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遗产 > 遗产讲堂 > 正文
郝黎:三贴近与博物馆工作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4-9-10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文物网    收藏本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这样一项重要要求。针对行业特点,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博物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坚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原则,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体现博物馆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与群众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将文物藏品这一凝聚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载体,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振奋精神,团结进取,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是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推进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

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要始终把工作视点对准火热的生活。

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不能把群众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

三贴近虽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语汇,其思想内涵却与目前国际博物馆界推崇的理念与实践息息相通。下面先以一例为证,再逐一展开论述。

“二七纪念馆”——反映三贴近与博物馆关系的案例

位于北京市长辛店的“二七纪念馆”,近年来,每年参观的仅有约2500人,平均每天还不到7个人,而且大多是清明节前后附近学校组织学生来此进行革命纪念活动。纪念馆很多东西都是图片、文字史料,好多年没更新。武汉江岸“二七纪念馆”日子也一样不好过。据媒体报道,这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度挂起了“生活用品展示会”的标牌,堂而皇之地做起了生意。(记者李舫:《三个“二七纪念馆”的命运背后》,《人民日报》2007年4月18日 第11版 )这两个纪念馆之所以冷落至此,与展览陈旧,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背离三贴近原则有很大关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郑州市的二七纪念馆。正在进行的“雷锋生平事迹大型图片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此前的“文化遗产展”场面也很红火,“队伍从门口排到几十米开外!”郑州市的二七纪念馆还做了不少“延伸”性质的工作:与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一小、解放军郑州信息工程大学、郑州高炮学院、中州大学等30余所学校签订协议,成为他们的德育基地或政治学习基地;与河南电视台联合组织有关单位,在这里举行党员入党宣誓活动;与北京电视台联合组织“研究二七历史,学习二七精神”活动,等等。(记者李舫:《三个“二七纪念馆”的命运背后》,《人民日报》2007年4月18日 第11版 )

郑州二七纪念馆馆长薛学礼用与时俱进的展览理念来解释取得的成绩。的确如此,除了“二七”主题的“基本陈列”外,雷锋展和文化遗产展,以及大量延伸性质的工作正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反映。这些大量举措,无疑能够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支持。

如何运用三贴近原则,来具体指导博物馆工作呢?下面笔者就根据个人的理解,逐一展开论述。

贴近实际运用于博物馆

贴近实际应用于博物馆,笔者认为关键是从时间上把握“为现实服务”这一原则,来筹划博物馆的工作。

首先,贴近实际表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博物馆的功能需要逐渐丰富完善。博物馆必须突破单一的展览陈列的功能,成为一个集收藏、保存、展示、研究、教育、推广、休闲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

一位美国专家曾说过:“参观者并不是想要从博物馆得到理智的震撼,而是希望暂时逃离既有存在的平庸限制之时,那种惊奇和兴奋……总之,观众期望从一个艺术博物馆得到的是,一次不可思议的体验转变。”([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美国博物馆专家对观众行为的研究表明,参观者在博物馆的体验,并不局限于观看博物馆的展览。具体而言,人们的博物馆体验包括学习和庆祝、审美愉悦和着迷、娱乐和社交、餐饮、购物和休闲等。当然由于博物馆的观众形形色色,其需求的侧重也不尽相同。不过,绝大多数成功的博物馆,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体验给不同观众群,并针对个体观众的不同需要做出反映。

此外,人们在闲暇时有大量活动可以选择,文化类活动诸如听音乐会、看戏;居家活动类如看电视、做家务、会朋友;户外类如购物、旅游、锻炼等。这些都是博物馆的竞争者。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现在有这样的趋势:人们尝试同时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工作、养家、旅行、锻炼、自我满足、社交、娱乐、紧跟潮流等等)。这一现象给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启示是,博物馆必须将自己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必须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的观众,同时还要时时处处地为其提供便利,这样观众们才不会感到浪费宝贵的时间,博物馆才能在与其他类型的活动竞争中获胜,并争取吸引到更多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例如美国很多博物馆针对参观者中的家庭群体,设计了适合家庭的活动,如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家庭活动包括家庭庆典、讲故事、亲子互动等项目,可以同时满足观众与亲人团聚、娱乐、接受教育等的多种需求。我国的博物馆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如新首都博物馆设置了餐厅、书店、商店、茶馆、咖啡厅、工艺品店等配套设施,增添了博物馆现代气息的同时,可以满足观众餐饮、购物、休闲的多种需求,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

其次,贴近实际还表现在展览选题和项目策划上。

博物馆的藏品大多数是老旧的东西,它们是过去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离我们越来越遥远而陌生。仅仅为了展览而展览,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参观者来说,其吸引力是很有限的。博物馆不能再把自己的使命简单地局限在脱离社会存在的保管、学术成就及展览上了。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这些藏品,古为今用呢?

美国博物馆的发展可供借鉴。美国历史博物馆,尤其是历史中心,在利用自身的历史资源,来阐明当代的情形——有时他们还开设展览和公共项目,用以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将它们的很大一部分资源,投入到表达和诠释当代的重要议题上去,诸如环境恶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然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和教育成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主要项目,它同时也关注研究、政策和指导。这些博物馆曾经是面向过去的,现在正日益面向未来。([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

除了利用历史资源,来阐明乃至为解决现代问题提供参考之外,选择现代人感兴趣的主题,对古旧的文物进行编排展示,简言之就是使古老的文物服务于现代人感兴趣的主题,是博物馆展览贴近实际的一个办法。例如北京民俗博物馆策划的十二生肖展,结合每年的生肖属相推出一个展览。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很多人对生肖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年的展览都吸引了一批观众。这种年度更新,就是贴近实际的好选题。

古代器物以及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场景已渐行渐远,除了被动地迎合现代人的兴趣,如何主动地培养人们的兴趣,传播相关知识呢?一些博物馆推出的模拟旧时场景的项目,也是贴近实际的一个策略。例如曲阜孔庙祭孔大典中的传统祭祀部分,再现传统祭祀程序和古典祭孔乐舞,将人们从现实生活中一下子带入到神秘遥远的古代,进入到庄严神圣的祭祀氛围之中,从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领悟古代祭祀的精髓所在。(《2005全球联合祭孔—孔庙祭孔大典筹备就绪》山东新闻网2005-9-12 15:56:51)又如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推出了观众可以亲身参与的反映汉代“投壶礼仪”的活动,给观众以直观的印象。当然这种场景模拟必须要有确凿的史实依据,切不可随意发挥,否则反而会误导观众。

设计可参与的项目,拉近与时代久远的文物之间的距离,也是贴近实际的表现。如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北京地区石刻石雕精品的专题博物馆,观众可以通过亲身参与该馆推出的石刻拓片这一项目,了解这一传统工艺。

贴近实际应用于博物馆,除了要从时间上把握“为现实服务”外,还在于用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人们经常用博物馆数量的增长来说明博物馆的发展,这固然可以反映一些问题,不过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人们在博物馆停留的时间长短,以及观众参观后是否切实有所收获这些实际效果,对于衡量博物馆的质量无疑更有意义。国际博协执行局执委、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名誉理事长李象益教授针对科技馆的情况,认为衡量科技馆的运营水平,要看接待人数,更要关注人们在馆内停留的时间,停留时间长表明观众感兴趣、动手玩了,就可能下次还来。(记者董晨王宏伟:《科技馆:热闹背后的尴尬》,《新华日报》2007年5月10日)博物馆也是如此。用实际效果检验工作,是评价博物馆社会效益发挥程度的重要依据。

贴近生活运用于博物馆

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博物馆经营的核心是收藏,结合这一特色,笔者认为,对于博物馆来说,这一原则可以理解为贴近现实生活和昔日生活两种情况。

新泽西的纽瓦克博物馆,作为专门的教育和社区机构,是贴近现代生活的突出典范。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新博物馆……首先考查其社区生活,继而立即尽其所能补充社区所需之物”。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一个世界级的藏品与充满活力的社区及向多元文化和教育的拓展结合起来。该馆用货车把标本、建筑模型等展品运到纽瓦克及州里的学校,平均每年借出2000件。1996年夏天,博物馆为3-16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了8个研习班。教育部门也提供了全天青少年夏令营,并与社区组织联合,在放学、放假期间,提供儿童活动。瓦克博物馆对于教育和社区生活的关注,使其在社区建立了牢固的声望,这在困难时期,稳定并维持了博物馆的生存。([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

我国一些博物馆也在开始探索融入社区生活。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社区的北京文博交流馆与该社区建立了合作。2006年该馆的京音乐参加了首届禄米仓社区艺术节演出;同年九九重阳节时,北京文博交流馆又与该社区共同举办了《禄米仓社区老年人书画作品展》,由社区提供展览内容,馆方提供场地。

当然博物馆在贴近现实生活方面,还有很多丰富的内涵可以发掘。例如英国有关机构研究了参观者对新旧展览的反应,以评定出被参观者视为“理想”的展览特性。该研究得出一个列有13个特性的目录,“主题贴近生活”即是其中一个要素。([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马自树先生曾指出,博物馆应该关心、贴近、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譬如三农问题、环境灾害(洪灾、旱灾、沙尘暴等)、卫生灾害(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工程事故(如矿难)制假售假、防腐倡廉、下岗待业、留学求职等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凸现出来的问题。这种展览必然会起到正本清源、抑恶扬善等作用。(马自树:《关于博物馆社会服务问题》,《中国博物馆》2006年02期)

贴近生活,反映在博物馆的理念和实践中,除了全方位、多角度融入现代生活外,还要展现昔日的生活场景。

明尼苏达历史协会资深展览执行人马克斯•斯万赫姆认为,“相对于了解历史上所发生的史实和事件,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在一些特殊时期生活的感觉究竟是怎样的。”这句话是有事实依据的。明尼苏达历史协会的调查,反映出了观众们对历史上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强烈好奇和兴趣。用观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是怎样从历史上的原始状态一路发展到今天的。工作人员根据这一发现,在策划展览时进行了调整,剧场展演的主题是“家乡明尼苏达”,在这里,每天循环播放着历史上明尼苏达州的方方面面。银幕上不断闪现着当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画外音则播放着引自日记或文学作品的关于该处的描述,时不时地还会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声响(比如犬吠声、汽笛声、风雨声等等),带给观众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世事必变”主题则展示的是关于家庭关系、生活片段(如孩子的降生、分别、家庭成员的去世等等)。这个剧场让观众们重温了那些旧日的生活、飞逝的时光和家庭体验。([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博物馆的展览注重各种材质的专题展(如瓷器展、玉器展等)等学术性较强的题材。而正如明尼苏达历史协会的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不为现代人所熟知的旧日的生活等人性化、感性化的主题,却是很多观众感兴趣的。首都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其隆重推出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通过馆藏民俗文物,辅以必要的模型、场景、影视等手段,复原再现胡同邻里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令风俗以及市井民情等活动,表现清末民初老北京人的生活习俗和各种礼仪,使人深深体味到老北京胡同文化的深邃和厚重。民俗展吸引了很多老年人。87岁的田兴华老人已经参观了两次,这些展览,在他小的时候都是身边发生的故事,参观勾起了他好多的回忆。(《首博新馆——老北京民俗展回味无穷》,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网站2005年12月22日讯)首都博物馆的另一个展览《书房珍玩精品展》则以书房四宝为线索展开,笔、墨、纸、砚共同组成了书房珍玩专题展览的主体,反映了中国文人为自己营造的工作、学习的场所这一自由世界的场景。

贴近群众运用于博物馆

贴近群众,尤为适用于博物馆。群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贴近群众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从博物馆的演化发展规律来看,博物馆经历了两种变化,才发展到目前这种理念。

首先,经历了从精英到公众的变化。博物馆起源于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当时是作为学术的、宗教的、心灵的以及创意的中心,它吸引了少量的参与者。在很长时间内,博物馆藏品由国王和贵族,由大教堂,再到后来是富有的商人收藏,所面对的观众是非常有限的。自1873年法国卢浮宫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后,博物馆一方面要服务专家、艺术鉴赏家和博学之士,另一方面又要鼓励公众求知。博物馆逐渐演进成为一种更开放的、心怀公众的机构。综上所述,博物馆由早期的只限精英进入,逐渐发展到面向普通公众。

其次,经历了从物到人的变化。“物”是指博物馆藏品,“人”是指社会公众。在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国际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与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不把自己看作是同外界没有联系的单位,(马自树:《关于博物馆社会服务问题》,《中国博物馆》2006年02期)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意识到“人”的心理。博物馆的物是一种文化遗产,收藏物是强调其意义,用来为公众的研究、教育、欣赏等种种目的服务。因此,物只是一种工具,人才是终极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博物馆陈列展示在研究物的基础上,要着眼于人,即着眼于服务对象的主体来做博物馆陈列展示。博物馆的经营理念,从把收集藏品、进行研究置于首位,逐渐转向把观众置于业务的中心。

在贴近群众方面,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大都市里士满人口总数的约30%是非裔美国人,但直到1980年代后期,弗吉尼亚美术馆仍然只有相对少数的参观者、会员及赞助人是非裔美国人。很多非裔美国人面临参与障碍,认为美术馆是精英人群聚集的地方。为了吸引这部分人群,美术馆于1984年创立了一个多元文化顾问委员会。特别为增加非裔美国人的到访和参与,包括招收额外的非裔美国人为员工、董事、会员及志愿者。向莱拉•华莱士-读者文摘基金申请并获得一笔144万美元的补助金时,博物馆与非裔美国人这一目标人群的关系出现了意义深远的突破。补助金的一部分,被用于观众研究和活动评估,以及加强营销交流力度,包括广告、促销和社区关系。美术馆开发了取自非洲艺术永久藏品的重要新展览,题为“乡魂:非洲艺术在弗吉尼亚美术馆”,并附带有范围极广的一系列计划,如讲座、校园游、研讨会、目录、录像和教育材料。通过以上一系列贴近非裔群体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更多的非裔美国人加入了博物馆的会员、志愿者行列。([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

反之,如果博物馆开展工作不贴近群众,群众自然也不会买账。2006年底,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王先生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参观“伟大的世界文明”艺术展时发现,偌大一个艺术馆空空荡荡,一个下午,只有他一个观众。这并非偶然现象。中国美术馆的陈履生先生诧异地发现,毕业于北京高校的跑文化的记者不知道美术馆在哪里;北京的大学生没有来过中国美术馆的并不是个别人,而是普遍现象。大学生与美术馆的关系尚且如此,一般公众与美术馆的关系自然不难想象。美术馆很多年来,似乎仅仅属于艺术圈子里,甚至是艺术的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某种代名词。(陈履生:《没有参观者,要美术馆干什么?》,《美术报》2007年4月16日)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国际上通常可以被视为同样的机构。大量的博物馆、美术馆,更多的时候,依旧还是门可罗雀。


那么,博物馆怎样才能贴近群众呢?

第一、 策划贴近群众的内容。

从展览选题和项目策划上看,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策划项目,采取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形式等等,才能吸引群众。迎合人们在闲暇时间休闲放松的生活需求,北京民俗博物馆在2007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大型展览《中国传统玩具与游艺展》。展品多达近千件,共分儿童游戏、音响游戏、技巧游戏、益智游戏、手工制作游戏、表演游戏、动物游戏七个部分,分别以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了浓郁的民风民情,吸引了很多观众细细观看。

第二、丰富展览的形式。

从世界范围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早期的博物馆针对的多是有着专业背景的群体,很少甚至没有对藏品的解释和说明,并没有对这个相当有限的群体造成影响。随着时代的前进,博物馆越来越演进成为心系普通公众的组织。而这些人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是千差万别的,展示并解释藏品及展览物,采取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能够接受理解,就非常必要了。

博物馆学者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的刺激,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如今的博物馆展示,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的“观看”模式,加入了许多新的要素——电子和互动媒介(VCD、光盘、电脑互动和因特网);动手工具和演示;讲故事、戏剧、舞蹈和音乐表演等等。([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近年来,开发和展览相关的丰富多样的项目,利用多媒介的展示方法,以丰富观众参观体验的做法,在北京的博物馆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2006年10月16日,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重大活动之一《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中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制造了大量场景,如狂风肆掠,大雪纷飞,爬坡翻山的红军战士艰难前行;雷声轰鸣,电光闪闪,突如其来的暴雨不期而致;泥泞遍地,杂草丛生,观众踩入水草坑里溅起一个个涟漪。展览的内容“动”起来、“活”起来,拉近了参观者与历史的距离,使其身临其境、心融其中,产生了理想的效果。(科报网记者唐先武《“长征展”上的声、光、电》)

增加参与性、互动性项目。北京市文物局比较重视这一种形式,将其形象地称为动手项目,要求下属博物馆开发相关项目。观众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体验,从参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寓教于乐。

第三、拓展相关活动。

如今的一些大型展览是涵盖多种活动的、系统的工程,展览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2003年12月12日,《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在辽宁省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期间,该馆与东北新闻网联合举办航天知识讲座,同时举办了“我与家人观航展”征文比赛活动。在展览结束前夕,还举办了“共话辽博航天展”大型座谈会。(《实现文博工作“三贴近”要求的一次有益尝试——飞向太空特别展在辽宁省博物馆新馆首展圆满成功》,《党史纵横》2004年3月)。这些在一定时间段内,集中开展各种形式的相关项目对群众形成强烈的冲击力,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展览内涵,把展览向纵深引入,从而扩大了展览的影响。

第四、完善博物馆的服务。

博物馆的经营理念,从把收集藏品、进行研究置于首位,逐渐转向把观众置于业务的中心。因此,除了关注藏品,博物馆还应该去关注它正在服务和希望服务的人群。据博物馆专家的研究,游客花费大量时间逛博物馆礼品店,在饭馆就餐,在馆内休息,这种现象很典型。([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因此相应地,除了参观区,博物馆应该提供餐饮、购物、休息等多种服务。博物馆的服务是参观者博物馆体验的内容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参观者的感受,决定了他们是否还会再来。我们必须扭转长期以来,把参观博物馆等同于看展览的传统观念。

优质的服务是博物馆体验的重要内容,很多博物馆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例如首都博物馆考虑到了不同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在入口处提供了婴儿车、轮椅。为了方便群众,还设置了存包处。无障碍电梯也是为了方便这类人群。有的展厅外还提供了育婴室,里面放置了婴儿使用的枕头、被褥和纸尿裤。每层展厅外都提供饮水处、洗手间、公共电话,而且标识明确。地下一层还设置了ATM自动取款机,方便观众取款。当然除了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博物馆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这种“软件”,更是优质服务题中不可或缺之义,有些时候甚至更为重要。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通讯上,就曾这样描述他们的服务:丰富的藏品,还要有我们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友善亲切的态度,这样才可以令博物馆活起来;怀着深厚的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真情实感的互动和沟通,可以在这里找到……(林冠男:《研究观众•吸引观众•接纳观众——有感于港澳博物馆》,《中国博物馆》2007年01期)

第五、从娃娃抓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小培养博物馆的观众群,是很多美国博物馆的做法。原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研究员,现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副馆长朱扬明建议,艺术教育要从中小学做起,从小培养美术馆、博物馆的观众群。他说,在国外,中小学很多艺术课是在博物馆和艺术馆里上的,老师带着学生到艺术馆看作品,小孩子看着作品做作业。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培养艺术兴趣,懂得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和理解艺术作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从小养成进博物馆、美术馆的习惯,长大了就不太容易被丢掉。”(梁晶、石晓晶、李彤《博物馆离我们还有多远?》 2007-05-16 中国文化传媒网)相较而言,我国很多博物馆,还多是安排中小学生团体在预约时间免费参观,与各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以及各个年龄段孩子特点相适应的学习等有机联系仍比较少。

第六、普及相关知识。

除了调查并被动地迎合公众的内在需求外,博物馆还需要主动地引导观众,发挥普及教育,传承文明的作用,提高社会的整体文化素养。目前我国的美术馆界正从单一的收藏和展览,向对公众承担艺术和文明史知识教育的方向转变,使之成为知识传播的公共场所。从2005年开始,中国美术馆设立公共教育部,截至目前已组织学术讲座60余场,主要邀请相关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针对重要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美术思潮,对普通观众做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文静:《美术馆不应仅仅属于艺术家!》,《中国青年报》2007年03月19 日)首都博物馆也定期举办讲座,推出以民俗节日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梁晶、石晓晶、李彤:《博物馆离我们还有多远?》 2007-05-16 中国文化传媒网)当然除讲座外,可以根据内容采取学术研讨会、表演、工作坊、参观相关户外古迹等多样而灵活的方式普及知识。

第七、加强宣传。

养在深闺人未识,门前冷落鞍马稀,这是目前很多博物馆的生动写照。通过新闻媒体和其他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才有可能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相互认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香港,展览的宣传往往由康乐文化署(相当于我们的文化局)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与各博物馆的备展人员共同合作完成。在展览开展前一周左右的时间,统一由康乐署给相关媒体发新闻稿,邀请各种报刊、电视、电台在内的各种文化专员,有时还会安排相关主题的专刊记者做连续报道。因为是官方运作,不仅为博物馆节省了很多联络时间,而且也省下了宣传经费。(林冠男:《研究观众•吸引观众•接纳观众——有感于港澳博物馆》,《中国博物馆》2007年01期)《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书中详细分析了广告、公关关系、直接营销、促销方案等各种方式宣传手段的特点,读者可以参考。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把下属博物馆每年在媒体上宣传报道的次数作为一个考核的指标,这反映了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切实认识到了公关关系宣传对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性。

结语

需要说明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很多时候交融在一起,本文中有些例子就存在这个问题。由于篇幅所限,很多问题未及论述或未能充分展开。

本文论述了博物馆工作中“三贴近”的一些具体理念和实践。需要指出的是,要更好地做到三贴近,首先要分析内部资源的优势、弱势和外部大环境,具体而言内部资源包括藏品、人员、资金、馆舍、设备等,外部大环境则包括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竞争环境等。通过理性的统筹分析,确立战略规划,发展自己独特的使命。在规划及接下来的工作实践之中,再自始至终贯彻三贴近的理念,相信博物馆面貌定会有明显的改观。

主要参考文献:

[美] 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2月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注:该文摘自《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5月版,曾获第五届北京博物馆学会论文一等奖。

郝黎

作者简介

郝黎,史学博士、副研究馆员,丰台区政协委员,任职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郝黎博士参与翻译北京市文物局主编的博物馆前沿译丛4部论著,参加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腐蚀调查工作,承担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两篇入选国际博物馆学会论文集,一篇荣获北京博物馆学会论文一等奖。在恭王府成功申报旅游景区的最高级别——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

作为民主党派人士,郝黎博士把专业优势运用于党派工作,使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互相促进。目前担任民革北京市委文史委委员、丰台区政协委员、民革丰台区工委委员,相继获得优秀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先进个人、民革丰台区先进个人等称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