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上海艺术家杨烨炘送“出轨·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城市展示 > 正文
佛山: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5-5-21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本页

佛山市图书馆新馆已建成开放,上万市民参与活动

谭志红 陈颖 平玉娜

广东省佛山市是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制造业强市。近年来,佛山市以文化促进城市升级、升值,逐步突破“小文化”束缚,走向“大文化”的格局。从文化名城到文化强市,再到文化导向型城市,文化不断引领着城市发展。

今年是佛山市实施“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目前,佛山正积极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努力探索制造业城市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路径,以此作为促进城市升值、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并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创新实践敢为人先,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有着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商埠”。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城市升级到城市升值,文化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佛山发挥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不断创新实践,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佛山市图书馆在全国创下了两个之最:1995年,该馆创办了“南风讲坛”公益讲座活动,成为全国最早举办公益讲座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20年来,共举办讲座2000余场,服务人群100余万人次,2014年11月被评为“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011年10月,佛山市联合图书馆28家成员馆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二代身份证免押金借阅服务,让读者零门槛享受阅读乐趣。时至今日,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已增至64家。

在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一方面,佛山率先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2012年9月成立的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是全国首批文化领域法定机构改革试点,中心实行法人和理事会制度,承接政府的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实现了文化建设的“管办分离”。中心发挥财政拨款的杠杆作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挂牌两年举办活动4560多场,参与人数超200万人次。改革大大激发了机构活力,提升了服务效能。

另一方面,佛山还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文化治理。南海区狮山镇率先成立“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探索 “三个二”模式(即成立两个会——文化发展委员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两个团——群众艺术团、文体社团,两个队——文体辅导队、文体义工队)的社区文化自治之路,盘活社区各类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提升群众综合素质。

正因为敢饮“头啖汤”,敢于先行先试,佛山的文化建设屡创佳绩。2014年,南海区、顺德区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评检查,南海区、顺德区、禅城区石湾街道、南海区大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南海区文体旅游局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顺德区荣获“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标兵单位”称号。在去年底公布的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名单中,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获得了示范区创建资格,在全省8个创建单位中占了3席。

当前,佛山市正在努力推进城市升值,公共文化服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下一步,佛山市将以争创全国和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以打造“城乡十分钟文化圈”为抓手,重点实施“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文化力量再造、数字文化服务、历史文化兴盛、书香佛山全民阅读、新市民文化暖心、特色文化片区打造、文艺精品锻造九大工程,力争在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助力城市建设提升、文化塑造传播城市形象方面形成突破。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充足,文艺活动进入新常态

佛山是一座让梦想开花的活力之城。近年来,佛山市文化部门始终将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放在首位,将改善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作为目标,以市民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广泛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惠民活动,形成了供给充足、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佛山市民的文化生活有些“任性”。市民想参加什么文化活动,可以通过“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点单”,也可以“私人订制”。佛山市图书馆推出了“读者自主采购借阅服务”,读者在指定区域看中了哪本新书,交给图书馆做临时入藏登记后便可借走。佛山市文化馆开展了“阵地预约服务”,市民可预约使用文化馆的场地,2011年至2014年场馆共使用2688场次。去年7月,粤剧折子戏艺术展演也实现了“私人订制”,只要观众人数达到110人,就可以自主安排折子戏。佛山市民可以“私人订制”艺术家,从“菜单”中自主选择艺术家进行面对面沟通;还可以“电召诗人”,只要一个电话,就能邀约一位诗人上门交流。

一年四季,佛山的文化活动常办常新。舞台艺术展演、公益讲座展览进基层、私伙局大赛、粤曲传唱等活动绚丽多彩,给市民送去了“文化红利”。2014年,佛山市文化馆共举办“梦想舞台”活动200余场,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开心广场·百姓舞台”公益流动演出、流动画展等活动走进了佛山的大街小巷;少儿语言艺术培训班、戏剧创编沙龙、戏剧表演基本功训练班等活动层出不穷,各类培训时长累计超过500小时。佛山市图书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南风讲坛、南风学堂、蜂蜂故事会等公益文化活动深受欢迎。各区也举办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禅城区每年举办“中国(禅城)岭南年俗欢乐节”,每届参与的人数超过了150万人次。南海区的“珠三角休闲欢乐节”“乐活南海·灯湖周末”“社区文化节”等品牌深入民心。顺德区“顺德之春”、高明区“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三水区“三水三好”等活动长盛不衰。

佛山有下里巴人,更有阳春白雪。2012年起,佛山市倾力打造“魅力佛山·四季情韵”艺术惠民工程品牌,2012年至2014年,共举办高雅艺术展演113场,每场演出的政府补贴半价票占两成以上,推动高雅艺术市场不断升温。同时,还推出了“周末大戏台”粤剧折子戏艺术展演、高雅艺术展演、园区行和“创艺时光”艺术品鉴等系列子活动项目。2015年起,该惠民工程更升级为“佛山韵律·和风鸣畅”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将市区镇街各级惠民文化活动纳入其中,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强,受益面不断扩大。

在佛山,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产业工人,都能平等享受文化福利。近年来,佛山市文化部门举办了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营造了大爱佛山的氛围。其中,从2009年起,佛山市文广新局连续举办了6届“寻梦佛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夏令营活动,2014年更名为“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先后共有7500多名异地务工子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文化大礼包,用文化的力量向异地务工人员和本地低保家庭传递城市的温情。2013年3月,该项目被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10月获得文化部项目类群星奖。今年,夏令营将继续举办。

佛山市还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文脉的传承助力文化建设,历史底蕴深厚、岭南特色浓郁的文化遗产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依托本土文化元素,佛山推陈出新,举办了春节祈福、春祭、三月三北帝诞庙会、孔子诞、秋祭、乡饮酒礼、秋色等民俗节庆活动。每逢此时,佛山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其中,2014年秋色欢乐节吸引了超过70万人次参加。

重点设施时尚现代,基础设施覆盖城乡

在佛山新城华康大道上,一个巨大的“品”字形建筑分外醒目,这就是佛山市图书馆新馆。2014年12月,投资5.46亿元的佛山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地级市中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它不仅为佛山市民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也是佛山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代表作。

近年来,佛山坚持把建设文化名城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有计划地重点建设或改造了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2009年,佛山市启动了文化中心建设,立项总投资达50亿元,包括佛山市图书馆新馆、市文化馆新馆、佛山大剧院等7座公共建筑场馆,内含11个公共设施。

各区也高标准建成了一批县区级文化设施,如顺德区图书馆、顺德区博物馆、南海区博物馆等,均处于同级领先水平,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全市6所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总建筑面积约15.51万平方米;6所区级以上文化馆均为国家一级馆,总建筑面积约7.34万平方米,佛山市文化馆、南海区文化馆、顺德区文化馆获评“广东省十佳文化馆”。此外,高明区西江新城文化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年内将投入使用。

全市还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目前,佛山市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逾130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800平方米。全市730多个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总面积约71.79万平方米,基本按照“五个有”标准实现了全覆盖;32家镇街文化站总面积约23.43万平方米,其中29家文化站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12家荣获“广东省百佳文化站”称号。禅城张槎、南海大沥、顺德北滘等6家镇街图书馆被评为“广东省乡镇公共图书馆一级图书馆”,南海桂城图书馆获评二级图书馆。禅城、南海、顺德区还在“五个有”的基础上,高标准开展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城乡十分钟文化圈”。

这些文化设施不仅为佛山市民提供了舒适的文化场所,也引领着佛山的文化生活潮流和风尚。以佛山市图书馆新馆为例,该馆建成开放以来,每天进馆读者数千人次,平时高峰期超过1.2万人次,顶峰时为2万人次,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民间力量唱起文化大戏,政企携手谱出文化新篇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佛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佛山公共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建设大潮中,民间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趋高涨。在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民间力量唱起了文化的大戏,掀开了政企携手共建文化名城的新篇章。

投资参与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除了企业和工业园区修建的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文化设施外,目前,全市由社会力量创办的各类民营博物馆、艺术馆达60余家,蒙娜丽莎陶瓷、石湾酒厂、慧聪家电城、依黛丽内衣、海天味业等众多制造企业建起了产业博物馆。如位于石湾酒厂里的岭南酒文化博物馆投资4000万元,耗时4年打造,是广东目前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主要展示岭南酒文化、传统酿造技艺和相关见证的实物。玄憬龙博物馆是一个以展示石头文化为主的博物馆,兼有传统家具、古陶瓷字画等。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文化艺术馆免费对社会开放,6年来已有10多万人次参观。

社会力量还积极参与到高雅艺术展演中。以“魅力佛山·四季情韵”艺术惠民工程为例,包括中国移动、南方电网、建设银行、集成金融等在内的多家500强公司及本地民企都曾参与其中,或出资补贴,或购买门票,或冠名赞助,引进和支持了大量的高雅艺术演出及群众文艺活动。2014年,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与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签订协议,就文化艺术惠民项目进行合作。该公司不仅利用自有资源和渠道对活动及演出进行宣传,还筹集了部分资金支持“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此次签约,是近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一大盛事。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2005年,佛山市组建了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随后,又出台了管理办法,对全市文化志愿者组织机构、招募方式等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同时,结合“广东文化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对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名称、标识及志愿者的证件、注册登记、管理系统进行了规范。目前,已有21支队伍在系统平台注册。2014年底,全市文化志愿者总数为6683人。在“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中,文化志愿者参与了营员招收、活动组织、授课讲解、后勤辅助等环节,成为活动的骨干力量。佛山市图书馆从2012年开始策划实施的“阅读温暖”视障读者关爱项目,已举办了近百场次活动,有11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了2280余人次的视障读者。又如南海区文化馆举办的“粤剧进校园”活动,有1000多名学生直接受益。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