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形象 > 城市形象-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城市转型样本的雄心与现实
  时间:2010-12-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刘梦璐【字体: 】【收藏】【关闭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记者张明摄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记者张明摄

      打开我国的经济版图,我们会发现,沿着渤海湾向南经黄海再到珠江三角洲,已形成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几大区域增长极———天津、上海、浙江及深圳等,他们成长的步伐深刻影响着周边的省市,是中国区域发展的样本。面对内外条件的巨大变化,这些省市如何续写辉煌?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津沪深浙四地采访,与当地官员和一些经济学家面对面,上述区域经济重镇对转型的迫切要求、对转型目标路径的探讨、向更高的目标———世界级区域城市群挺进的雄心,令记者印象深刻。

  上海

  10年打造兼容并蓄的新金融中心

  沈文荣、夏斌、赵令欢、龚方雄、屠光绍谈上海转型

  实习记者 李唐宁 记者 文婧 上海报道

  宏伟的蓝图已经展开,上海有什么样的机遇和优势要把握,又会有什么样的急流险滩需要跨越?前不久,在“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上海论坛上,CCTV年度人物代表沈文荣、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夏斌、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赵令欢、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龚方雄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对这一话题共同进行了讨论。

  聚集能量 占据发展前沿

  在最近一期的伦敦金融城“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数”中,上海排名第六,创下这项指数发布四年来的位次新高。这也是继“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之后,国际权威的金融中心排行榜再次将上海列入全球前十。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认为,这样的排名表达了对上海的一种期待和愿望,这也是促进我们加快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动力,上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的主体能否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决定了中国下一个三十年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问题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肩负了很大的责任。

  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把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比喻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硬件很容易建造,计算机开始普及的时候,大家购买计算机只能玩游戏,而使用软件用来做财务管理是其普及之后的事情了,软件的发展才意味着计算机真正得到发展。同样道理,建桥、建公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要把制度、体系、环境和安定都做到位,才真正会有金融中心。而完善这些‘软件’,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任务也更艰巨。”

  赵令欢指出,“我们这几年发展很快,投资量也很大,但是投资效益比起发达市场并不高,我们每一百块钱产生的G D P要投入一百一十多块钱才能产生,发达的市场是八十、九十块钱,这就反映了市场的效率,市场就是讲效率、配置和交换,这时候真的是需要发展金融、发展资本市场了。”

  加强创新 老上海的新崛起

  “密集的金融创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说,其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一个个单点的突破。每一个产品创新,背后都可能带动一个市场,一个金融产业,一批金融机构。在产品、市场、机构的集聚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逐步形成网络效应。”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说。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之一是要实现政府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换。”屠光绍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全力推进,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政府推动和政策优势不能最后转换成市场主体的力量,就难以长久,所以一定要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作用。”

  瞄准人民币定价中心目标

  以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为契机“基本确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地位”———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崛起的路线图。

  日前,上海抢先获得境外投资PE试点资格,外币将可直接兑换成人民币,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尽管首期额度有限,但对于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而言,却是迈出了关键一步。”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春教授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中国要崛起,人民币肯定要走向国际化。“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必然伴随着中国本土的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那就是上海。”

  在中国资本市场迎来20周年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发表2011-2020年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交易所之列;未来3年内大力推进国际板市场建设,并丰富包括跨境E T F在内的证券产品品种。

  离目标任务还有10年。“10年的时间,既‘短’又‘长’———放在历史长河里,十年一瞬,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只争朝夕;而放眼长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在一朝一夕,需要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循序渐进。”屠光绍说。

  天津

  带动提升环渤海经济圈的竞争力

  龙永图、李稻葵、王健林、陈宗胜谈天津转型

  实习记者 李唐宁 记者 文婧 天津报道

  国内经济学界目前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经济圈拉动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极;90年代,长三角经济拉动了中国经济的第二极;现在,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强升而拉动起来的第三极。

  如何以更好的战略规划来使环渤海圈加快步入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轨道?带动并提升整个京津冀都市圈的竞争力?前不久,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天津论坛上,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经济学家李稻葵、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等重量级嘉宾对此进行了探讨。

  区域龙头 定位未来发展方向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带,从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展馆巨大的沙盘上,可以看到,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背靠京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大陆桥的重要出海口和京津冀都市圈的海上门户。

  200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十分看好天津作为区域龙头的未来前景,因为“天津重点产业代表着中国未来30年发展方向”。

  对于中国的制造业,龙永图有着更深的思考,“三年前我参加一次研讨会,大家都赞同中国是世界工厂,但这个时候德国的专家出来说,我们承认中国是世界工厂,但西方是制造世界工厂的工厂。我后来仔细想想很有道理,中国要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国、强国,必须解决核心的原材料问题,发展高端制造业。而天津在产业结构的方面与此十分契合”。

  龙永图认为,天津将是下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北方经济中心及新兴的经济增长极。他认为,在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起飞,主要是靠一些轻工业的发展,今后30年或是更长远的考虑,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主要依靠高端装备制造业。而天津目前的产业结构十分符合这一概念。他说:“天津重点的产业有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产业、新医药产业,这些产业都代表着中国今后30年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讲,天津会成为东北亚的大工业基地,并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快合作 激活环渤海地区经济

  围绕心目中区域经济的龙头问题,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表示:“我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点,现在的天津已经形成了比较优势。中国的北方地区正需要新的领军城市,而天津承担了这个历史的责任。天津可以和北京优势互补,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天津的定位是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宜居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和天津可以形成互补,相互合作可以推动新的增长极的发展。希望天津引领整个环渤海地区,成为北方的增长极,带动北方的发展。”

  树立标杆 建立长期联席会议协调机制

  经济学家李稻葵在论坛上提出了城市群经济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城市群是发展特征,需要凸显大城市功能。京津两地作为一个城市群发展将密不可分。从客观条件上讲,天津距离北京非常近,再加上城际快轨等城市交通体系的改善,使得京津已经一体化。主观上讲,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抓住了机遇,做出一系列正确决策,这都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他表示,从京津两地经济的互补性上看,天津不仅有大型制造业,像大飞机、大火箭等,还有现代服务业,而北京依然是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人才优势。通过将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转移过来,天津发展将是前途无量,具有标杆意义。任何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有这样的一个规律。

  李稻葵还指出,天津经济发展潜力已经充分释放了出来,增速开始排山倒海像井喷似的,天津已经到了这个发展阶段,已经站在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

  在城市群的发展中,城市之间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李稻葵认为应该从政府和民间两个层次提高区域经济协作水平。在政府层面,津京可以建立一个长期联席会议的协调机制,加强各领域的协调。

  浙江

  制造业大省的创新与产业升级

  蒋泰维、张汉亚、刘海涛、谭跃、黄发静谈浙江转型

  记者 文婧 实习记者 李唐宁 杭州报道

  在浙江企业家中,一批投身新兴战略性产业或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人物正在引导更多浙商依靠科技实现转型升级。什么是浙商的创新精神?如何让源头创新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引擎?

  2010年12月10日,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杭州论坛上,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以及往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国家973计划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就“企业家的创新使命”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更是对浙江这一传统制造业大省走上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的拷问和鞭策。

  创新很重要的环节是重视专利保护

  “从浙江的实践来看,创新包含着丰富的一些内容。”在论坛上,蒋泰维举了一个LED半导体照明电筒的例子,这个电筒没有电池,只要手动即能发电照明,照明效果较好且可变色,减少了电池废弃物的污染,同时又大大地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生产这种电筒的企业可能谁也想不到,是制造黄酒的绍兴的古越龙山集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它的转型升级,这就是企业家本身理念的创新跟时代一起进步的体现。”

  因此,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重视专利保护。张汉亚认为,我国这些年的较快发展很多都是用的模仿技术,很多企业费了十年、五年出了一个新的技术,但是产品出来以后造成了大量的仿冒,企业觉得亏本了,所以这两年国家特别强调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国家在“十二五”时期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整个创新型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同时在资金方面给予了更多支持,他希望,企业能够利用好国家政策,同时能够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推动企业去应用知识产权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说,经济学就像一场球赛,企业从业者是球员,要有好的裁判,球赛才能踢得精彩,这里说的就是制度的问题。谈到此,蒋泰维认为,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浙江省正致力于建立一个制度、两大体系、三大政策。这一个制度就是知识产权制度。如今,不光是土地、设备、厂房、现金是资本,知识也是资本,专利技术能够转化为资本,技术要素要参与股权和社会分配,所以浙江现在鼓励教授型的董事长,博导型的总经理,鼓励企业去创造知识产权,政府要保护知识产权,还要推动企业去应用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说到两大体系,第一就是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资的体系。创新是要花钱的,虽然一些大的企业、一些成功的企业现在不缺钱,但是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刚起步的企业缺钱,所以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外,要让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间能够得到银行的贷款,能够拿到风险投资,成功以后能够迅速的上市,取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第二大体系就是要确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等七大主体,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市场良性互动。

  而关于“三大政策”,蒋泰维表示,第一个是财政政策,今年大数省市县三级财政一年投入科技经费一百来个亿,用于支持企业科技项目、科研开发,支持企业培养引进人才,支持企业建立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善的科研实验条件,支持企业开发专利、购买专利,支持企业采购企业的首创自主创新的产品,政府采购。第二个是“税收政策”,一是对所有的企业研发投入150%抵扣应缴纳所得税额,当年抵扣不完的第二年抵扣;二是对高新技术企业15%征税,一般企业25%,这两项加起来政府让利给企业让利约100亿元。 第三个是“金融政策”,企业科技投入的项目利用银行贷款,在科技厅立项则可获取贴息50%,再加上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全方位从金融上给企业支持。

  深圳

  定位现代服务业 打造中国曼哈顿

  乐正、殷剑峰、靳海涛、冯军谈深圳转型

  记者 文婧 实习记者 李唐宁 深圳报道

  位于深圳蛇口半岛西部的前海,是珠三角区域发展的核心,背靠香港、澳门。2010年8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准,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深圳人要把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打造成中国的“曼哈顿”。

  提到“曼哈顿”,人们首先脑海当中反映出来的无外乎就是时代广场、华尔街、第五大道,它是金融、商业和文化的中心。那么再过十年,2020年当人们提到前海,这个珠三角的“曼哈顿”时,又会如何形容它呢?在前不久举行的“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深圳论坛上,深圳市委副秘书长乐正、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和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就深圳依托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转型,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探讨。

  前海将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先锋地区

  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记者看到,前海南部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填海,而北边正在做填海和软基处理。未来的前海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即总部经济、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及专业服务业、通信及媒体以及高端服务业,将辐射珠三角5000万人口的市场,乃至拓展到超过4亿人口的泛珠三角地区。

  “深圳市政府计划3年内将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入400亿元,到2020年GDP产值达到1500亿元。”对于前海合作区的建设进度及规划,乐正介绍说:在政策层面,前海不光是一个高端产业发展聚集地,它有可能是未来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的一个先锋地区,特别是要和国际一些城市管理规则、法则要衔接。所以目前还有一些制度需要创新。

  对于前海未来的样子,乐正有一番理想的描述:从城市景观来讲,可以借鉴香港的中环,或者温哥华滨海地区;从产业功能来讲,主要是集中在金融、信息、物流和专业服务等行业方面。

  最棘手的是吸引和留住人才

  打造珠三角“曼哈顿”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而这两年,高房价问题一直是深圳稳定中级人才的最大障碍,不断攀高的房价正在严重削弱人才吸引力。深圳每万人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只有0.59人,而苏州是1.01人,重庆是2.66人,上海是7.49人。同深圳一样,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也纷纷出现了引才弱化的苗头,这是因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迅猛发展、渤海经济圈的重新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启动、珠江三角洲兄弟城市的快马加鞭,导致人才分流加剧。过去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对此,乐正表示,一个人才在选择他的创业之地的时候,很多都选择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心城市,是在高机率、高收入、高成本和高品质这四个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所谓“高机率”,就是发展和创业的机会,机会多;“高收入”,就是收入较高;“高成本”,全世界的经济中心城市没有低成本的,你找不到低成本的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金融中心是没有低成本的;“高品质”,就是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品质是高的。现在深圳需要做的就是让这“四高”达成平衡,形成良性循环。

  留住人才靠的是观念、环境和配套三部曲

  靳海涛则认为,一个城市留住人才靠的是观念、环境和配套三部曲。他强调要做到人才的配套。“为什么深圳的IT发展得好,是因为深圳有一批电子专业市场,IT人士通过电子市场能够采购到他们科研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于是新产品就不断地涌现出来了,因此我指的配套环境要好,意思是指每一个人在这儿做事的时候,很快能找到他的合作伙伴、助手,这个时候他的办事效率会高、成果也会很快出来。”他表示,上述这些问题解决了以后,深圳的人才是不缺的。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