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城市热议 > 正文
“名人故里”之争:迷失的文化产业发展观
  时间:2010-7-12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叶子【字体: 】【收藏】【关闭
      

  7月3日,是国学大师陈寅恪120周年诞辰。当年陈氏之逝,时人惋惜“世间已无陈寅恪”,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至今仍是中国一代学者的人格理想。就在海内外“陈学”炙手可热之时,湖南凤凰古城与广东中山大学却掀起了 “陈寅恪故里”之争……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越来越热,各地“名人故里”争夺大战不断升温。从炎帝、尧帝、舜帝,到老子、姜尚,再到诸葛亮、赵云、李白、曹雪芹,乃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西门庆等,都引起了诸多城市之间的争抢。

  在国务院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文化旅游业已被划入文化产业。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发掘名人故里本无可厚非。然而,很多地方争夺名人故里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争文化而是以“利”为目的。一位城市文化保护专家在世博会相关论坛上指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些城市热衷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

  在历史文化资源助推旅游经济发展的今天,名人故里的发掘足以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瞬间声名鹊起。以四川江油为例,2003年江油市的旅游总收入仅为5亿元,而自从打出了“李白故里”的品牌后,该市围绕 “华夏诗城”做足了文章,2007年,江油市旅游总收入达13.26亿元,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

  众所周知,名人效应能带动多方面的效益。但一些地方政府看到的并不是名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长远价值,而是经济利益和政绩。把名人这种文化资源作为利益争夺的砝码,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扭曲和炒作,久而久之,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在这种变形了的争夺战中渐渐丧失价值。

  从学术角度来看,对名人故里存在区域争议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然而,如今的名人故里之争都不约而同地发生了变味。本是学术领域的观点碰撞与交流,主角却演变为地方政府,找来专家学者造势,号召本地居民上网宣传呐喊,大肆修建庙宇,搞近乎疯狂的祭祀仪式,恨不得让作古的名人们复活过来作个现身佐证。最近《三国》热播,三国人物的故里之争又开始白热化了,河北石家庄的正定和临城两地最近就为赵云赵子龙争得不可开交,正定县决定斥巨资修建“赵云故居”,而临城则要大搞“赵云文化主题公园”;而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和山东临沂三地则在争诸葛亮这块招牌。

  如果说,这些争夺还有点历史色彩的话,那么关于西门庆、猪八戒、孙悟空和观音等虚构人物的争夺就让人不得不感叹,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一个好看的GDP,我们的官员是何其焦虑。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名人之所以至今被人铭记,在于他们身上那种值得流传千古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让这个精神和灵魂传承下去,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只是拿它来赚钱和获取政绩。

  历史名人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精神遗产、是文化资源,只代表历史、代表过去。如果一个地方争相打“文化牌”,只是一味想着挖掘历史资源,而不注重挖掘当代的文化资源,这个地方必将失去长远持续发展的动力。即便是名人故里,没有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再大的名头也没用。注重长远的发展,不断繁衍自身的价值,意义远比争夺名人故里深远。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