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上海艺术家杨烨炘送“出轨·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江西九江公安局纪委副书记微博“嬉笑怒骂”受追捧
  时间:2011-11-10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韵秋【字体: 】【收藏】【关闭

官员的微博引发民众普遍关注。CFP供图

段兴焱

朱国瑜。

  无论是政府官方微博还是官员个人微博 都走亲民路线说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网络浩瀚,千姿百态,因言论“出位”而出名者多如牛毛,并不稀奇。但有这么一批网友,他们吃着“公家饭”,却上网说着风格与“公家风格”迥异的“私家话”,极富个性,以至于网友们一度怀疑他们的官员身份是否属实。在他们“自验正身”之后,网友们不禁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近日,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两名代表人物,他们说,官员也是人,但凡是人,就得说人话。至于这种话语方式给他们本人带来的影响,“冷暖自知”。

  文/本报记者张强 图来自网络(署名除外)

  人物一:段郎

  真实身份: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段兴焱

  网语特点:反对说“官话”,嬉笑怒骂,观点犀利

  “近日,很多朋友询问我到底是不是真警察,在此,我做统一回复:段兴焱,男,汉族,准五旬。曾从军14年,又从警17年至今,离退休还有十余年。有关我的人和事,各位可百度‘段兴焱’。”

  尽管“段郎”用一张身穿警服的工作照作为个人的微博头像,且进行了实名身份认证,仍有不少网友怀疑他身份的真实性。段郎既苦恼又高兴,苦恼的是,他得时常解释;高兴的是,这间接说明他的微博写得不错。

  官方微博仍“官腔”

  开个人微博来弥补

  段兴焱十多年前就开始上网发表文章了,文字清新、思想活跃,网友们给他取了“段郎”这个雅号,他很喜欢,欣然接受并沿用至今。目前,他每天泡在网上约5小时,上网几乎成了唯一的业余爱好。

  段郎原本只是个普通网民,他真正出名,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的。当时,九江市公安局在当地的新闻网上开办了“段郎说警事”栏目,公布信息、与民沟通、披露案情。段郎自然是这个栏目的主角。

  去年5月,网友反映有辆警车在市中心乱停放,栏目把信息转给了市局,市局责令有关部门和司机做检讨、停车整顿一个月,并感谢网友们的监督。

  栏目办得很成功,段郎却并不知足,因为他本质上是个“文艺青年”,而“说警事”栏目毕竟是个公共平台。他常暗自感慨:“我从军、从警三十年,爱好写作,却与作家(职业)无缘;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却与‘套话式’体制结缘。”他需要一个属于个人的说话平台。

  于是,今年1月30日,段郎在新浪上开通了个人微博。起初,他在微博上谈论的内容基本上都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人气一般。后来,他谈论的话题越来越丰富,且文风活泼、嬉笑怒骂、观点犀利。仅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段郎就成了微博圈里的红人,他的“段郎语录”常被人津津乐道并转载。

  例如,在谈及“国民素质”问题时,段郎说:“不要说国民素质低,真正素质低的恰恰就是那些说国民素质低的既得利益的精英和特权阶层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些人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别为自己低级的管理水平寻找替罪羊。”

  “只要不违法,知无不言”

  展现警察风采 领导乐见

  这些观点若出自时评家,不奇怪,但出自一名公安系统地方官员之口,着实让舆论惊讶。有媒体发现了段郎的独特才华,便邀请他写评论,段郎真写了,论公车改革,他在文章中戏称:“公车改革已经喊了十七八年,一个即使是当年出生的婴儿成长到今天也可以为公车改革呐喊助威了。”他认为,让公车的既得利益者主导治理公车,不靠谱,应启动“公车立法”。

  由于观点“出位”,常有网友怀疑段郎是否真的是公安系统的干部,段郎哭笑不得。他对本报记者说:“我想,任何一个人,无论你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你的言行不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就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顾左右而言它的微博,只能招致网民反感,甚至敬而远之。”

  段郎的判断得到了验证,网民们几乎一边倒地肯定他写微博的态度及其观点。也有不少网友担心,段郎毕竟是一名地方官员,如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会给他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段郎却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上级领导就我写微博的事‘告诫’过我。”

  这多少出乎网友们的意料。据记者了解,作为段郎的上级领导,九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叶国兵曾公开表示:“段郎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警察网民,而不是警方的发言人,这样能真正获得网民们的信任和拥护。”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