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专题 > 来信照登 > 正文
打造乐山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必要性和建议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4-5-9    www.citure.net  来源:乐山新闻网    收藏本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事业发展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共乐山市委六届五次全委会提出“坚持文化强市,彰显城市发展软实力”,尤其要充分发掘整合乐山文化旅游资源,放大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影响,不断提升文化凝聚力、供给力、竞争力和推动力,构建城市“十分钟文化圈”,打造乐山城市文化综合体,尤其重要。

一、打造乐山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必要性

(一)乐山城市发展需要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乐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几万人的县城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人口由几万人急增至50余万人,建成区由几平方公里发展到了40多平方公里。市委六届五次《决定》提出:2017年,建成“双百”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双百”城市需要文化内涵。乐山为何能成为世界“双遗产”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乐山为何能召来那么多国际国内游人?靠的是“天下名山”“世界名佛”的支撑,这是乐山源远流长的传统。有了这个传统,乐山城市的魅力就凸现出来了,也就更多地引起世人的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体现乐山特色,放大乐山文化、历史的影响力,势在必行,进而促进乐山跨越发展,美丽发展,持续发展。

(二)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乐山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也从未松懈,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逐渐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专项工作已纳入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工程,中央、省、市、县四级专项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及时配送专用设备,“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等,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需要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今,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传媒形式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深入,电视的普及,使人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愉悦途径花样翻新,从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看,新的文化生活形式必将伴随着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打造乐山城市文化综合体,为人们建立一种“人人皆可创意,创意需要自由,自由需要市场。”城市创意文化生态,将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三)追赶跨越美丽发展需要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市委《决定》指出:坚持文化强市,彰显城市发展软实力。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乐山旅游资源优势,以精品化、休闲化、国际化为方向,奋力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跨越。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市文化设施建设同广元市、南充市、遂宁市、绵阳市等相比,还相对落后。随着多点多极战略的实施,全省各市你追我赶的态势将更加激烈,抢占文化制高点,着力彰显自身的城市文化特征和内涵,以避免“千城一面”的文化贫乏就尤为重要。打造乐山城市文化综合体,提升乐山城市发展综合竞争力,尤为重要。

二、建议意见

(一)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城市文化综合体应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副中心区、边缘区,形成不同的文化生态圈。按照“发展经济、文化先行”的思路,把文化内涵与文化理念体现和渗透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将乐山城市文化综合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内容,与城市功能和城市文化形象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与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城镇规划、用地规划无缝对接,建设一批设备先进、规格较高、功能齐全的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一是依托现有图书馆、文化馆,打造文化街区。二是将现有的天地人文化街、老公园、老霄顶、文庙,建设成市民休闲文化区域。三是建设嘉州文博城——中国西部博物馆聚集中心。四是依托嘉定坊,壮大文旅产业。五是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中(如青江新区、高新区、苏稽新区等),应加大创新与引进力度,发展具有乐山优势的新型文化业态。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1%以上,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全面落实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地方配套经费和运行经费,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性支出预算,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设备维护更新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整合财力资源,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把中央和省上下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市上设立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落在实处,做到专款专用。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捐赠或资助我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捐赠人、参与人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享受优惠。

(三)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城市文化综合体建设内容甚多,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服务网络,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纳入整体工作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及部门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作者单位为市中区政协)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