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专题 > 城市家居 > 正文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次仁一家的幸福生活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5-9-9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次仁感慨换作以前哪能有这么好的生活,指着自家去年新装修的房子。从苦日子一路走过来的讲述着过去的事情,现在能住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房里,能拿到退休工资,享着清闲自在晚年生活,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做为与新西藏同龄的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深刻体会,感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西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落后走向文明的过程。今年是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祝福西藏的明天更美好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次仁感言。

  记者前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一居民家中采访,近日。一进院子大门,300多平方米的藏式小楼顿入眼帘,院子里各式各样的花草让人眼前一亮,房间内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房屋的主人—65岁的次仁和他老伴正在院子里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小孙女则在宽大的液晶电视前看动画片,祖孙三人在阳光棚里其乐融融。

  次仁热情地打着招呼:请进!请坐!次仁家宽敞的客厅里,见到记者。记者品着女主人端来的酥油茶,静静地与他分享那过去的岁月和家人的故事。次仁今年65岁,一名退休职工,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在外地工作,两个孩子都在单位里上班,一个月都有近5000元的收入。现在和老伴跟着小女儿一起生活,儿子也会经常带着家人来看两位老人。


  次仁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谈起以前的生活状况。农场里当粮食搬运工,和老伴借住在十多平米的土坯房里。那时候生活很艰辛,有了孩子后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了一个月靠仅有的几十元工资养活一家人,老伴因为身体不好干不了工作,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当时他一个月工资只有28元钱,记得那时候如果谁家里拥有“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就说明这一家生活非常的富裕”次仁说。所以要省吃俭用。这些年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现在生活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时尚、住讲究宽敞,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空调、彩电、冰箱、汽车、微波炉、太阳能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回首往事次仁和老伴百感交集。


  一九七几年那会最好的运输工具是马车,次仁回忆说。那时候市区很多单位的农场在聂日雄,经常要赶着马车往返于市区和聂日雄之间,来回一趟需要4个多小时,而且当时都是土路非常难走,特别是一到下雨天更麻烦,出行条件很不好,那时除了工作场所许多地方都没去过。如今,国家和内地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城市、农村的道路宽阔笔直,而且很多家庭都拥有私家车,现在只要儿女们一有空一家人就开着车到处去旅游,非常惬意。尤其是拉日铁路开通后,拉萨和内地更加的方便了


  次仁感触最深的还是医保政策给他带来的好处。今年年初,说起退休生活。次仁的老伴因生病住院,市人民医院做了个手术,花费将近3万元。后来,医保报销时除几百块钱现金外,住院费全部都报销了家里几乎没用什么钱。说着说着,朴实的次仁双手合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老百姓的餐桌上,以前。除了糌粑就是清茶,吃的最多的蔬菜是萝卜、白菜和土豆,过节过年才能吃到一点攒下来的肉。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变好了市场上应有尽有,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市民吃的花样越来越多。次仁说,孙女这一辈现在连糌粑、白菜、萝卜都看不上眼了每天早上都要给她准备面包牛奶什么的过去听都没听过的泰米、珍珠米,也成了家里常备的物品。下班回家的女儿央金在一边补充道:赶上了好时光,想买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