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两会观点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赵满堂表示:甘肃"联村联户"经验应大力推广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5-3-10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网    收藏本页
      

  (记者 魏婧)9日,全国人大代表、盛达集团董事长赵满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甘肃“联村联户”行动开展三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全省有10个县区整体脱贫,减少贫困村3874个,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把甘肃“双联行动”推广出去,大力宣传,让全国未脱贫省市的有关领导和干部走进甘肃、实地观摩、考察,挖掘“双联行动”的经验。

  据了解,2012年2月,甘肃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对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赵满堂表示,“联村联户”行动开展三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突出务实和创新两大要求,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转作风、炼干部,抓基层、强基础,办实事、解难题,明确提出落实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着力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三大工程”。据统计,全省有10个县区整体脱贫,减少贫困村3874个,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全省各双联单位三年累计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投入资金分别为301.79亿元、10.01亿元、42.53亿元;三年在学校、医院(诊疗所)、文化体育设施、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上投入资金分别为92.84亿元、65.69亿元、18.57亿元、18.63亿元;三年培训农民334.44万人次。

  尤其是在破解制约农村发展难题方面,甘肃探索建立贫困农民贷款担保、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中和农信贷款、农耕文明贷款、牛羊蔬菜产业贷款、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建房贷款、农民资金互助社、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为一体的贫困地区农村融资贷款担保的金融保障体系,三年累计发放富民产业培育贷款1016.24亿元,其中双联惠农贷款152.92亿元,有效破解了制约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为解决全国农村发展面临金融服务不足这一普遍性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国实施扶贫开发20多年来,成效显著。但由于历史原因,截止2014年,全国农村仍有近1亿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仍严重滞后,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

  在此背景下,赵满堂表示,甘肃省在扶贫致富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显得十分可贵。“联村联户”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实现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助推扶贫的强大合力;二是推动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超常规改善;三是促进了贫困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四是有效破解了贫困地区发展融资难题;五是强化了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工作;六是维护和发展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好局面;七是开辟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新途径。

  赵满堂告诉记者,推广成功经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典型的示范效应。因此,他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高度重视,甘肃“双联行动”的经验既是甘肃省委创新实践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国广大贫困地区加快扶贫开发、发展经济的样本,应该尽快把甘肃“双联行动”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以文件形式下发,大力宣传,狠抓落实,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和实践“甘肃经验”的热潮;

  二是要让全国未脱贫省市的有关领导和干部走进甘肃、了解甘肃,特别是扶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的西部省份,要深入甘肃已经取得实效的县乡村,实地观摩、考察、调研、取经,进一步挖掘“双联行动”的深刻内涵,携手进步;

  三是甘肃省各级领导和干部,要毫不保留地把成功经验传授给兄弟省市,全国未脱贫的省市可邀请在甘肃“双联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受益巨大的群众,现身说法,宣讲成绩和经验,指导当地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把“双联行动”作为全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向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