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文化思考 > 正文
城市公共雕塑不在“多”而在“精”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5-1-27    www.citure.net  来源:南方日报    收藏本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莞的一些城市雕塑出现了,有一些城市雕塑消失了,然而出现的城市雕塑未必引人关注,消失的城市雕塑也未必让人惋惜。他们就像一名城市旅行者,来到这里离开这里,或许都没怎么引起市民的注意。

城雕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和精神特质的代言,新加坡的“鱼尾狮”说明一个国家的多样文化特质,珠海“渔女”表现了城市的浪漫气质,深圳“孺子牛”代表了城市的拓荒精神,而东莞有“莞草”雕塑说明城市的历史,但尚未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符号而深入人心。

上两周,本报连续刊发了两期深度报道,关注东莞公共艺术存在现状,特别是寻找现存和消失的城市雕塑,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也引发了城市公共艺术的思考:东莞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呢?

A

一座引发争论的公共艺术作品

有评论认为,市民看不懂“自然混沌”,专家也只能胡乱解读,它就像一个突兀的符号,体现着一个城市诡异与迷惘。一个精密制造为主的城市,天生就要跟混沌对立,要讲究的就应该是精准、精确、精心。

2014年10月28日,一座号称耗资3000万元的公共艺术著作“自然混沌”,在虎门黄河服装广场落地。

资料显示,“自然混沌”高约30米,总重量60吨,采用金属及欧洲圣高邦手艺染色玻璃构成,从构思到完工历时近一年。

这是阿纳·奎兹继访问者(黎巴嫩)、卡米尔(法国)、风系列(上海)、结构混沌(巴西)、陌生人(纽约)以后,又一公共艺术巨著,也是阿纳·奎兹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创造著作中最高的艺术作品。

阿纳·奎兹解读说,该著作是两个运动的人体相遇后,产生的刚柔之美。第一眼看起来是不一样的元素很混乱地歪曲在一起,但假如看得更细心些,这些线条又十分细腻地组合在一起,每一块所特有的方位,是其他元素无法代替的,凝结了运动中的维度。

然而,在舆论场上,这座阿纳·奎兹历时一年打造的“自然混沌”,却不像落地时那么稳重,不少“好事”的网友纷纷模仿大师的灵感,用电线、头发等物品模仿制造了一个个“杰作”,甚至激起了一场公共艺术争论。

有评论认为,市民看不懂“自然混沌”,专家也只能胡乱解读,它就像一个突兀的符号,体现着一个城市诡异与迷惘。其实东莞的城市气质,就不应该是“自然混沌”。一个精密制造为主的城市,天生就要跟混沌对立,要讲究的就应该是精准、精确、精心。

对此,与黄河集团联合打造“自然混沌”的策划机构负责人吴沫解释说,艺术家的目的是引起干扰,对你一成不变的生活引起干扰。对于自然混沌来说,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你可以享受它,也可以批评它,艺术可以忍受不同的声音。但并不是因为你不懂,就说这个东西太差了,你可以研究它,学习它,了解艺术家的背景和艺术家的风格。

她说,可以暂时不明白,但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去学习补充,而不是一上来就吐槽。他们对它的背景有很多投入和宣传,为的也是为东莞提升品牌形象,没有好的公共艺术,城市品位也得不到提升。

B

渐行渐远的城市公共雕塑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很多雕塑,但很难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且知名度很高的雕塑。这仿佛陷入了一个陷阱,城市雕塑距离一个区域的标志符号越来越远了。

在“自然混沌”之前,东莞很少有公共艺术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争论。这意味着,一来作品本身带有一定的争议性,二来市民的公共意识开始崛起,关注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了。

据统计,中国城市雕塑兴起不过一百年的历史,但在全国661个城市,已立起6万多件雕塑,其中81%是近30年来所创作。中国的城市雕塑在产量上近30年是以往300年的总和。如此仓促上马的城市雕塑,质量可想而知。

横沥镇文广中心主任李漪舟平常对城市文化及雕塑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关注。来自文化名省江西的他,在东莞生活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莞许多镇街都建起了自己的雕塑,当时横沥的雕塑是一匹骏马。因为在当年横沥镇领导眼里,热切希望横沥的经济能够“像骏马一样驰骋跃进”。然而,这样一尊雕塑,由于特色不够鲜明,并没有给横沥发展带来多大的凝聚力。

李漪舟说:“一座好的雕塑,必须在融入时代背景的同时,引起市民的广泛共鸣。”

东莞有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9个镇街中,有超过400件形形色色的城市雕塑,平均每个镇街超过20件。然而,雕塑数量多,但缺少精品,甚至已经背离了城市雕塑的设置意义。

以莞城凤凰台雕塑为例,新竖立的凤凰雕塑,虽然是金碧辉煌,充满想象的空间,有一定的气势,不过并没有成为莞城的景观亮点。莞城的优势在于文化,莞城的文化优势在于传承文化的精粹,挖掘文化的亮点。而新的凤凰雕塑,显然只是将凤凰雕刻出来,而没有结合莞城实际,也没有融入莞城的文化特点。这样的凤凰雕塑放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可以的,放在东莞就自然不具备独有的吸引力了。

要将凤凰台重建,将凤凰雕塑重塑,固然不能按部就班,不止是将原有的雕塑再模仿再塑造,而是要增加一些创新元素,而创新的前提,显然是传承原有雕塑的精神灵魂,反映更切合实际、贴近生活的思想。新的凤凰雕塑几乎将原有雕塑进行颠覆式设计,完全将雕塑对象概念化,出现了学院派的设计风格,结果这样的雕塑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城市、融入大众生活。

又如,望牛墩的名字里面有一个“牛”字,这使得望牛墩的标志性雕塑总是与牛牵上一点关系。到现在,望牛墩的牛雕塑已有3尊,但能够代表望牛墩形象的标志性雕塑仍未出现。

望牛墩最早的牛雕塑是一只“低头食草”的牛。这一雕塑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塑,开始设在政府大院之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为低头的牛雕塑形象不能展现出望牛墩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和昂扬的发展斗志,于是这座牛雕塑被“请”到了望牛墩公安分局旁的草坪上。

随后几年,望牛墩镇的会议中,常常出现设立新的牛雕像作为镇标的提议,不过商量来商量去,也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广泛支持的设想。直到2014年正式开园迎客的望牛墩水乡公园中,新的牛雕塑在望牛墩现身。这一次是两只青铜水牛雕塑,被安置在公园中一个水塘中。两只牛雕塑神态安详,其中一只的背上坐着一个牧童。在公园内近8米高的墩台上看下去,这两头牛位于最为显眼的位置,恰好扣住瞭望牛墩镇名的由来。不过,水乡公园中的两头水牛,并非按照望牛墩标志雕塑的思路去设计和制作的。

那么,哪个雕塑可以代表望牛墩呢?至今没有一个有代表性的标志出现。而另一个尴尬之处,望牛墩以牛作为标志,并不能给人深刻印象,因为东莞境内就有以“牛”文化著称的横沥,更遑论望牛墩的标志雕塑形象能盖过深圳的“孺子牛”雕塑了。

事实上,这些镇街雕塑的尴尬处境,也一定程度折射东莞城市雕塑的困境。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很多雕塑,但很难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且知名度很高的雕塑。这仿佛陷入了一个陷阱,城市雕塑距离一个区域的标志符号越来越远了。

C

好的雕塑要融入城市血脉

城市雕塑要创新,融入更多创新元素与创新手法,不过创新要立足本土,要用创新的手法去反映本土文化,而并非是嫁接与东莞无关的作品。公共艺术应该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能够与普通大众产生互动。

那么,东莞需要驻足思考一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雕塑,才能更精确地反映东莞的精神和城市特质呢?

不久前,珠海正在酝酿和研究《珠海“公共艺术之城”战略规划及导则(2014年—2017年)》(下称《导则》)中期成果,珠海初步计划在2017年前,实现整个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飞跃,着力打造“公共艺术之城”,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和城市魅力。

近年来,珠海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公共艺术基础,情侣路沿线,巧妙地布置着街道景观小品、建筑装饰、城市家具等多元化的公共艺术作品,而在有轨电车、公共自行车等交通系统的站台以及绿道上,别具一格的艺术标识引人驻足观看。

然而,与珠海相比,东莞以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相对缺乏规划。

一直关注城市雕塑的莞城图书馆馆长王柏全说:“城市雕塑是具有精神灵魂的作品,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历史、人文景观、社会变迁等。城市需要的雕塑,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想象,脱离实际的作品,我们希望见到反映人文沉淀、风土人情的作品。”

他说,像袁崇焕雕像、虎门折断烟枪等作品,让人过目不忘,是非常出色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东莞历史演变、社会发展,同时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折射与反映,东莞非常需要这类型的作品。

王柏全认为,好的雕塑代表了城市,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像广州五羊石像、珠海渔女雕像等,留给大家非常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些标志性雕塑,就会想到那个城市。东莞的莞香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东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期待塑造更多反映莞香文化的雕塑,将东莞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底蕴表现出来。

他说,城市雕塑要创新,融入更多创新元素与创新手法,不过创新要立足本土,要用创新的手法去反映本土文化,而并非是嫁接与东莞无关的作品。东莞有很多名人,也有著名的雕塑家,不妨考虑塑造一些名人像,让大家缅怀名人,形成氛围。另外可以打造雕塑公园,或为莞籍雕塑家打造雕塑园,聚集名家的优秀作品,或由名家创作有关东莞元素的作品,形成城市雕塑的新亮点。城市雕塑可塑空间很大,关键是如何去引导与发力。

2004年前后,横沥镇文广中心主任李漪舟曾经向上级相关部门提出若干文化发展建议,其中就包括东莞城市雕塑的内容。他认为,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加工制造业发达,外来打工者云集是它重要的标识。那么,东莞的城市雕塑在体现海纳百川,博爱守信的同时,应该体现出对打工群体的人性关怀,东莞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他们中有部分人,几代人都为东莞的发展洒过汗水,令人感动。

李漪舟说,正由于此,东莞的城市雕塑,应该与“外来打工者为这座城市付出”的主题有关,比方说,可以是一组打工者的群体塑像,一旦有了这类雕塑,不但可以慰藉外来打工者漂泊的心;在节假日时,他们也可以在东莞的城市雕塑下面合个影,发给家人和朋友,宣传东莞的城市文化。

李漪舟还认为,东莞各镇应该至少保留一座最原始的加工厂,用来纪念曾经的峥嵘岁月,感恩千千万万为这座城市付出过心血和汗水的打工者。以横沥为例,“牛”可以作为代表横沥的城市雕塑。因为横沥几百年蕴藏的文化遗产,为外界所熟知,“牛墟风情节”已经成为横沥的一个品牌,横沥借助牛雕塑的形象,可以让更多的人前来体验横沥百年牛墟的文化。目前,在横沥文化广场的“牛文化”主题公园,就有关于牛的塑像。

来自瑞士巴塞尔国际知名策展人克劳斯·李特曼曾说,艺术可以改变城市与生活这已经不需要验证,瑞士巴塞尔只是一个只有18万人口的小城市,但是却有56座美术馆,并因为艺术而闻名世界。

他认为,过去人们都认为艺术应该是高高在上,在美术馆、展览馆里的,但是新的公共艺术理念的出现,正在改变这种看法。公共艺术应该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能够与普通大众产生互动,好的公共艺术品不是城市的装饰,而应该是能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审美和素质的艺术品。

■镇区观察

有钱也不能

“任性”建城雕

有钱也不能

“任性”建城雕

不久前,虎门黄河集团大手笔投入3000万元,请来国外大腕阿纳·奎兹创作大型城市雕塑“自由混沌”,引来争议不断。众多网友纷纷模仿雕塑造型,引发城市公共雕塑的功能、效果的激烈讨论。

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雕塑,这些雕塑作品大多契合城市精神,但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雕塑作品却并不多见。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虎门斥巨资打造的“自由混沌”能够引发一番激烈争论,至少没有就这样湮没在茫茫“雕”海中。甚至可以说,“自由混沌”以其猎奇性和话题性,其产生的影响远远胜过其他默默无闻的东莞雕塑。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莞城雕应该重“精”不重“多”,因为只有具有较高价值的城市雕塑才能够成为区域形象代表,才能起到吸引游客,提升形象,带动经济等正面作用。例如新加坡的鱼尾狮,香港的金紫荆花,广州的五羊石像,深圳拓荒牛,珠海的渔女……一座好的雕塑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形象代表和最具辨识性的符号,或者至少引起更多的关注,带来更多的美誉。那些仅仅是因为有钱“任性”一把建起的雕塑,并不是东莞所需要的。

在笔者看来,城市雕塑应是一座城市精气神的载体,具有代表性和较高的辨识度。这就需要这些雕塑的设计要融合本土经济文化元素、反映东莞精神面貌和发展特色。另外,物以稀为贵,若公共雕塑泛滥,其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沦为“鸡肋”,浪费大量的财力和土地空间。

同时,城市雕塑需要重视其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应该是来源于其精神内涵及形态美。举个例子。深圳的“拓荒牛”就很好地把握了对城市精神内涵的提炼。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以“拓荒牛”作为其城市标志就很好地表现它敢为天下先、勇于开拓的精神。

东莞在未来公共雕塑的设计上,也应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今天及未来发展,并且征求市民意见,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城市雕塑的精神内涵,使其与城市融为一体。

对于形态之美,雕塑家应遵从美学知识,使其有美感、有艺术感,避免奇形怪状、花哨低俗的“赝品”出现。

除了艺术感之外,公共雕塑还应避免“违和感”。即便一个雕塑有再丰富的精神内涵,但若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美感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公共雕塑的设计理念应与城市建设的理念一致,雕塑的摆放位置应恰当、适宜,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一个城市的公共雕塑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其是否能代表这个城市的文化意识、创造思维和艺术水平。

卢真伟 杨秋玲

■案例

系统规划建设

6件雕塑作品

系统规划建设

6件雕塑作品

2011年,东莞开始筹划在行政中心广场建设部分雕塑,以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次年上半年,东莞开始对市中心广场首批城市雕塑建设工作进行宣传,并挑选22件备选雕塑作品进行了介绍,供市民进行首轮投票。

市民有投票,也需专家的专业意见。市文广新局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等三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委会根据雕塑作品要有艺术性、有观赏性、有针对性、有实用性、恰当使用、价格合理,以及一个作者只选一件作品的原则,推荐了10件优秀作品供市民进行第二轮投票。

专家建议,摆放在行政中心广场的雕塑数量有限,相对集中摆放较好,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方便市民集中欣赏。

2012年7月20日至8月1日,这些雕塑作品进行了第二轮公示,供市民再次投票和发表评论。截至当年8月1日,共收到投票和评论11662份。随后,专家和雕塑作者到市中心广场进行实地考察,对雕塑作品的选材、尺寸、朝向和安放位置进行了逐一讨论,最终形成了方案。

经过市长办公会的审议,6件雕塑作品初步确定了安置位置,其中5件作品安置在南广场,1件作品安置在会议大厦东侧广场。

按照市民投票数量多少的顺序,这6件作品的第一件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吴军创作的《孕育》,安置在市图书馆西南角的草坪中央;第二件是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创作的《春天的故事》,安置在露天舞台西南侧与人工湖北端草坪交界处。第三件作品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段起来创作的《风生水起》,安置在会议大厦东侧广场内的南峰集团大厦北面;第四件作品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老师洛鹏创作的《钢琴与新娘》,安置在人工湖中央通道西北侧;第五件作品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老师谢立文创作的《扬帆》,安置在人工湖左侧最北端水面中央;第六件作品是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东莞清溪人张松鹤创作的《荔枝女》,安置在雕塑《春天的故事》西侧圆形花圃中央。

如今,市民行走在行政中心广场,能看到作为城市文化溯源的颜色鲜红的“莞草”雕塑,也能看到更有都市味道、风格统一、布局集中且系统规划的上述6件雕塑作品。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