界,当年,我在法国也开过独唱音乐会,唱的还是中文!”

  李谷一老师还用意大利语的西洋歌剧举例:包括几个男高音世界歌唱家帕瓦罗蒂,他们来我们中国演出的时候,都用他们国家的语言,中国老百姓为什么那么懂得?他需要翻译吗,不需要。你如果唱中文,也不需要翻译,也会受欢迎的。

  音乐无国界。通过旋律感觉,人家能认识你,能知道你唱的什么东西。所以你现在的渔鼓道情也不是原汁原味的,也不是原调唱的,我希望你下次唱的时候唱出真真正正原汁原味的渔鼓道情,它的旋律它的歌词,你用中文唱出来。这是我对你的一个希望。

  李谷一老师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祖师爷。她是改革开放之后 第一个(1979年)用气声唱法(流行音乐唱法)的歌唱家。对于这件事,我认为她说得非常好,也非常对。要是尚雯婕在湖南卫视那些哈韩哈日的娱乐节目唱,没人管你,但在这个弘扬中华文化的舞台上,洋人的一切都得靠边!

  作为见过世界级大世面的人,李谷一老师深深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文化上一味全盘西化是一种极端奴性表现!

  这让人不由的想起了今年初,在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上,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高台花鼓。 本来是赢得现场一片叫好、鼓掌声的节目,但几个嘴上无毛、缺乏传统文化洗礼的评审的青年团成员们,给这一传统节目挑各种问题:没有创新、登不上世界舞台...

  台下的陈道明老师听到这些,立马暴起发飙,狠狠地训斥了这几个不识传统文化的年轻人!

  现在的流行文化其特点就是在突出自我。特别是近三十多年来,崇洋媚外,忘记自己的祖宗,忘记中国的传统进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太多了。不管是美国漫威的电影还是日韩的偶像组合,都对我们大多数年轻产生了影响。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泡酒吧咖啡吧喜欢喝甜饮喝奶茶,又有多少年轻人喜欢喝茶的?又有多少年轻人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他们会意去了解吗?他们喜欢吗?

  几年前北京有好多古琴培训机构,现在一个一个都消失了。

  几年前淘宝上有一堆汉服店,现在没几家了。

  现在也没人谈论百家讲坛了,都是讨论什么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

  传统的东西在渐渐的被抛弃,国人在逐渐的接受西方文化

  比如中山装和唐装很少人穿,西装占据了主流

  比如传统节日氛围渐渐淡化,增加了圣诞节,平安夜等

  比如孩子们不再接受包子油条豆腐脑,而是对肯德基,麦当劳情有独钟。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远不如我们的邻居

  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不就是因为我们自己不重视。

  而我们的邻居日本,他们的樱花文化从未消失,和服是他们最重要的盛装礼服。

  你要是去东南亚旅游,你会发现哪里的华人保持了很多良好的中华传统,完全没有创新,就是传承!

  反观我们呢?春节都被我们过的索然无味,反倒是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日过的丰富多彩。

  当传统文化的流失就这么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是这么心寒。

  这时候,一些精神和文化上的澌灭者们,又要为文化侵略者辩护了,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包容。说这种话的人,是极其无知的。 中国人强调了几千年的华夷之辨,华夷之防,什么时候对腥膻蛮夷文化的藏污纳垢,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了?中国文化,他的核心不是藏污纳垢,而是自我尊贵的排他性。

  华夷之辨,就是文化主权的一种排他性。只是后来,一些不肖子孙,丧失了这种主权,更有甚者,面对蛮夷们腥膻文化的侵略,干脆屁股一撅,做起了文化婊子。美其名曰,包容。

  当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的时候,这个国家就渐渐的失去了独立人格。在发展中也慢慢消失了其传统文化,其民族也没有其特征了。我们该为传统文化保留一席之地。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不能让中国的未来,穷的只剩下钱......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