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城市创意 > 正文
提升创新能力 重庆南岸发展的“智慧路径”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5-2-2    www.citure.net  来源:重庆日报    收藏本页
  新常态下,经济可持续增长更依赖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的过程中,南岸区始终坚持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以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以创新推动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智慧发展路径。

  协同创新

  政产学研抱团促发展

  1月26日下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会议室。在南岸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2015年工作会上,由重庆声光电公司、中移物联网公司、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所作的集成电路、物联网平台技术、穿戴设备专题演讲,让数十家参会企业“跃跃欲试”——对这些企业而言,他们听到的不仅是单纯的技术演讲,而是实实在在的商机——龙头企业引领的协同发展,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在这些项目中“分得一杯羹”。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经过1年的摸索实践,“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这一创新平台,已经成为大企业发力、小企业借力,推动科技成果形成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2013年12月26日,南岸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挂牌成立。针对区域内存在的科研与生产脱节、研发针对性不强、研发风险高等问题,南岸区委、区政府开全市先河,创新设立了这样一个政、产、学、研抱团发展的联盟。

  2014年,联盟下设的电子信息产业分会率先成立,包括手机、物联网、车联网3个子分会。截至今年1月,已有60余家在南岸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入其中。仅是车联网子分会,参与的企业就有40家,去年实现产值达30亿元。

  “不能让科技成果锁在保险柜里睡大觉。”南岸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成立,就是要着力推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为南岸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服务。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服务平台上,政府已经退到了幕后,企业真正唱起了主角,而众多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已经与南岸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该负责人介绍,仅在去年,联盟就完成了7个协同创新孵化项目。这其中,有的是有产品,但是没有渠道;有的是有渠道,但是缺技术;还有的是本身有资金有技术,却想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类似这些困惑,企业都通过联盟协同实现了合作共赢。

  以和航安全项目为例。和航公司研发了自己的终端产品,但市场营销并不是他们的强项。于是,通过协同创新联盟,和航与中移物联网公司联手,由中移通过自己的营销渠道,开拓市场——前者的技术、后者的推广。预计今年年中,这一集合楼宇安防、消防、水电控制系统的成套产品将正式推向市场。

  促进政、产、学、研和市场、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打破产业、企业的创新壁垒——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探索,无疑正是“创新南岸”呈现出的生动实践。

  要素创新

  资源整合激活生产力

  “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事实上,解读南岸区的定位,其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义就已经不言自明。

  贯彻落实市委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南岸区紧扣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定位,提出优化“三区两带”发展布局,突出产业重点,推动产城融合,致力打造重庆高端产业集聚区、智慧城市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建设成为“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所谓建设宜居创新区,就是要大力推动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协同创新,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

  创新如何体现?南岸区的产业发展,就是一张极具说服力的路线图。

  1月4日,我市首个以低碳环保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主的“智慧之家示范基地”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这栋坐落于南岸区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的两层楼建筑,所有的电器设施都由互联网、手机终端或电脑终端连接,可以按喜好随意设定。当你离开家,只需选择离家模式,窗帘、灯光、电视等设备均会自动关上;当你上班时,打开智能手机,就能通过远程控制看到孩子在家的状况……

  而这样的“智能家庭”,背后投射的却是南岸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鸿篇巨制”——

  去年7月29日,重庆市特色产业(手机)基地正式落户南岸。同一天挂牌的还有位于南岸的重庆车联网科技产业园。“这是对南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在重庆,提到电子信息产业,人们可能更多地会想到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南岸坚持错位发展,走个性化道路,将以手机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本身就是一种思路上的大胆突破。

  抓住产业基础、人才优势,南岸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之路,类似成立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这样的创新举措同样无处不在。

  在行政资源方面,南岸区从各部门抽调懂技术、擅管理的专业人士,专门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在资金方面,出台专项政策,并将此前零散的各项产业补助资金打捆,整合出一支高达5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基金。同时,南岸区大力发展小贷、融资担保公司、要素交易市场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型金融,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产业经济提供支持。

  在技术资源方面,在既有的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基础上,南岸区成功引进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使重庆成为继北京、深圳之后第三个拥有国家级通信产品检测认证权威机构的城市。此后,南岸又引进赛迪研究院西部分院等机构,搭建起“四高校三基地两公司两分院”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支撑格局。

  在人力资源方面,南岸区专门制定了“人才课题交流服务机制”和电子商务人才服务配套政策,每年引进各类人才2000名,对创业者最高奖励20万元。对于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区财政每人给予2年10万元的科研经费。

  在消费市场的资源配置上,引进了深圳市华强北在线商务、北京中关村电子市场内的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出重庆亿象城国际时尚数码商城。这条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数码主题商业街区,汇聚了电脑数码、手机通讯、摄影摄像等12大业态,不仅为南岸区的商贸流通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实现了以消费促进生产,让南岸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做大做强……

  “各路要素资源汇聚,不仅能将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运营成本降至最低,还能形成以消费引领研发、以研发带动生产、以生产激活市场的良性循环。”南岸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这样描述创新驱动下的南岸电子信息产业生态。

  服务创新

  三大体系打造软环境

  协同创新的发展氛围,本身就能生发出巨大的聚合力和竞争力。2014年,深圳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联系到南岸区,并正在南岸区筹建总部基地。

  这家在汽车远程诊断、监测领域有着领军地位的企业,正是冲着南岸区车联网的后发优势以及这里浓厚的创新氛围而来。

  “对企业而言,往往看重的并不是税费的优惠,而是发展环境。”在南岸区相关负责人看来,人无我有的服务意识、人有我优的发展环境,体现的也是一种创新。

  据介绍,为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在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南岸区34个部门和社会单位共同参与,创新构建了涵盖政务、财税金融、要素保障等内容的三大服务体系。

  政府服务体系方面,南岸区提升工商登记相关服务水平,全面压缩所有审批环节。整个办理流程从法定的200余个工作日压缩到了10个工作日,若涉及出口退税也不超过26个工作日。其中,税务登记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当天办结。

  针对财税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支持手机供应链公司做大做强推动手机企业做大做强,区金融办出台支持方案,包括由国资公司核实手机企业报关销售金额的真实性后,采取委贷的方式垫付退税款,此举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购置原材料过程中产生的增值税资金周转压力。同时国税部门还在出口退税中安排专门联系人,确保30个工作日内完成出口退税。

  在要素保障服务体系方面,完善了企业用工协助保障机制,从住房、教育、社保、消费、医疗、交通、户籍7个方面,对重点电子信息企业用工给予全力保障。

  三大服务体系切实推动了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南岸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78亿元,同比增长75.1%。创新驱动下的“智慧”产业,正在成为支撑南岸经济腾飞的核心增长极。

  提升群众安全感、参与率、满意度,降低集访重访量

  “三升一降”创新社会治理

  孤寡老人深夜突发脑溢血,昏迷前按下床边的“爱心呼唤器”,街坊邻里闻讯赶来,老人“捡”回一条命;

  放牛村党支部组织村民种植桃花,荒山变成观光旅游园,村民当上了股东,还可以在园里打工挣钱……

  得益于“大事政府办、小事村社办、私事自己办”的“三事分流”自治,南岸区一批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

  所谓“三事分流”,就是将居民问题诉求分类为大事、小事和私事,各级政府解决“大事”;由村居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共同解决“小事”;引导居民群众解决自己的“私事”。

  据悉,截至目前,南岸区已指导130个村、社区探索实行了“三事分流”,逐步形成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大家办”的基层治理工作模式。

  “三事分流”只是南岸区推广居民自治的一个突破口。作为重庆市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试点区,近年来,南岸区以“社区减负”、“三事分流”、“六进楼栋”为抓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了“三升一降”,即全区群众安全感、参与率、满意度不断提升,集访重访量不断下降。

  早在2013年,南岸区委、区政府就明确提出,将创新社会治理作为全区的一大特色工作,并按照“每月检查、每季考核、年终总评”督查强力推进。

  通过优化社区管理机制,南岸区不断完善“网格+网络”、探索散居楼栋物业自治、实行社区安全群防群治,推动了社区网格精细管理,打破了过去“条块分割、多龙治水”。

  在推广居民自治方面,除了实施“三事分流”,还印发了“1+6”指导文件,完善自治制度建设。同时设立了社区基金,用于支持城乡居民自治、城乡社区公益项目和活动开展,以及支持服务类、公益类、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的组建和发展。

  服务群众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搞好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的归宿。为此,南岸区不断推进社区“减负”明责、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协同管理,进而在最大范围内激发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活力,为建成“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凝聚起民心,营造了环境。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