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城市观察 > 正文
北京798艺术区:一座城市文化地标的兴起与衰落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4-5-14    www.citure.net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收藏本页

从几乎废弃的旧厂房,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源地;从地标性的艺术区,到商业性的旅游区。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注定798艺术区不会平凡。

早在14年前,798艺术区这片土地还属于“718联合厂”。后来由于七星集团对联合厂进行重新整合,一部分厂房被闲置出来,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七星集团将这些地方陆续出租。

2002年,美国人罗伯特发现了这里,租下了一间120平方米的食堂并将其改造成前店后厂的格局。由于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罗伯特了解到这里宽敞的结构与低廉的房租,纷纷租下一些厂房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或作其他用途。由于规划有序,风格独特,许多艺术家慕名而来,“雪球”越滚越大,慢慢形成了后来的798艺术区。

正是因为798艺术区的存在,北京入选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具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如今,繁华依旧,艺术已不在。被商业气息压得透不过气的艺术家纷纷出走,“艺术+商业=艺术的倒塌”似乎成了不解的魔咒。

孤独的艺术:商店来了,雕像走了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地方还是那个地方,留下的却只有倒下的艺术。”王萌可以算是798艺术区的老人了,在这里经营画廊已有5年,和《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谈起艺术区现在的发展状况时,他颇感无奈。

以前,人们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都会请艺术区里的朋友过来互相观赏学习,走在艺术区里随处可见各种雕像作品,供同行和参观者观看学习,而现在,雕像能搬走的已经全搬走了。

在2010年以前,艺术区似乎也没有感觉到那么喧闹,虽然房租一直在涨,但至少创作环境还是可以的。那时候饭店和商店根本没有这么多,一排排的都是各自的工作室或者艺术画廊。偶尔有一家饭店或者商店,看上去更像是一种点缀,叫人们知道艺术家们也是需要食人间烟火的。

现在你走十家店有一家是画廊就已经不错了,工作室更是少之又少。房子还是那些房子,可是里面的人已经换了。798艺术区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提高了房价,唯独就把艺术遗忘了。商业建筑贪婪地侵占着艺术带给他们的“养分”,完全不顾会有什么后果。

798艺术区能发展到今天,其实就是靠着艺术聚集效应,这也是798艺术区存在的根本。现在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纷纷出走,剩下的只有新建的停车大楼和那些贩卖纪念品的杂货店。天黑下来,那些高档餐馆内灯火通明,留在艺术区里的艺术家反而显得那么孤独。王萌很不解,没有艺术,这里还能叫艺术区吗?

变味的艺术:游客来了,艺术家走了

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接踵而至,这些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走在不太宽的小路上。他们或被带入指定的饭店用餐,或被带入固定的商店中购买纪念品。摆地摊的小贩极力推销着自己手上的艺术品,一些工作室也将各种工艺品摆在显眼的地方供游客购买。艺术的气息似乎很浓厚,但又好像变了味道。

“火车头文化广场已经变成产品展示会,这似乎标志着798艺术区彻底被商业化了。” 郭同域经营的和美画廊在一座破旧的大楼顶层,平时除了创作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从窗户向外看。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原来火车头文化广场都是举办一些文化活动,现在基本都是宣传各种产品的商业活动了。”

每天来的人越来越多,懂艺术的却越来越少。集市、小贩越来越多,原创却越来越少。许多人来这里并不是真冲着能学到什么,而是出于一种旅游放松的心态。就像朝阳区委书记陈刚曾表示,“北京有什么地方值得关注?我希望大家能记住我们的口号:长城、烤鸭、798!”

现在的798更像是一个景点,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本身就已经是个景点了。游客们吃着快餐,讨论着哪些东西没见过,哪些东西挺好玩。火车头广场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放着和宣传产品相关的音乐,房间内开着各种发布会,婚纱摄影公司也在仅存的艺术作品前忙碌着。

798已经失去了当年个性、独立、创意十足的艺术气息,他一步步地被各种商业活动涂上了庸脂俗粉。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798艺术区已经逐步成为“旅游的天堂”。然而游客来了,艺术家却走了,商业的繁华最终还是淹没了艺术的气息。

迷惘的艺术:商业来了,艺术走了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曾经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798和国外大多数艺术区的命运和发展路径基本一致,即以艺术始,以商业终。目前来看,还没有更好地改变这一路径的办法。”

只不过,798艺术区走上商业化这条路的时间似乎太早了点。许多国外艺术区都能经历二三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上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的艺术家和艺术流派,从而为当代艺术史做出贡献。然而798还没为我们做出更多贡献,就失去了她原有的意义,结束了她短暂的艺术生命。

798的兴衰,也正好反映了中国艺术市场由兴转衰的过程。

为什么原本正处于“青壮年”时期的798,艺术生命力会如此之短?在与山东美协会员张良武交谈中,他这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在艺术品市场更偏向与投机和炒作,却忽视了真正的艺术创新。798短时间由盛转衰,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艺术品市场泡沫严重。”

不断攀升的艺术品价值也仅仅是表面现象,背后多是由利益集团操作炒作所致。张良武表示,他们会在短时间内大幅收购某一画家的作品,并通过宣传公关手段将其打造成名家,然后再出售作品获利。许多知名画家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画为什么那么值钱。

伴随艺术品市场繁荣,798的房租也呈几何数字增长。从开始的几毛钱到现在的十几元一平方米。如果从市场角度来说,艺术家的被迫离去似乎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方面是房租的增长,一方面是创作环境的缺失,还有市场炒作的搅局,“商业化”看起来似乎成为了艺术的死神。

然而我们却不能将商业与艺术对立起来,因为很简单,艺术家也要吃饭。关键是如何才能将艺术与商业完美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赚到真金白银,另一方面又不以失去艺术为代价,两者之间的平衡如何拿捏非常重要。不过正如魏鹏所说,想拿捏得准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

每次商业的融合都会成功一批人,淘汰一批人,但与艺术的融合似乎输的总是艺术家们。过度的商业化将798打造得更富有现代气息,却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面对各种侵蚀,真正的艺术正在逐渐消失。这正如近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总显得那么浮躁,从2008年的快速发展,到11年跻身世界前列,再到12年的急速下滑和泡沫的破灭。不断攀升的艺术品价格教会了人们什么是炒作,也叫人们忘记了真正的艺术创新。在这里,错的也许不是商业,而是我们有时太着急了。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