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综合新闻 > 正文
海南文昌将文化和自然相互融合打造文化产业新亮点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4-4-18    www.citure.net  来源:海南日报    收藏本页

一场名为“保护与文化创意”的研讨会,日前在文昌举行。会上传出的信息令人振奋:有着悠久传统和深厚积淀的文昌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美术馆和文化产业园区,而且这些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是建立在传统特色建筑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之上,并以之为特色,这在我省还不多见。

如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省各市县工作的重点之一,一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也纷纷上马。然而,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产业,却是各界有待考虑的问题。在文化产业园区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文昌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文化产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尊重规律、了解规律、因势利导,才能让文化产业项目后劲十足。说到底,正在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比拼的不仅是财力和人脉,更重要的还是观念和意识。

“我敢说,再过三五年,文昌一定会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新亮点。”在位于文昌市新城老城交界处的六贵地当代艺术园区,文昌市规划局局长王小飞兴奋地告诉记者。尽管这里还是一片规划中的空地,但是王小飞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除了官员的身份外,王小飞还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从事装置艺术创作的一名艺术家。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使得他在规划文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时格外用心:新引进的文化项目全部放在老城区外围;老城区内的开发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实现其文化功能的转变;以聚集艺术家为主的文化园区,则主打绿色生态和学术交流,形成规模效应。

省文联副主席李少君告诉记者,从部分正在建设的项目来看,文昌文化产业的最大亮点,就在于以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筹安排,形成特色,并且把文化和自然相互融合,突出生态优势,正在逐步摸索出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紫贝岭美术馆:

修旧如旧保持原貌

位于文昌骑楼老街附近的紫贝岭,曾经是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地。这里有些建筑还是1960年代建造的,有的已经是危房。“本来这里是要被拆掉的。”王小飞指着原先市委、市政府的礼堂告诉记者,在他的极力主张和推动下,这幢有着传统建筑风格的房屋将被改建为文昌市的美术馆。

据介绍,老礼堂的建筑形态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和材料,古朴大气的风格和附近的骑楼老街相得益彰。“我们计划从老街开一条路直通上来,让市民和游客在逛街之余,也能感受到文昌的特色文化和艺术熏陶。”王小飞说,改建计划已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即将开工。未来一两年内,这里将成为文昌的又一道文化风景。

更为难得的是这个项目的进行完全按照市场运作方式,改建资金完全由一家美术机构承担,政府不用出一分钱,改建完之后该机构享有30年的运营权。改建后的美术馆将完整保留原建筑的风貌,真正实现文化在开发中保护。

六贵地艺术园:

主打生态绿色理念

六贵地当代艺术园区,是文昌市借鉴北京798和宋庄的模式,精心打造的一片艺术家和文化产业聚集区。和北京所不同的是,这片占地62亩的园区原先是橡胶林,没有民房。“我们会保护这里的生态,绝不砍一颗橡胶树。”王小飞告诉记者。

王小飞介绍说,六贵地当代艺术园区由一个综合区和6个艺术家园区组成。其中综合区包括了小型展览馆、餐饮住宿和艺术衍生品的加工销售等形态,而6个艺术家园区则面向艺术家招租,不管是美术家、建筑师还是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兴趣相投的同伴,形成聚集效应。园区计划吸引30多名艺术家入驻,目前已经有多名艺术家报名,预计今年底园区建设将初具规模,并且迎来第一批入驻的艺术家。

为了保护环境,园区内艺术家的工作室全部采用可拆卸的板房材料搭建,而且酒店等设施也采用集装箱式的设计,这样的成本会比普通建筑要高,但是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环境。园区的建设同样采取市场运作的模式,由开发商负责整个园区的建设,政府在土地出让金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双方共同携手,打造文昌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文化旅游园区:

提升起点形成规模

由青石砖铺设的村道蜿蜒伸展,村民正在村道两旁栽种花草树木,位于海边的木质观景平台已经安装完毕,站在这里可以一览清澜大桥的雄姿,这是记者在文昌东郊镇下东村看到的情形。

这是文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精心设计打造的乡村旅游特色文化项目。王小飞告诉记者,目前休闲椰吧、展示中心、商业街、休闲广场等一系列具有乡村旅游特色的设施场所,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这里将是开展文化旅游、吸引艺术家进驻的又一文化项目基地。

而在清澜大桥的另一侧,文昌市重点引进的文化产业项目将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文昌的文化产业带。据介绍,目前已经确定的项目包括青铜文化展示区、奇石展示区、以黄花梨和根雕为特色的绿岛文化园以及占地500亩的雕塑公园。这些项目都是文昌市从全国各地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不乏在国内外都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大家,这些项目一旦建成开放,文昌的文化产业将会揭开新的一页。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彭玉斌表示,把古老传统文化和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与现代运营理念相结合,是文昌文化产业建设的一大特色。科学发展的理念和自然和谐的规划,也让文昌的文化产业在全省各市县中别具一格,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