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上海艺术家杨烨炘送“出轨·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南京:机遇与挑战催生社会管理模式再创新
  时间:2012-1-16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编辑:梁芬【字体: 】【收藏】【关闭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与有效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接受着越来越高的挑战。城市社区服务模式推陈出新势必将成为检验政府统筹民生能力的关键。作为有一定历史与传统积淀的省会城市,南京,也在不断发展的态势中经历着转变。

  南京市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形成社会结构优化、社会管理高效、社会事业发达、社会活力迸发、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祥和的新格局,确保南京社会建设和管理走在全国城市前列,建成人民幸福城市,以优良的社会形象享誉国内外。

  南京是一座快速成长的特大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挑战也不断涌现:

  创新,是南京推进社会建设的一把钥匙。“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扁平化”管理等社会管理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社会管理从“金字塔”到“扁平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的是社会管理条块分割给基层带来的沉重压力。在传统模式下,市、区、街道、社区管理层级是“金字塔”结构,很多工作往往只能贯彻到社区这一层级,量多面广的社会单位、企业、个人,大量矛盾、线索,都无法及时有效地反映上去。

  栖霞区仙林街道探索出了一条“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巡查走访,现场办公,使街道干部成为综治维稳的“顺风耳”,社区纠纷、安全隐患、群众诉求……一条条线索通过网格反映,矛盾得到及时化解,隐患第一时间排除。

  玄武区锁金村街道对所有管理职能和服务性项目进行分类,分别归口进入民生文化、城管服务、经济发展、政法综治和区域党建五大中心,同时把原先社区一些职能“回收”进来。比如将低保救助、计生、劳动保障、再就业培训、老人服务、双拥优抚等,全部归入民生服务和文化中心。

  “一委一居一站一办”,让社区居民得实惠

  社区服务站,是南京市推进“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新体系过程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一委”指社区党组织,“一居(村)”指居(村)委会,“一站”指社区服务站、“一办”指综合治理办公室。

  随着大量市民入住商品房小区,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后,传统的居民小区已成为涵盖范围更广的社区。与此同时,社委会却依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自社保、市容、计生、公安等十多个部门的工作职责,都会“分配”给社区,很多社委会主任还身兼社区妇联主席、民间协会会长等各种职务,社委会由于过多承担政府事务,服务居民的功能减弱,致使一些社区居民“感觉不到”社委会的存在。

  如何让社区管理体制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建邺区成为社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让党务、居务、政务在社区分设共建。具体来说,就是社委会剥离了大量行政事务,回归自治职能;新设立的社区管理服务站,承担起政府延伸至社区的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服务站下设社区管理组、社区服务组和社区保障组,直接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受理办结各类行政事务,同时接受社区党委的领导和居委会的监督。

  这种被称为“一委一居一站”的模式,改变了过去社区管理模式,让社区居民得到了实惠。目前,全市城市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覆盖率已达90%,农村社区覆盖率也达到了70%。

  改善民生,筑牢社会和谐基础

  按照计划,“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将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居民生活保障、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运行、社会领域党建等八大体系建设,推进创业富民,积极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失地农民、非职工城镇居民、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纳入保障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发展3—6岁儿童学前教育,加快保障性住房片区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为社会管理打好基础、减轻负担。

  去年7月,南京市低保再次提标,城市低保提高至每月500元,这一低保标准目前在省内与苏州并列第一。这是南京市自1996年以来,第12次提高低保标准,13万困难群众从中受益。

  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的核心,近年来,社会救助网织得越来越密,真正发挥了“兜底”作用,困难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加上教育、医疗、住房等其他救助,各类救助已覆盖18万困难群众,包括低保户13万人、农村五保户1万人、低保边缘户4万人。

  总总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真实考验着南京市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大到和谐社会,小到民居民生,从整体到部门,从社会到基层,时时处处检验着管理职能的作用与效能。回首2011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举措的惠民成果,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南京这座勇于迎接挑战的城市还会创新出更加有力的和谐社会管理模式。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