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特色城市 > 正文
广西临桂:公共文化服务助推农民画产业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5-10-13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本页

“这画百块钱一幅,不贵,装饰房子很合适,送朋友也挺好。”国庆黄金周,从广东深圳到广西桂林旅游的欧阳贵一路心情很好,因为不仅欣赏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还为自己的新房子找到了物美价廉的装饰品——五通农民画。

五通是桂林市临桂区的一个镇,这里的农民画历史悠久,具有清新、民俗、乡土等特色,淳朴自然。五通镇人大副主席胡惠芳说,最近几年,全镇农民画形成了产业链,农民绘画,协会或画商做中介,桂林市各旅游景点和国内外很多城市都设立了销售终端,产业越做越大。

“这得益于桂林旺盛的旅游市场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专攻牡丹画法的农民画家蒋佳志透露,他每月卖画收入有2万多元。他说,这多亏临桂文化部门组织的各类农民画培训和相关服务。

据临桂区文化体育局局长赵秋岚介绍,临桂特别是五通有浓厚的绘画传统,但农民画家没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只是农闲时才放下农具、拿起画笔。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往父教子、夫带妻、朋友传朋友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训跟不上,农民的艺术素质就很难提高,作品质量就难以保证。2014年6月,临桂区文化部门专门成立了临桂农民画培训中心。一年多来,中心举办培训班10期,学员超过800名,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采风和观摩活动,在拓宽学员视野和提高创作技能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绘画创作。

“事实上,引导和鼓励农民画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正在朝着系统化、科学化和个性化迈进。”临桂区副区长诸葛亚说,农民画已成为临桂乃至桂林市的一张名片,公共文化服务也应随之发展并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013年,五通农民画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目前处于验收阶段。在此之前,五通镇先后被授予“广西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和“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并于2007年成立了五通农民书画艺人协会、临桂民间书画协会。2014年底,辖区13个乡镇文化站都相继挂牌成立了书画协会、设立农民书画展示点。全区书画协会会员已经超过1100人。

“针对农民画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升级,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画相关的培训、交流、展览、比赛、画家荣誉分级、博物馆收藏推荐、交易平台建设、志愿者参与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和机制扶持。”参与“五通农民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制度设计”课题研究的广西师范大学岑学贵博士说。据他介绍,目前,临桂区在探索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果。比如,义江缘景区设置农民画创作基地及200米的农民画展示长廊,成为桂林市农民画展示平台和市场交流空间;建设了“中国农民画第一村”产业园,设立农民画展览馆;与高校合作,发展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和服务功能;举办农民画艺术节等,这些举措都具有创新性。

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了五通农民画产业的发展,农民画成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新路径。广西师范大学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4年,五通农民画组织生产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专业从事作画,占全镇绘画人数的58%,他们集中画一个画种,户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第二种是半耕半画,占全镇绘画人数的42%,以按质、按量向画坊主人交货,一般人均月收入1200元至1600元。第三种是成立画坊,了解市场行情,承接大批订单,雇人绘画,户均年收入50万元以上。

近两年来,通过“政府当后盾,农民为主体”及“协会+党支部”等多种形式,五通农民画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蓬勃发展。2014年10月,临桂区政府把农民画赠送给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和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受到对方的欢迎。截至今年5月,五通农民画已经有近50幅优秀作品被广西美术馆、桂林图书馆、桂林市艺术馆等单位收藏。

“如今在临桂,学画、卖画、开画室、办画廊蔚然成风。”岑学贵说,从业者有长期扎根本土的农民,也有外出务工返乡的创业者,还有经高等院校深造后返乡成为农民画领军人物的大学毕业生。画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村风村貌也焕然一新。目前,在五通镇参与绘画的本地农民和外地画工已经超过8000人,他们专注于20多个画种,尤其擅长画动物、山水、梅、竹等。五通农民画占桂林书画市场70%以上份额,并逐步打开了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年产值超过3亿元,成为五通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之一。(宾 阳)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