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综合新闻 > 正文
广州月内启动文化遗产大普查 切实保护城市记忆
  中国城市文化网  时间:2013-10-28    www.citure.net  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本页

10月24日,广州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约见本报等媒体,全面解读介绍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并表示月内将全面启动对广州市文化遗产普查。

据介绍,广州市文物部门日常工作包括对地上文物和地下考古方面的保护,迄今广州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47处(单体文物1109个)。广州市文广新局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报道,能全方位、多层次反映广州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帮助文博事业发展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有关负责人透露,本月内,广州市即将开展一次前所未有的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广州历史文化遗产开展全面的普查,以有效保护城市记忆。同时,将聘请文物保护监督员到一线保护文物,抓紧成立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加入文物保护工作,并建立文物数据平台,实现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管理。

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广州市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将于2014年底完成。

据介绍,这次普查目的在于全面摸清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线索和传统风貌建筑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管理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本着能保尽保的原则,边普查边保护,“照亮死角,显形遗存”,切实保护城市记忆。

同时在普查过程中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线索预保护机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联动机制”,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保回顾

近年都做了什么?

有关负责人通报了近年对广州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对文物普查认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安全监管、推进重点文物的修缮、地下考古进展等状况。

据介绍,2004年开始,广州开展第4次文物普查和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并登记文物普查线索4533条,最终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为3010处。其中,国、省、市、县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7处(单体文物1109个),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463处。同时,建立了不可移动文物点的保护档案,并认定公布各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与此同时,对广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问题,从2002年起一直在推动。2006年12月,“南越国遗迹”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1月,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制定《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文保瓶颈

6个人管几千处文物

目前,市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除须对市级及市级以上的322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监管外,更要督导各区做好由各区直接监管的市级以下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463处、文物普查线索4533条的保护工作。

由于目前广州市没有设立单独的文物管理机构,导致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力严重不足。管理广州全市文物的文物处编制只有6人,一个处、6个人要管几千处文物很难管的过来。仅仅应付日常业务就已不堪重负,成为了现有情况下制约广州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瓶颈”,各区在文物管理上也存在同样的困难。

今年5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预计6000万元用于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但仅有2100万元用于文物修缮。按平均每处文物保护单位50万元修缮经费计算,仅仅能修缮42处文物点。而实际上,6000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现在仍未落实。

文保发展

借助社会力量促进保护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市除了对一部分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辟为博物馆、纪念馆之外,也在积极探索文物特别是近现代文物的合理利用的途径。如指导业主单位对太古仓旧址进行了原状修缮和装修,在不改变原有风貌和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内部大空间,打造成为滨水文化休闲区。新河浦的逵园整体维修后,也有了新用途。一楼用作展馆,给新生代作家展示画作,同时亦可出售。二楼是结合艺术品展示的咖啡厅。三楼是小展厅、文化沙龙、讲座、酒会等活动的区域。

有关负责人透露,市文广新局将争取在年内推动成立“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民间组织,内设分支组织,分别对应文物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通过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搭建政府、民间组织、文物爱好者、社会研究团体之间的桥梁和合作平台,促进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健康有序发展。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