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专题 > 探访世博城市实践区 > 世博故事 > 正文
文化:在这里传承与创新
  时间:2010-6-11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admin【字体: 】【收藏】【关闭

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展示着各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代表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传承着不同民族对未来城市的发展理念――被誉为人类“文明之窗”的世界博览会,无论是造型各异的展馆、独具匠心的布展,还是张扬传播的民族个性,无不带有不同文化的深深烙印。

  有人说,世博会就是一次展示人类文化成果的文化嘉年华―

  ―从这个意义出发,2010年上海世博会汇聚的是多元文化百花齐放,昭示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丰富文化内涵。

  上海世博文化殿堂

  “不出国门,看遍世界。”一句精彩的口号,形象地概括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广泛性和多元性。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把上海世博园打造成为盛况空前的文明成果共享、人文财富共有的文化殿堂。

  建筑是文化的经典――当人们进入横跨黄浦江的世博园区,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错落有致分布着的300个场馆,都是难得的视觉盛宴:造型雄浑有力的中国馆、融入“五行”元素的台湾馆,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大气;无数延伸的触须“包裹”着的英国馆,体现着西方文化的时尚前卫;借鉴了约有9000年历史的恰塔尔赫于克遗迹而设计成的土耳其馆,则传递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和欧亚大陆纽带的文化密码……一座连着一座的跨文化景观,个体展现的文化多姿和整体显现的多元文化浑然天成,是上海世博最和谐的风景之一。

  “多年来,有一个梦一直驻在丹麦儿童心里:如果坚持不懈地挖洞,出口将是地球另一端的中国!”镌刻在墙壁上的这句话和从安徒生童话中走出来的艺术珍品――小美人鱼雕塑,使丹麦馆成为中国观众的“大热门”。与丹麦馆一样,用“国宝级”艺术品作为文化使者成为上海世博的一大亮点。深受观众追捧的法国馆,最吸引人的是印象派绘画大师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梵・高的《阿尔的舞厅》等……据统计,出现在本届世博会的各种文化顶级珍宝超过300件,被誉为“世界现代历史上绝无仅有”。

  世博会开园之初,美国三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专场音乐会,拉开了世博文化中心国际性文艺演出的序幕。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举行2万多场来自世界各地知名表演团体的文化演艺活动。日均超过100场的各种文化活动,把上海世博会变成了文化艺术的狂欢节。

  中国元素魅力独具

  从1851年世博会在英国诞生至今,主办国都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主角”――对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济发展活力四射的中国而言,上海世博会则理所当然成为展示中国文化无穷魅力、与世界文化交流融汇的大舞台。

  三人合臂相拥组成“世”字的世博会会徽,十分直观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包容:古老的汉字成为主体,“世”字连着“2010”和英文“EXPO”、“SH AN GH AIC H IN A”,韵味浓厚的中国文化基调中,表现着中西合璧、多元文化融合。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的中国馆,更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斗拱、鼎器和鲜艳的中国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非凡的气度、神态和气质。而正在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中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300多个地方传统剧种、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更让中国文化韵味与国外观众“零距离”。

  与直观的中国文化要素相映衬的最大亮点,是城市最佳实践区里“中国智慧”折射的文化光芒。上海、成都、杭州、苏州……一个个中国城市为了“更好”而进行的实践精彩纷呈。5月11日开始的“扬州古城保护”案例展示,用老宅、深巷、砂锅井……让观众久久沉浸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诗情画意中。

  洋溢着中国文化智慧的还有世博园区本身,这里曾是上海乃至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都坐落于此。占园区总建筑面积五分之一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被有关部门列入有效保护和积极利用范围,不少建筑直接用作场馆――炼钢车间改作的大舞台与新建筑相得益彰,构成了园区文化传承的纵向坐标,而在这种文化传承的元素中,又无不散逸着一种富于现代的气息和我们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理念――国际展览局官员们为此用大拇指向“中国智慧”致敬。

  中国文化的魅力还体现在众多的国外展馆中,参展国家纷纷主动“接轨”主办国文化,造就了上海世博在文化上的又一个之最。例如芬兰馆的电梯设计,就复制了中国灯笼的效果。

  多元交融和谐家园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名片。紧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世博会上不同文化的对话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展示,无不演绎着建设“更好”的城市和生活,以及实现文化和谐的真理。“人类文化差异性就如同人类自身的基因一样不可改变,并由此确保了人类社会自然和生物意义上的多样性。没有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一部人类文明史就不能延续到今天。”联合国总代表贝楠曾经这样评述文化多元的意义。

  有人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而城市的文化就体现在其个性与多样性。一个具有个性的城市,应该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家园,应该具备表达独特家园情怀和生活内容的文化要素。马德里的“竹屋和生态气候树”、麦加的“帐篷城”……世博会上展示的成功案例,表达着低碳、绿色、创新等人类共同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都是极具文化个性的杰作。案例城市在保护、利用、改造与复兴中的平衡,在文化景观与实用价值、建筑景观与人文内涵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十分值得借鉴。

  保护文化个性,具体到每一座城市更为重要――城市文化实质上是人的文化。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实质上是人与人友好交流和交往。从历史上看,城市文化就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种族的人汇集、定居并逐渐演化和发展起来的,就是多元文化的集合,并通过交锋、磨合而最终形成特色。城市文化在发展进程中,本质就是多元文化融合、扬弃、积淀,从来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消灭另一种文化,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2000多年前,中国文化就倡导“和而不同”。因此,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不是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主流文化战胜支流文化,而是相互尊重,共同发展,这就如同世博会既有自建馆,也有租赁馆、联合馆,每个馆都是世博会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

  “能让不同文化和平相处的城市,才会成为影响世界的决策中心。”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市长卡迪尔托普巴什这样盛赞上海世博会的文化多样性。其实,对更多的人们而言,能否成为影响世界的决策中心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园!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