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专家专栏 > 正文
陈燮君:科技与文化融合推进城市文明进程和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3-9-12    www.citure.net  来源:文汇报    收藏本页

——陈燮君研究员在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的讲演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个历史性命题,在文明进程和城市发展中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历史,然而在今天又被赋予时代性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个战略性议题,在科技演进和文化建设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规律性认识、成长性思维,显然在今天又被委以争取方略主动、拓展未来空间的托付和重任。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个趋势性话题,理应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核心观点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在上海“古已有之”。科技早已化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同时,科技也是让我们加深对生活和世界认识、应对变化的世界的重要一环。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自觉加强对这一融合的追求,加强对策性研究。

陈燮君1952年7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现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上海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哲学原理、科学哲学、当代城市文化和新学科宏观理论、图书馆学、博物馆学、信息学、艺术管理、文博管理等。出版《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时间学》、《生活中的色彩学》等著作90多本,另主编、发表论文及文章多篇。

科技与文化融合在上海“古已有之”

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文化是人们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一定时代物质生活在精神领域的反映。科技与文化融合,是历史的事实和必然。

其实,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古已有之”。上海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古墓葬的清理,古代陶瓷、铜铁器的发现,炊器、盛储器、食器和酒器等先民日常使用的器物的出土,古代建筑遗存的显露,极其恢弘地展示了上海古代文明的社会风情、生活长卷、起居变迁和文化风骨。

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崧泽遗址上进行了数次发掘,在文化类型上涉及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2004年2月底,崧泽遗址考古发掘又获辉煌成果。这次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石斧磨制,斧身上有一双面管钻的穿孔。管钻穿孔的技术以前一直被认为出现在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获得普遍应用。此件石斧的发现,将管钻穿孔技术提前了一千多年。这对于探索研究上海地区科学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骨器有狩猎用的骨镖,刮削用的獐牙刀。陶器除了生活用的器具釜、盆、豆等外,还发现了一只表面上有红彩的陶塑小猪,从体态上看是一只已经被人类驯化、圈养、野性荡然无存的家猪。小陶猪的发现,为中国动物驯化史、家畜饲养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上海市青浦区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显著成果。青龙镇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名镇,位于青浦区白鹤镇,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相传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曾经在这里造青龙战舰,之后大破曹军于赤壁。到唐代,青龙镇成为海防要地。由于它位于吴淞江下游的沪渎口,地理位置优越,航运条件发达,因此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重镇,在宋代有“小杭州”的美誉。2010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带着上海历史考古中以吴淞江、沪渎垒、城镇发展、航运、对外贸易等为对象的学术课题,按照大遗址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当年的首次发掘发现了唐宋建筑基址和大量的瓷片堆积,其中可修复的陶瓷器有几百件。两年后,上海博物馆和青浦博物馆等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对整个遗址的布局及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次发掘清理出排列有序的4座火炉,初步确定,这里是一处范围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唐代铸造作坊遗迹,可能为铸铁作坊,为上海地区首次发现。遗迹中还发现一口水井,为上海目前已考古发现的数百口井中深度最深、做工最精致的一口,井内出土有唐鹦鹉衔绶带铜镜、铁釜、铁提梁鼎、铁钩、银发簪、青釉瓷罐、木雕残片等多件器物。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唐宋元时期的瓷器、铜、铁、木器等文物,初步统计可复原的文物近3000件,其中不乏精品。青龙镇遗址两次发掘的成果对于挖掘上海历史与文化的渊源、探寻城市的文化源头、探索历史上的科技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讲到源远流长、交融互补的上海古文明,还得谈一谈志丹苑的元代水闸遗址。志丹苑在现普陀区延长路和志丹路的交汇处。2001年5月2日,在民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一个考古点,后来考古队立即进入现场,经过考古现场的试挖,当时就明确是元代水闸遗址。上海在元代已有非常出色的水利工程。讲到元代的水利工程,要提一提任仁发,在轰动中国书画坛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的72件国宝当中,有一幅花鸟画就出自任仁发之手,有人以为任仁发当年就是专业画家,其实任仁发在元代是水利专家。这是一个科技与文化艺术融汇的极好的个案。据史料记载,任仁发在元代的时候,在上海地区组织了十大水利工程,今天的志丹苑水闸就是出于任仁发之手。志丹苑地下遗址的石榫加工之精到,工艺水平之高超,真是令人赞叹。志丹苑考古工作有利于弄清楚吴淞江的演变。苏州河的前身叫吴淞江。今天的志丹苑水闸距离今天苏州河的河道有1公里之远。因此,对当时的河道和现在河道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大致看出吴淞江河道的演变。2012年12月31日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成为上海博物馆建设的一个亮点,填补了上海遗址性博物馆的空白。

科技具有一种浑厚的文化力量

科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科技具有一种非常浑厚的文化力量。怎么理解科技的文化力量?还是从0和1谈起。0和1的问题,是进入计算机世界的大门。有了0和1的布尔代数,才有了机械计算机,之后才有了电子计算机,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个数码时代的文化。

0和1涉及真假逻辑,在真假逻辑当中有个“秃子悖论”。我问大家“我是不是光头”,大家说“你有那么多头发怎么是秃子?”于是我开始拔我的头发。常识告诉我们,人的头发不可能无数,一定可以拔光。拔到留下三根头发,我问大家“我是不是光头?”大家说,听说张乐平先生画三毛,没有听说张乐平先生画秃子。既然是这样,你留下了三根毛不应该是秃子,按真假逻辑的说法就是“非秃子”。我继续拔我的头发,拔到两根的时候,我问大家“我是不是秃子?”大家想三毛不是秃子,两毛当然也不是。那么,一毛自然也不是了。问题来了,一毛不是光头,一根毛一拔以后就变成光头,无论如何对于这一结论大家不会接受,这就是有名的“秃子悖论”。这个坎是跨不过去的。

1964年,美国有个应用数学家叫查德,他说这个问题还得从模糊数学解决起。把0和1用中括号括起来,那么,在0和1中间就有无数个对应值。这样,传统真假逻辑中的“秃子悖论”就有解决办法了。当人开始拔头发,不是光头对应0,到光头对应1,当把头发拔掉一半的时候,对应的是0.5,0和1之间有无数个对应点,这在理论上帮助“秃子悖论”摆脱了困境,提出了一个模糊数学理论。模糊数学理论一解决,模糊逻辑学和模糊语言学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精确数学工具未必能对社会非常态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现在,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有许多问题从来没有遇到过,可以说面对的是一个模糊的世界,而“模糊数学”就是应对模糊世界的“精确”工具。

我们再从模糊问题引出一个“容错技术”问题。在计算机系统提出以后,就提出了“容错技术”问题。比方说上天工程不容错是不可能的。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容错技术”的研究和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电子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及其系统的推进成为可能。

再来谈谈节奏。节奏在科技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节奏一旦和音乐、诗歌连接,就出现了科技文化的新亮点。在新闻版面设计和场馆设计中也有节奏问题,节奏还会带出节奏美学。

希望通过这几个例子,大家可以认识到,科技早已化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同时,科技也是让我们加深对生活和世界认识、应对变化的世界的重要一环。

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对策性研究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自觉加强对这一融合的追求,加强对策性研究。我有几点体会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把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作为一种文化态度。当前,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文化新业态、传播新渠道不断涌现,科技越来越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成为促进文化工作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的发展理念。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发展战略,必须成为一种共识和共同的求索;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文化态度,要学会诠释和演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综合思考,理应进行跨学科探索;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时代性论题,要从信息社会、网络技术、“世界是平的”、“语义革命”、“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文化与符号经济”、“未来改变全球的新的驱动力”等方面引入新视角、新认识和新思考。

二是弘扬城市科学精神至关重要。文化精神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固然重要,然而,今天我们的城市除了弘扬城市文化精神外,还应倡导城市科学精神。拿上海来说,在古代文明和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科技文明。对于城市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历程,要进行历史梳理、个案分析,对古代文明中的科技与文化相融互动、近现代城市足迹中的科技与文化相互促进要进行专题研究和科学总结,从“元代水闸遗址的科技文化之光”、“科学先驱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江南厂科技文化‘创第一’”和杨树浦水厂、电厂、浦江饭店等个案中汲取城市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文化融合的深刻启迪。

三是养育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项目和品牌。2012年,上海发布《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布局优化、科技含量高、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体系,科技促进文化,文化反哺科技,科技和文化创新成果彰显,新兴业态涌现,发展环境改善。科技与文化融合在梳理历史、认识意义、制定规划、整合资源后,需要及时确定项目、形成品牌、总结经验、应势而动。需要一批具有科技含量的动漫游戏、网络视听、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文化艺术、数字服务等主导性项目及其品牌迅速集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中融入科技内涵,进行科技支撑,寻求科技文化关键技术融合,融入科技手段创新管理平台,为在更新更高层面进行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四是振兴“科普”、“科学预测”和“科学幻想”。“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要从基础抓起,让思想放飞。上海在科普和“科学预测”、“科学幻想”方面素有传统,应重振雄风。“科普”是科技发展的摇篮;“科学预测”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插上了明天的翅膀;“科学幻想”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科普”、“科学预测”和“科学幻想”让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伴随着意象遨游,把“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借科技之翼、通文化之程”的时间轴从昨天、今天,顺利、通达、睿智而艺术地通向明天。

五是培养科技与文化综合型人才、“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时代性要求,呼唤培养科技与文化综合型人才。科技与文化综合型人才应有贯通科技与文化各领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既有一专之能,一技之长,又有通识之慧、融汇之智,既能探寻昨天的足迹,又能立足今天的平台,拥抱系统综合深层化的明天。我们应努力成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的探索者、践行者。

六是总结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新鲜经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造了新鲜经验,理应及时总结,积极推广。自1851年英国首开世博会至今的160多年中,历次世博会始终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摇篮”,是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的载体和传播交流平台之一。在本质上,世博会又是人文精神的科技化、物化和科学技术的人文化。科技是人文的产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的催生。人文精神总是顽强地从科学精神中表现出来,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管理模式强有力地改变着科技图景、社会百态、生活走势。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