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综合新闻 > 正文
木版年画:镌刻穿越千古的吉祥记忆
  时间:2011-3-3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编辑:【字体: 】【收藏】【关闭

木版年画:镌刻穿越千古的吉祥记忆

  3月2日,新绛县二天门年画社的创始人吴百锁(中)和他的弟弟吴连锁(左)、弟媳彭宗焕(右)在展示木版年画《福禄寿》,这是国内现存幅面最大的木版年画作品之一。

  山西省新绛县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鼎盛时期年印制数量可达十余万份。而如今,新绛县城里只剩下了两家年画社,吴百锁创办的二天门年画社就是其中之一。 “我从小就喜欢木版年画,喜欢它厚重的色彩和古朴的线条。后来四处收购搜寻,近二十年里共收集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400多块,老年画300多张。”吴百锁把记者带到了他的家——二天门年画社,向记者介绍自己与木版年画的不了情缘。 “越是深入了解这种文化,越是被它的历史感和形式美所吸引,最后索性自己开办了年画社,与妻子、弟弟、弟媳一起利用收集到的老木版,重新印制年画。” 怀着对木版年画的痴迷,吴百锁前后投资近200万,让那些原本散落在乡间地头成为井盖灶板的木版重新焕发生机。“一块木版在彻底磨损前,可以印一万份年画,”吴百锁介绍说,“利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颜料也可以让年画保存百年不褪色。” 尽管投入了许多心血,吴百锁还是承认,目前年画卖得“不怎么样”,开设的网络商店几乎无人问津。然而他坚信,这种传统文化形式总有一天会重新焕发活力。新华网图片 范敏达 摄

吴百锁正在套印木版年画《馗头》。

  3月2日,吴百锁正在套印木版年画《馗头》。

  山西省新绛县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鼎盛时期年印制数量可达十余万份。而如今,新绛县城里只剩下了两家年画社,吴百锁创办的二天门年画社就是其中之一。 “我从小就喜欢木版年画,喜欢它厚重的色彩和古朴的线条。后来四处收购搜寻,近二十年里共收集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400多块,老年画300多张。”吴百锁把记者带到了他的家——二天门年画社,向记者介绍自己与木版年画的不了情缘。 “越是深入了解这种文化,越是被它的历史感和形式美所吸引,最后索性自己开办了年画社,与妻子、弟弟、弟媳一起利用收集到的老木版,重新印制年画。” 怀着对木版年画的痴迷,吴百锁前后投资近200万,让那些原本散落在乡间地头成为井盖灶板的木版重新焕发生机。“一块木版在彻底磨损前,可以印一万份年画,”吴百锁介绍说,“利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颜料也可以让年画保存百年不褪色。” 尽管投入了许多心血,吴百锁还是承认,目前年画卖得“不怎么样”,开设的网络商店几乎无人问津。然而他坚信,这种传统文化形式总有一天会重新焕发活力。新华网图片 范敏达 摄

吴百锁的弟媳彭宗焕正在为木版年画作品描色

  3月2日,吴百锁的弟媳彭宗焕正在为木版年画作品描色。

  山西省新绛县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鼎盛时期年印制数量可达十余万份。而如今,新绛县城里只剩下了两家年画社,吴百锁创办的二天门年画社就是其中之一。 “我从小就喜欢木版年画,喜欢它厚重的色彩和古朴的线条。后来四处收购搜寻,近二十年里共收集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400多块,老年画300多张。”吴百锁把记者带到了他的家——二天门年画社,向记者介绍自己与木版年画的不了情缘。 “越是深入了解这种文化,越是被它的历史感和形式美所吸引,最后索性自己开办了年画社,与妻子、弟弟、弟媳一起利用收集到的老木版,重新印制年画。” 怀着对木版年画的痴迷,吴百锁前后投资近200万,让那些原本散落在乡间地头成为井盖灶板的木版重新焕发生机。“一块木版在彻底磨损前,可以印一万份年画,”吴百锁介绍说,“利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颜料也可以让年画保存百年不褪色。” 尽管投入了许多心血,吴百锁还是承认,目前年画卖得“不怎么样”,开设的网络商店几乎无人问津。然而他坚信,这种传统文化形式总有一天会重新焕发活力。新华网图片 范敏达 摄

吴百锁正在展示装裱完毕的木版年画作品

  3月2日,吴百锁正在展示装裱完毕的木版年画作品。

  山西省新绛县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鼎盛时期年印制数量可达十余万份。而如今,新绛县城里只剩下了两家年画社,吴百锁创办的二天门年画社就是其中之一。 “我从小就喜欢木版年画,喜欢它厚重的色彩和古朴的线条。后来四处收购搜寻,近二十年里共收集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400多块,老年画300多张。”吴百锁把记者带到了他的家——二天门年画社,向记者介绍自己与木版年画的不了情缘。 “越是深入了解这种文化,越是被它的历史感和形式美所吸引,最后索性自己开办了年画社,与妻子、弟弟、弟媳一起利用收集到的老木版,重新印制年画。” 怀着对木版年画的痴迷,吴百锁前后投资近200万,让那些原本散落在乡间地头成为井盖灶板的木版重新焕发生机。“一块木版在彻底磨损前,可以印一万份年画,”吴百锁介绍说,“利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颜料也可以让年画保存百年不褪色。” 尽管投入了许多心血,吴百锁还是承认,目前年画卖得“不怎么样”,开设的网络商店几乎无人问津。然而他坚信,这种传统文化形式总有一天会重新焕发活力。新华网图片 范敏达 摄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