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精彩文化城市 > 正文
西安:不兴土木兴文化
  时间:2010-6-11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admin【字体: 】【收藏】【关闭
和上海市最近几年来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指向服务世博不同,西安不断推进的城市改造却很少打着世园会的旗号。

  一个人的“两会”

  当世博的影响力从上海波及1500公里之外的西安时,它远不比身边的房价更让人牵肠挂肚。

  搜寻西安和上海世博会的关系,除了旅游以外,大概就只有一条消息,西安派出队伍支持世博安保工作。

  西安在上海世博会上的旅游推销,和长三角的其他城市别无二致:一次旅游咨询发布会,一场本土特色的歌舞秀以及那些号称量身定制的旅游线路。

  好在还有世界园艺博览会。

  西安负责宣传的一位官员坦言,宣传上,我们会说世园会是世博会的姊妹篇,尽管这两个盛会的量级相差甚远。

  成斌某种意义上扮演着这姊妹盛会的联系角色,半年前,他的身份是西安世园会分管园区运行的副总经理,现在他是上海世博局主题馆部部长助理。2009年10月,中组部从全国统一选调100名干部到上海世博局挂职锻炼,成斌幸运地成为了陕西省5名干部中的一个。他的名额是从西安高新区的手里抢回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他能够到上海世博局学习经验。“规划、建设、宣传、招展,什么都得学。”成斌最感同身受的建议是,西安应该像上海那样“举全市之力”重视世园会。

  成斌还留心到上海如何勤俭办博,世博局没有兴建一座新的办公楼,都是旧楼改造的,“著名的那个南市发电厂大烟囱,原本是准备做一个太阳能发光的东西,后来因为代价太大放弃了,现在成了一个温度计。”到了上海,了解了世博会的历史后,他开始反思起西安的文化,“爱知世博会中国展厅里摆的都是古董,兵马俑、京剧、变脸,我们为什么喜欢摆自己的祖宗呢?我们陕西人也有这种心态。”成斌的挂职将持续到世博会闭幕,现在他最希望的是,世博会的经验能够为明年西安世园会的组织筹备工作带来借鉴,他多次号召世园会的工作人员能够到上海世博会学习交流。

  垃圾堆上的世园会

  在成斌看来,与上海举办世博会所承担的诸多宏大意义相比,西安世园会的举办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改变西安在公众中的印象,“长期以来,兵马俑、红高粱、黄土地,人们印象中的西安就是灰不溜秋的。”“其实历史上的西安曾是八水绕长安,长安是有水的。”西安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军不断向记者强调。

  当初,决定申办世园会的时候,王军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找到一个改变浐灞(世园会所在地)形象的机会,“如果一个地方能举办世园会,肯定意味着它的环境好。”2004年成立之初的浐灞区,王军的形容是“满目疮痍”,长年来,东西两岸的纺织城和军工城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排浐灞河,水质维持在劣五类。浐灞河两岸有十余处的河段垃圾成山,垃圾堆放量达500万立方米,而非法采沙又日益猖獗,浐灞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沙坑遍布。

  与上海世博会将园区地址选在当时最为落后的浦江两岸一样,西安也将世园会会址大胆地选定在了一块堆满垃圾、沙坑遍地的荒地上。世园会的园区设计者,更是独具匠心地在当年挖沙留下的沙坑的形态基础上进行了园区规划。

  王军的努力迅速得以回报,2007年,F1摩托艇大赛在浐灞举行,西安电视台的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惊讶地说,没想到浐灞还有这样的地方。“以前三十万一亩土地都没人愿意要,现在一亩地都已经超过了三百万。”这是王军的算盘:政府修好路、治好水、整治好了环境,土地的价值马上就上去了。

  不兴土木,兴文化

  世园会是西安建国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但和上海市最近几年来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指向于服务世博不同,西安不断推进的城市改造中却很少打着世园会的旗号。

  硬件设施中,除了连接世园会址与市中心的两座立交外,再找不到直接服务于世园会的市政建设,能搭上边的地铁2号线也是早在世园会之前就规划好了的,“没有世园会,西安每年一百多亿的市政建设还是一样要搞。”在西安市社科院副院长李骊明看来,世园会的召开对西安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强调绿色生态的主题,另一方面在于强调西安的文化特色。所以,他一直坚持世园会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突出西安的文化主题,“赋予园艺以文化的属性”。

  多年以来,西安一直在努力探求自身的城市定位。2004年,西安市掀起了一次城市定位的大讨论,“当时西安市的各级领导、学者,甚至市民都参与了讨论。”李骊明认为,正是经历了那次讨论,西安才摆脱了能源基地、制造业之都等等模糊定位的束缚,将城市定位重新落脚于“文化西安”上来。

  此后,以“文化西安”作为导向的曲江文化产业园区才迅速被提上日程,如今,这个产业园区成为了西安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

  李骊明最近接到的研究课题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具体是怎样的。不久前,国家将“国际化大都市”的头衔正式给予了西安,这是除北京、上海以外,唯一的一个。

  这位参与过大唐芙蓉园等众多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专家,坚持认为:“北京侧重于政治,上海侧重于经济,而西安的国际化,只能是定位于文化。”在他看来,西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他任何城市都难以比拟的几千年文化,而不是什么高新技术。

  (作者:孟登科)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