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对话城市 > 正文
"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5-12-24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收藏本页
“十二五”时期,市文化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文化建 设的部署安排,围绕全国文化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和基层实际需求,制定出台“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以“一二三四五” 为发展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树品牌、育人才,加快构建和完善首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指的是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供需对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和参与权,“二”是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和文化民生意识“两个 意识”,“三”是构建完善公共图书、文化活动、公益演出三个配送体系,“四”是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五”是重点实 施“引领工程、提升工程、示范工程、培训工程、保障工程”五项文化工程。

“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五大文化工程,推动首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实施引领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公共文化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文化局牵头,制定“1+3”文件,推进首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3”文件是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制定的贯彻中央 两办意见的地方性文件,是加强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基本遵循。“1”指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 见》,“3”是指《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1”是统领,“3” 是“1”的配套文件和有力支撑。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等区也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1+3”文件的实施意见。

按照“1+3”文件要求,在市委深改组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和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由文化局牵头,19个部门参加,成立联席会议,制定《议事规则》和 《任务分解》,建立协调机制。主要任务是,发挥重要协调作用,强化“四个纳入”的保障,即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 门和本领域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为激发基层文化活力,出精品、出品牌、出人才,推动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市文化局制定了《北京市优秀群众文化项目扶持办法(试行)》,采用以奖代补 的方式,对在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与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创作品、文化团队、品牌文化活动予以扶持,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化艺术 门类。

实施提升工程,加强设施建设,提升建设水平

全市四级文化设施6743个,覆盖率98%,实现免费开放。首图面积达9.4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各区文图两馆中国家一级馆30个。新建成文图两馆 10个、在建8个,新增设施25万平方米。新建街乡文化中心54个,新增设施12万平方米。建成共享工程站点4295个,率先实现“村村通”。西城区实施 1121工程,实现设施全覆盖。昌平区改造5个乡镇文化中心,改扩建43个村社区文化室。大兴区采用公共文化空间“1+7”模式,整合设施10万多平方 米。门头沟区为77个村社区配备设备。通州区投资3.6亿元、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区文化中心落成开放。怀柔区投资5167.81万元,扶持125个村(社 区)文化室建设。顺义区建设基层综合文化中心,420个综合文化室实现一室多用。密云区投资4亿元,建设文化核心区。

建设300个数字文化社区,运用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和共享工程的平台,将300万册图书、7000种期刊、2万场文化讲座等数字资源,通过电视机顶盒输入社区文化室,使人们在电视、电脑上就能看到公共图书资源和文化活动。

在东城、朝阳等区主要街道安装200台24小时自助借书机,对接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与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基层文化服务点共同组成全市性、全天候、免费开放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通借通还,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均等的自助文献信息服务。

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设施达标、服务达标、活动达标、经费达标和管理达标“五达标”要求,采取调查问卷和明察暗访的方式,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运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

实施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朝阳区获得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东城区、海淀区分别获得第二、三批示范区创建资格。东城区、大兴区,海淀区、延庆区、石景山区和房 山区的相关项目获得第一、二、三批国家示范项目。借鉴国家示范区的创建经验、创新机制,启动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 政府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为各区搭建平台,调动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公共文化建设的合力,带动提升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

举办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引领市、区、街乡、村社区品牌活动四级联动,覆盖全市、全年。活动包括“舞动北京”、“歌唱北京”、“曲艺北京”、“戏曲 北京”、“影像北京”五大系列,年均举办活动2万场,参与人数3000万人次。培育出一批优秀品牌活动、文艺团队、原创作品。在区级层面,有海淀区“海” 字系列品牌文化工程、石景山区北京清明诗会、门头沟区永定河文化节、丰台区卢沟晓月中秋文化旅游节、平谷区中国乐谷欢乐节、通州区运河艺术节、怀柔区来京 创业者才艺风采大赛、昌平区亚洲大学生魔术比赛、密云“我爱唱歌”电视歌手大赛、延庆端午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街乡和社区村也都有各自的文艺活动团队。

以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益演出三大服务配送体系。按季度为街道图书馆、社区村图书馆室(含益民书屋)补充图书, 为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等提供流动图书车服务。搭建市级群众艺术培训平台,编写教材,输送辅导教师。房山区开拓创新思路,采用订单 式服务方式,构建供需配送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加大政府购买,探索社会化和法人治理结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 到全市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中,为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领域打开通道。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等已启动社会化购买服务工作。东城区第二图书馆试点建立法人治理 结构,探索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新模式。朝阳区文化馆在垡头文化中心试点居民文化自治组织“文化居委会”,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

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战略协议框架下,首都图书馆、北京群众艺术馆与天津、河北的文图两馆签订合作协议。东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等11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城市建立公共文化示范走廊,加强区域合作联动。

实施春雨工程计划,编制《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文化发展援助专项规划》。调拨21辆文化用车和专业灯光音响,保障和田地区文工团开展流动演出活 动。邀请新疆和田地区三县一市的文工团进京,参加周末场演出。制定四个文工团进京培训、演出、交流计划和教学大纲,230人进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 学,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实施培训工程,加强素质培养,推动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按照“六会”标准(即会做群众工作、会组织活动、会指挥合唱、会舞蹈编排、会乐器演奏、会计算机技能),制定三年培训规划,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员队 伍能力建设。目前,已培训2000名。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基层组织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明显提升,缩短了政府提供的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对接距离。 丰台区举办53期培训班15000人次。平谷区、延庆区举办文艺中专班。

全市16个区21个分中心在册文化志愿者3.27万名,文化志愿团体311个,基本建成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络。打造“城市文化志愿艺站”,开展文化 志愿者援疆工作。文化志愿者每人每年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小时。围绕服务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来京务 工人员等特定群体文化需求。

实施保障工程,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提升政府保障水平

市级财政年均投入20多亿元,用以提供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卫生保健、校外教育、老年大学等20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包括文化馆 经费补助,每馆25万-30万元;基层文化活动经费,每个街乡5万-10万元,每个社区行政村5000-1万元;基层图书购置经费,每个区县图书馆50万 -150万元;培训经费,每个文化馆10万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维费,每个街道乡镇1万元,村基层点1000元,支中心维护费每个120万元/年。 房山区投入3.29亿,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密云区投资4亿元,建设文化核心区。顺义区建设基层综合文化中心,420个综合文化室实现一室多用。

支持区文图两馆、基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实现免费开放,向全体市民和来京务工人员提供基本公共文化免费服务或优惠服 务。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免费开放,取消了公共图书馆办证费等十类收费,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公共文化设施,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宜居城市 的幸福感。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文化局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均等化为目标,以社会化为机制,以数字化为手段,推动文化设施基础不断提升,供需对接和资源整合不断加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未来五年,市文化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树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根据全国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以“一二三四五”为发展思路,加速构建首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